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且把它当做2019年的日记吧(上)
2019年2月9日
这个太阳神眷顾的地方,我来过。
期待的日子总是很慢,但是还是喜欢期待,因为,期待是一件确定的、让人感到美妙的、说起来能笑到一百分的一个名词。
几个月前,决定去日照,和小颖、桑桑,两个高三的一起奋斗的“战友”,为什么去,因为小颖不开心,想去看看冬天的海,看看第一缕散落在凡间的日光。
周五晚上从北京坐上去北方的火车,晃荡一晚,第二天,到了心心念念的日照,我们一起期待的这一天。与其说来看海,不如直接说是秘密聚会,三个人找了一个机会,寻了一个并不喧闹的小城,待了两天一夜,聊天、打闹、吃东西总比看海的时间多。
实不相瞒,去日照之前,我刚交完“巨额”房租,小颖因为感情问题请假,到手工资也不多,桑桑还在享受大学生活,0工资。我们三个“穷鬼”就这样欠着马爸爸的花呗,一路游走,一路吃,对吃从不心软,也不计较,从路边各种烧烤摊、海鲜,到咖啡、临别火锅,都没有一秒犹豫的。

早已看好了周六、日的晴天,可是看日出的时候,还是很阴;搜索好要去托尼理发店洗头发最后也没有去,去了路边的小店,头发洗了,只是吹头发的时候有点烫,洗头发的小姐姐有点粗鲁,头皮拽得生疼;说好了一天去看两次海,一次日出,一次日落,可是只看了一半。承认吧,我们连自己都左右不了,生活就像海水,我们在上面摇摇晃晃,经不起大风大浪,受不住翻船,掌舵的虽然是自己,但有时候好像又不是自己,或许是命运吧。
世界有很多情侣,无数闺蜜,有更多称之为朋友身份的人,我们只不过是千千万万中的三个,有时间,再来谋划下一次秘密旅行吧。
2019年3月20日
总是很丧,总是满腔热血。
越长大,越发觉生活有太多无力瞬间。
我的笑点越来越高,头脑越来越清晰,清楚的知道哪些可能,哪些不可能。比如我仰望的人,面对面能低到尘埃里,我知道我们只是上下级关系,纯净无它,但是它又能成为我工作的动力,同时也是我犹犹豫豫不想辞职的最大原因。即使努力工作,仍无力改变这一现状,我们中间好像有一条鸿沟,说多少话都走不近,跨不过,那就存在着吧,至少现在被他肯定的时候,还是满心欢喜。

2019年5月15日
“我们做编剧吧,就写我们的小时候。”
看微博说1988要翻拍,许久未热闹的大学寝室群又欢腾起来,看着一条一条不断被刷新的信息,不自觉笑了。
看1988的时候,是大二吧,每周都坐等更新,看韩剧网的直播,3个人闹哄哄坐在一起,对着一个电脑屏幕。这部剧的笑点、泪点实在太多了,3个人一起哭,一起笑,像傻子一样,对,像傻子。
那时候喜欢阿泽,喜欢德善,现在再看,谁都喜欢,不管是妈妈们,爸爸们,还是德善的同学。
当时寝室的大姐不跟我们一起看,说自己会哭得看不下去,因为她跟德善一样,是家里的老二,上有姐姐,下有弟弟。现在她在看,对,因为她想我们了,想看看我们之前那么认真追过的剧,对了,我也看了当时他们追得热火朝天的《太阳的后裔》,真甜。
讨论到1988翻拍的时候最起劲,二姐说应该拍改革开放,拍香港回归,拍港姐,丽宝宝说可以从我们小时候拍到现在,就从1995年开始吧,会很有共鸣,我说可以拍大阅兵,在沿海城市拍。后面去微博搜了下,看到故事真的就是在沿海城市深圳拍,拍1997年香港回归前后,截图给二姐看,二姐说,我们做编剧吧,就写我们小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