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7不写就出局

复盘|时间的杠杆 日更1/7

2020-01-13  本文已影响0人  偲炎

在今天的时候,完成了上个月的工作复盘。

整合复盘的过程非常漫长,从一开始自己准备复盘的思路乱蹦,到后来开始学习运营研究社的年终总结课程,到今天晚上11点的时候,顺利交出了自己的总结ppt。

在这个过程中,脑子中模糊的经验变成了可以复制的流程和方法论,也让我关注到日常的工作中需要去做的梳理和总结。

这也是我今天要分享给大家的内容:

用复盘的思维做计划,做个人成长。

1

要说什么是最厉害的杠杆,那一定是时间。

一个好的习惯,在时间的放大下,可以变成巨大的财富。

也就是我们经常会看到的这张图:

复盘|时间的杠杆 日更1/7

放大365的效果已经如此震撼,更不要说是几年、几十年。

说到好的习惯,写作、复盘,一定是其中之一。

写作是我们从小学就开始练习的事情,为什么到了工作,还要继续写作呢?

一方面,表达是人的宿命,也是语言发明的意义。而写作,能帮助你更好的表达。

不论是工作场景,用良好的工作总结向老板证明自己的能力,还是在生活场景,更好地向家人和朋友表达爱意,都是我们必须持续修炼的技能。

另一方面,写作能帮你更好的梳理脑海中的想法,形成自己的框架体系。

一闪而过的念头,不及时记录就会流失。工作的好经验,不及时总结就会忘记。不论是好的还是坏的,写作可以帮我们把脑海中虚无的想法拉到现实中来,帮我们更好的总结。

2

有什么好用的年终总结框架呢?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不如再多问一句,写这个总结的目的是什么,写给谁看,他希望看到什么?

如果是写给自己看,我会比较重视这些问题:

这一年的成就事件

今年认识的新朋友

今年去过的地方,拍的好看的照片

今年学习了什么,看了什么书,学了什么课程

看了什么电影、电视剧、综艺,有哪些可以推荐给别人

理财方面我有什么收获

……

如果是写给老板看,他会比较关心这些:

你为工作的核心指标做了哪些事情,

哪些做的比较好,你是怎么做到的

哪些做的不够好,准备怎么改

明年准备做什么……

其实当我们明确我们是写给谁看的以后,这篇总结就变得容易很多。

因此,我的工作总结分成了4个模块:

一 工作概况(工作描述+数据化的成就)

二 工作亮点(成就时间+方法论)

三 工作挑战(遇到的问题+解决方法)

四 工作计划(上半年计划+核心指标)

3

在学习年终总结的时候,有一些比较好用的思考模型,不仅对我们做总结有用,对我们思考问题也非常有用:

okr目标管理,空雨伞模型等等

明天继续更新~完成配图和原则部分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