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读《定投改变命运》1
定投课堂共读《定投改变命运》活动,
《定投改变命运》作者:李笑来,
书籍开源网址:
http://ri.firesbox.com/#/cn/
今天共读1.1 定投策略及其效果展示
1
什么是投资?
维基百科上这样说明:
投资是为了未来的正向收益回报而分配资金。换句话说,投资意味着拥有一项资产或项目,其目标是从投资中产生收入或投资增值,即一段时间内资产价值的增加。
当一个人投资时,总是需要投入他们拥有的一些现有资产,例如时间、金钱或心力。
为投资而分配的资金在一定时间内是不能用于其他用途的。笑来老师在前言提到:
在投资领域里,最重要的概念是什么呢?只有一个:长期。
投资犹如种树。在投资领域,投资标的的选择就像种树时将树苗扎根于某一块土壤,投资的过程就像对树苗进行施肥、灌溉的培育过程,需要投入时间、金钱还有我们的心力。
你无法在第一天种下树苗后,期望它明天就能长能参天大树。投资领域亦是如此,你不要期望今天投资1块,明天就能收获2块或者更多。若真如此,那就成为了投机或赌博。这就不难解释为什么在市场的上涨阶段涌入投资市场的人会突然增加了很多——绝大都是都是追涨的投机者。
更为重要的一点是投资市场到处充满了Siren的歌声。大多数投资市场参与者都因为没有重视长期这个概念而在早期就生长出了很多问题之树,徒增很多麻烦,并让自己的时间、金钱和心力在无谓的细节问题上慢慢消耗——继而惨淡离场的不在少数。
投资天然和长期这个概念生长在一起。
2
什么是定投策略?
书中对定投策略的说明简洁明了:
针对某个投资标的在很长的时间内定期投资一定的金额。
如在未来5到10年(很长时间),每周(定期)投资S&P500指数基金100美元。书中用来说明举例的是区块链基金产品。这个定投的标的可以是任何值得长期投资并持有的标的。
为什么采用定投策略哪怕是在最坏的情况下入场都能提前盈利?
笑来老师举例的是08金融危机前夕开始入场周定投S&P500指数基金1000美金,那个节点开始标准普尔指数“一路狂泻”,经历暴跌、腰斩……直到286周才收复下跌前的旧高,但采用定投策略竟然在111周之后就开始稳步持续盈利了。(见下图)
定投效果.png
图片来源:《定投改变命运》1.1
注:蓝色线代表你定投投入的资金,红色线代表投资的价值。点击图片,放大查看。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有点违背直觉的现象?在投资领域,人们保有一种惯性思维:入场后价格开始下跌,那就必须等到价格恢复入场买入时的价格才会开始盈利。采用定投策略你无须等待价格恢复旧高即可开始盈利。笑来老师在书中揭示了这种现象的核心:“定投策略之所以有效,核心机理在于这个策略符合现实世界的真实状况”
熊市就是比牛市长,并且长很多很多……
仔细想想,认真观察就会明白,牛市的时候总是显得那么喧闹,交易市场“人声鼎沸”。相比之下,熊市的时候总是静悄悄的,时间一长,甚至干脆被大多数人遗忘在角落里。喧闹总是短暂的,人们总是喜欢热闹多于宁静。耐得住孤独在熊市定投的就是少数。经过很长很长的时间,当下一轮的牛市到来的时候,投资市场就又会喧闹起来……
纵观投资市场的历史,总是如此的循环往复。想想看,在下一轮牛市到来之前,积累足够筹码和势能的总归是那些在漫长熊市里持续定投的投资者。就像笑来老师在书中所说的那样:
通过践行定投策略,你的未来利润本质上全部来自于你所经历的熊市!
熊市的时候你不在场、不投入,凭什么你能寄希望在短暂的牛市赚到和别人在熊市持续投入同样的收益!
那为什么那么少人采用定投策略呢?借用巴菲特对亚马逊创始人贝索斯的问题“为什么你的投资策略这么简单,但却很少有人采用,甚至只有你一个人真正使用呢”的回答:
…… 因为没有人喜欢慢慢变富。
这个简单却又令人震惊的回答同样适用于回答为什么投资市场那么少人采用定投策略。
3
笑来老师提到:定投策略之所以有效,本质上来看,是因为它是 “长期持有策略” 的最有效改良。
做不到像巴菲特那样一次性购入然后长期持有,那定投策略是“长期持有策略”的最有效改良在于:
定投策略采用者不过是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持续分次买入的同时坚决不卖一直持有。
手中有闲余的资金就投入到投资市场,持续投入。
让我印象深刻的是,笑来老师在这一节提到了定投策略硬币的一面——定投策略本身也可能 “有效地抬高均价”。在持续上涨的阶段如此并采用定投策略,无疑就是如此。因为牛市的短暂,熊市很快地到来,抬高的均价在下跌的过程就显露无疑,特别是追涨入场的定投。当然,若是长期采用定投策略,这部分抬高的均价也会在漫长的熊市过程被有效降低,前提是熊市持续定投。
定投策略适用于任何有价值的投资标的,甚至适用于任何产生正向效应的事情。如阅读、健身、技能、情感关系……
绝大多数事物是慢慢成长的,这是真实世界最客观的本质。
References
[1] Siren:https://en.wikipedia.org/wiki/Siren_(myth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