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法简友广场散文

这些情节是《长安三万里》虚构的!

2023-07-19  本文已影响0人  微方_5279

转一篇人民文学出版社赵蔺璧的文章,从另一个角度看最近大火的电影。

《长安三万里》以一种新颖的方式,重新诠释盛唐诗坛高适、李白的一生,那个时代的风流气韵真是光彩夺目,令人耳目一新。特别令人激动的是,电影把众多经典诗歌毫无违和地融入其中,不仅唤醒了记忆,而且刷新了体会。欢快的电影有时候也会莫名地触动我们脆弱的神经,为李白,为理想,流一滴共情之泪。

看完电影,意犹未尽,不免想看看历史,这才发现电影中很多情节都是艺术虚构,不能误以为是历史,更不是真实(历史其实也是对真实的撰述,不等于真实)。

01 高适有阅读障碍症吗?

电影是以高适的回忆为视角,讲他眼中的李白,他是讲故事的人。编剧想把高适塑造成一个儒家君子。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编剧让他有点轻度“口吃”,这个点做得真好,让我们一下子get到这个人的本质,高适就是个敦厚质朴、文武兼修的谦谦君子。

不过,高适的情况,挺虚构的。

高适出生于武则天长安四年(704),祖父高侃是初唐战功累累的名将,陪葬唐太宗昭陵。他父亲这一代,由武转文,曾任韶州长史。长史相当于州政府的第二号官员,地位不算低,不过,唐代的情况是这样的,重内轻外,即京官比地方官好,人们更愿意在京城当官;另外,韶州治所在今广东韶关市,这是唐代南方的边缘地带,偏僻不受重视,因此韶州长史这个官职的声望是比较低的。从这个角度来看,高家的仕途前景是比较黯淡的,不幸的是少年高适不愿循规蹈矩,所以家境愈加没落。

电影里表现少年高适由他父亲亲自教读,但是他有“阅读障碍症”,略有口吃。这种人设估计是根据史书记载虚构的,史书记载,他“年过五十始留意诗什”,其实他并没有阅读障碍症。他进入官场之后,敢于批评权贵,又喜谈“王霸之略”,这种性格估计自小养成的。所谓“王霸之略”主要是权谋之术,像战国时代的苏秦、张仪之类的人。这跟少年李白的爱好极为相近。李白青少年时期从赵蕤学纵横术,希望立取卿相,不愿意循规蹈矩。所以,高适应该不是那么性情憨实,作风持重质朴之人。

从高适的一生经历来看,他一直在等待一个机会,一有机会,他就会成为一个传奇。这个机会,他等了50年。他成了唐代诗人中官位最通达的诗人。

02 究竟是谁救了李白?

晚年李白因入永王李璘幕府,成了附庸谋权篡位者的从犯,最后遭受牢狱之灾,监禁寻阳(今江西九江市)牢狱。

进了监狱,李白也心慌。他让夫人宗氏到处求人,自己也向很多人求救,求过崔涣、魏郎中(可能是魏少游)、宋若思,当然还有高适(高适驻扎在广陵,今江苏扬州市)。

电影里说高适为避免嫌疑,没有出面营救李白,而是私下给郭子仪写信,请郭子仪出面营救李白。因为当年高适、李白同游蓟州时救过郭子仪。这个情节是虚构的,这真是个美好的愿望——伟大的诗人应该有伟大的友谊。其实呢,郭子仪救李白是个传说,在这个传说里的传说,也没有高适参与的影子。

李白知道一位朋友将去高适那里,他就写了一首诗给高适,这首诗的题目叫《送张秀才谒高中丞》。高适收到李白的诗后并没有回复。

解救李白的是另外两个人,一个叫宋若思,一个叫崔涣。

宋若思当时是御史中丞、江南西道采访使兼宣城太守。

崔涣为江淮宣慰选补使,他的工作就是以选拔人才的名义,稳定江南一带因为李璘叛乱而浮动的人心,简单地说,就是做战后安置工作。

宋若思相当于当地的行政长官,崔涣是中央派出的特使,他们能够援手,当然很得力。

经宋、崔的审理,李白得到昭雪,不过,他最后还是被判以长流夜郎的处罚。没有办法,李白只好上路。当他顺长江而上走到夔州(白帝城)的时候,唐肃宗因为天旱,下诏降减死囚之罪,流放以下犯人全都赦免。李白这才彻底自由,这时他特高兴,立即买舟东下,《早发白帝城》就是这个时候写的,“轻舟已过万重山”,流利劲快的节奏与快乐的心情相映成趣。

03 李白去了几次长安?

电影里的情节设置,李白仅去过长安一次。李白与高适在扬州相约,一年后长安相见。一年后,李白果然成了长安城里的大红人。因为唐玄宗突然下诏,召他入京,待诏翰林院。

真实的情况是,李白至少去过两次长安,甚至还有第三次。当然,第三次是有争议的。

李白第一次去长安,是在开元十八九年,那时他30岁左右,他原打算求见宰相张说,结果张说死了,他转而结交张说二儿子,皇帝身边的大红人驸马张垍。张垍给他开了张空头支票,把他闲置在终南山一座荒废的玉真公主旧馆里。苦闷的李白等啊等啊,最后只能绝望地离开。一入长安,李白深刻地体会到求仕的艰难,相继写了《行路难》《蜀道难》……最后,他落寞地离开长安。

天宝元年(742),唐玄宗突然下诏,召他入京。接到通知,李白简直不要兴奋啦!“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这么多年的憋屈终于可以释放了!42岁的李白以光鲜亮丽的姿态第二次来到长安。李白瞬间成了上至皇帝、贵妃、大臣,下到贩夫走卒的“团宠”。皇帝、贵妃喜欢随时宣召李白赋写新诗,李白也真会奉承,什么“云想衣裳花想容”,什么“名花倾国两相欢”,妙笔生花,皇帝、贵妃听了十分受用。李白放肆的时候,还让大太监高力士脱靴磨墨。醉酒未醒,皇帝也得哄着,亲自给他喂醒酒汤。老臣贺知章一见,立马奉上“谪仙”的桂冠,天天拉着他喝酒……这个时候,李白真是风光无限啊!

后来高力士谗间,天宝三载,李白离开长安,唐玄宗很给面子,赐送三万金。

离开长安,李白去了洛阳,初逢33岁的杜甫。两人相约去宋中(商丘)漫游,又遇高适。三人“射猎游宴,赋诗论文”,恣意快活。这段日子后来成为杜甫频繁追忆的生活。这是历史真实的三人初遇。

有人认为在天宝十二载,即安史之乱爆发前两年,53岁的李白又去了一次长安,并与杜甫再次会面。这是第三次入京,大家还有争议。

04 李白在长安跟谁喝了酒?

豪饮,是李白的标志之一。

在杜甫的长安记忆里,李白的潇洒是这样的:“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电影里的李白,无时无刻不在豪饮。高适践行一年之约来长安找他,他正在酒楼里沉酣,几个酒伴都是大名鼎鼎的人物——贺知章、汝阳王李琎、张旭……这个情节是根据杜甫的《饮中八仙歌》虚构的。

实际的情况是,长安的“饮中八仙”是杜甫虚构的。据学者们研究,所谓的“饮中八仙”,并非固定的哪八个人,而且也并非同时都在长安。这不固定的八个人,乃至杜甫与他们,也不一定彼此都是朋友,都有往来。杜甫只是传了个传说。范传正为李白写墓碑的时候,曾记录了另一个版本的“饮中八仙”。尽管如此,用艺术虚构的方式,把这八个人凑在一起喝酒,倒是满足了我们对盛唐潇洒的想象。

05 《将进酒》是离开长安后写的吗?

这部电影最赞的地方是把诗词作为人物的日常语言,40多首大家耳熟能详的诗,把我们瞬间代入情节,其中最绚烂,最富冲击力的情节,当属李白高吟《将进酒》的桥段。

明月之下,大河岸边,一堆篝火,李白、高适、杜甫、岑夫子、丹丘生……,大家席地而坐。李白举酒,高吟《将进酒》,酒水泼去,大浪随之涌起,幻化成鹤,一飞冲天。诗人骑鹤轩翥而起,进入斑斓的星河,与鲸鲲同游,翱翔于仙境,与仙人干杯……飞驰纵览,如梦如幻,极为震撼。这些画面立刻刷新了我们对这首诗的体验,这真是一种很赞的创意。

但,电影把这个场景安排在李白天宝三年离开长安之后,其实是有疑点的,根据比较权威的学者研究:开元二十四年(736),李白游太原,道友元丹丘邀请他去嵩山相会,于是李白南返,经过洛阳时写了这首诗。此时离天宝元年(742)尚有六年。诗中主要表现的是郁郁不得志,而非仕途失败后的落寞心情。

另外,电影中李白说自己的《侠客行》是当年照高适的样子写的,高适听了,感动莫名,这也是美好的愿望,实际上恐怕也不是。李白景仰侠客,向往侠义精神,“托身白刃里,杀人红尘中”,他年轻时曾有过“任侠”的经历,这首诗可能吐露了他自己的一些人生体验。

还有,电影中出现的高适名篇《燕歌行》,编剧把它处理为诗人本人的经历,实际上这首诗是高适在开元二十六年在梁宋(商丘)写的。他写这首诗,是因为有个朋友从边塞回来,写了一首《燕歌行》给他看,他读后,有所感动,于是就写了这首同题和诗。内容可能参考了朋友讲的故事,或许也掺杂了自己的某些见闻感受,因为高适在开元二十年至二十三年曾北去蓟州,对边塞生活多有了解。

指出这些问题,并不是说电影处理的有问题,本来古诗的理解就有很多种思路,还原历史语境,力图接近真实是一种;脱离原始语境,创造新的理解是另一种思路,这未尝不可,只不过,做这种解读时需要特别注意跟还原历史语境区分开,否则容易让人把虚构当作历史,就像很多人误以为《三国演义》是三国历史那样。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