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磨课感想

2020-11-11  本文已影响0人  冯方fengfang

      来到新学校,就要适应新学校的节奏,这不,赶上了每月一课的展示课。最近磨课进行了三次,教案和课件随之修改了六遍。终于今天敲定了终稿,本周五就该上展示课了。我觉得这是一次学习和提升自己的机会。我希望在新的学校,在备课组的帮助下得到更快的进步。

      我的展示课是四年级整本书阅读《中国古代神话》导读课。之前我没有接触过四年级统编教科书的快乐读书吧栏目。一直在精读和略读课文中做常规课堂。接到这个任务,我就开始搜索资料,整本书阅读这一提法始于叶圣陶,而整本书阅读真正走入课堂却是新课改以后的事情,新课标提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可以说,整本书阅读的观念已经成为广大语文教师的共识。

      但是整本书阅读毕竟不同于单篇文章的阅读,因其篇幅长,耗时多,且基本由学生自己阅读完成,所以教学过程中有很多问题需要注意。整本书阅读教学中有三个关节点,分别是读前、读中和读后,这三个关节点把握住了,阅读就能够顺利推进。下面就我展示的导读课为例来谈谈怎样激发让孩子们的兴趣,学会各种读书方法,制定阅读规划,进行整本书阅读。

      一本好书就是一座宝藏,但学生轻易打不开,它需要教师引领,打开门,看到里面的瑰丽奇妙。这就需要导引,导引要通过导读课来完成,导读课是一本书开始阅读前的引导课,看封面,看作品简介,看目录。主要内容有人物介绍、情节 、讲述、先睹为快、媒体评价等。

      导读课的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冲动,打开阅读的路径。与此同时还要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引,比如:阅读前先通过封面、封底的内容介绍和相关评价了解基本信息,通过目录和人物表了解故事脉络;阅读中需要持续阅读,遇到问题也不要随便停下来,运 用跳读、猜读等方法继续阅读,泛读和精读是最重要的两种读书方法。最好在一段时间(一 般为一,二个月)内集中看完;读完以后可采用沉思、回读、摘抄、写读后感、讨论等方法沉淀、积累。学生通过精读理解了神话故事的特点,就会更加有兴趣读下去。

      我觉得,激发阅读还有一个最有效的手段是教师大声朗读,可以每天或每周给学生读几页,可以连续读,可以跳着读,可以在关键处停下来让学生自己阅读,还可以朗读精彩的段落满足学生的阅读期待。时间是阅读的基本保障,平时我就利用每天的午读时间和阅读课时间让学生读神话故事,挑学生交流心得。学生充分阅读,减少作业量以保证学生阅读时间。有效的阅读要从课外走进课内,再从课内延伸到课外。 为此,我们班的语文作业量每天控制在半小时做完,剩余时间可以读课外书,并且还可以同家长共读来完成。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整本书阅读教学要求教师与学生共读,整本书阅读教学成功的关键在于教师,只有爱阅读的教师才能教出爱阅读的学生。平时我也要把阅读当做自己平时工作的一部分,做好学生的榜样,与学生共读一本书,共同捧起心爱的书本,踏上奇幻的读书之旅。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