哪些东西不是鼓励

2021-11-11  本文已影响0人  vellygao

真正的鼓励不是一种需要掌握的技能,而是一种展露在外的修养,只有那些对孩子保持足够的敏感和爱的人才能拥有。

我们都知道对孩子要多鼓励,可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却常常事与愿违。今天在书中看到“哪些东西不是鼓励”,内心深受触动,很多话我们平时在不经意间就说出口了,却没想过这些话对孩子会产生什么影响。

1、批评。这一点我们很好理解,可你知道还有一种间接的表扬其实也是一种批评吗?比如这样的话:“很好,终于把房间给打扫了,我就知道你能做到。”是不是乍一听这句话没有问题呢?对于孩子来说,父母一天到晚敦促他们改进自己也是一种批评(相信做父母的对于敦促他们改进这件事都深有体会)。批评永远不是赠与,有心的人听了间接的表扬也毫无起色,更不用说一天到晚敦促别人改进了。这种方式会让孩子感觉很糟。做父母的必须明白,对孩子倾听就是在赠与他们礼物,这个礼物可以造就孩子,子女希望父母看到他们身上的优点,并且用言语或行动明确表达出来,而不是带上一些负面的潜台词。同样的一句话,同样的意思,换上一种说法就会大不一样。

2、轻描淡写。什么样的情况属于轻描淡写呢?比如孩子受到打击了,我们会安慰他们说:“我看还好啊,事情没那么糟糕嘛!”或者说:“用不着这样吧,有什么大不了的。”这种事我还真干过,有时候因为一句话或者一件小事,孩子就闹脾气或者自己在一旁哭,而自己还没明白是什么事,当时就会心想,也没什么大事啊,不至于吧。之所以这么说,大概是因为我们觉得孩子在小题大做。

原来问题在于,是孩子就会小题大做,在大人眼里可能小事一桩,可孩子看来可能就是很要紧的大事了。孩子希望父母重视,注意倾听,并理解他们,父母如果说些息事宁人的话,本意虽然是安慰孩子,可结果往往会适得其反,以后反倒不愿再和父母分享心事了。

3、急于提出建议。孩子遇到问题时找父母倾诉,家长们通常都明白该怎么办,听孩子说上两三句就可以想出办法来。可是孩子需要的是父母耐心地听他说完,希望父母能认真倾听,希望爸爸妈妈帮助他,和他一起找到问题的答案,而不是父母取而代之,把问题包办下来,直接告诉他们怎么做。

4、一味地补偿。父母在跟孩子交流的时候,一句话说得不中听,接下来就可能会说五句、十句甚至二十句好话来补偿孩子。孩子犯了错,父母一时口无遮拦说了句难听的话,事后觉得后悔便想方设法补偿孩子,这种做法不叫鼓励。父母应该做的是,不要试图掩盖自己的错误,对孩子说些奉承的话,应该尊重孩子,实事求是地向孩子道歉。父母道歉可以让孩子学会一件事情,就是当他自己失败的时候,也能原谅和接受自己。鼓励是发自内心的爱,不是因为感到内疚才去鼓励孩子。

5、摆布孩子。每对父母都想看到自己所爱的人获得成功,希望看到孩子既然努力了就有所进步,所以才对孩子旁敲侧击,施加压力。如果孩子真的想做成一件事,可是又有一些胆怯时,给他们一点压力是很好的,但如果只是父母的一厢情愿,给孩子施加压力就成了摆布孩子了。

真正的鼓励与父母自己的心态有关,家长们切不可因为口无遮拦而好心办坏事。在陪伴孩子成长这条路上,父母要学的真的太多太多。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