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 星期二 雷雨
用户的三大分享习惯,值得每一个营销人员学习
原创 剽悍一只猫内容组 剽悍晨读 昨天
主播:大宝
大家早上好,欢迎打开剽悍晨读,每天进步一点点,坚持带来大改变。今天是2020年9月7日,我们要给大家分享的书是《爆红:让内容、视频及产品疯传的九个营销秘诀》。
这本书是由澳大利亚网络消费心理学家布伦特·科克所写。在以往的晨读中,我们曾分享过书中部分内容,这次我们继续解读人们分享的三个方向。
①
『构思内容』
广告、文案、内容的底层逻辑都是为了分享和传播。所以,高明的内容创作者,都会把以下三条原则、规律贯穿在内容构思中。
给读者一个分享动机,是决定每一则互联网内容制作和传播策略的基础;
在制作内容过程中,我们要尽力减少任何一个让人们不肯去分享它的理由;
内容完成后,根据用户的反应,评估分享理由是否充分。
当你读到一条好内容,想要分享时,基本上它都满足上述三个要求。
作者发现,在诸多领域中,教育领域是最难实现传播的。原因很简单,当一个人发现了提升自己的秘诀后,都会刻意隐藏和收藏,让这次学习成为自己的职场杀手锏。相反,娱乐热点新闻是最容易传播的,既放松关注度又高。
②
『分享需求』
大数据显示,分享需求是我们分享的第一方向。
“这部电影听说很棒,我好想去看啊。”“那双鞋很好,我一直想买的。”“未来3个月,我要减肥30斤。”在社交app中,人们常常倾向于告诉他人自己的需求和愿望。
比如在一张很美的旅行海报下,人们纷纷留言想要去游玩;在一张美食照片下,人们都会询问在什么位置,甚至什么价位;在一张减肥对比照片下,人们会好奇分享人是怎么做到的。
对美好的追求,就是分享需求的由来。所以,从这个角度出发,内容人在制作内容时,一定要做的是体现差异。当然,这种差异是向好的提升。人们才会有代入感地思考自己,想象自己改变后的样子,这种大脑的勾勒是促使人们行动的最初动力。
③
『分享问题』
“万能的朋友圈帮帮忙吧!”“如果你是主人公,你会怎么做呢?”“我有些工作上的疑问想解决,谁认识相关人士?”
除了分享需求,还有一个刚需性的分享是:分享问题。我们在生活中,总会遇到各种问题,在阅读网络内容的过程中,我们也会思考自己的问题。
数据统计,提问类内容正在超过分享类内容。比如,国内很多专门解决别人问题的内容公司和app正在急速发展。人们在相关平台搜索和自己情况相似的问题,看看别人的答案,以期解决自己的问题。
尤其很多爆款提问内容,都出现在生活的常见情境中。比如,情感、婚姻、工作、亲子、友情,甚至人生思考。爆款的背后体现的就是人们对解决问题的渴求。在一些特殊节点下,比如高考后,对于如何填报志愿这一问题的搜索,远远超过热点和时事。
④
『分享价值观』
最后这种是用户和内容公司最爱研究的领域。
几乎所有高分享的内容都有价值观的痕迹。很多时候,人们在分享时,就是刻意想让他人了解自己的观念,看到自己对一些事的态度。
而且凡是反应价值观的内容,都会得到读者的高回复、高转发和高评价。
比如对于军人买票要不要设立专用窗口,数据显示用户对于这个问题的答案出奇一致:非常有必要。相关的短视频内容也是同一时段,传播量最广的。还有2019年讨论量最多的高铁占座问题,用户都自发整成了系列内容,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态度。因为伴随价值观输出的,往往会激发人们的情感。情感是触发评论、回复、转发等行为的钥匙。
借用读到的内容,彰显自己的观点,对用户而言是非常偷懒,但非常直观的方法。
总结一下,从本质上讲,需求、问题、价值观都是有刚需性质的分享方向。用户的表达出口,就是内容制作者的输出出口。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希望给你带来启发,记得给我们点赞鼓励哟。
参考书目:《爆红:让内容、视频及产品疯传的九个营销秘诀》[澳] 布伦特·科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