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连悦读】剽悍读书营猫的剽悍江湖写作营剽悍读书营

将精要主义进行到底

2018-08-11  本文已影响1人  教书匠的快乐人生

“世上有一种东西比所有的军队都更为强大,那就是恰逢其时的一种理想。”而这种理想的核心要义就是“更少,但更好”。基于这样的认识,今天,我们要和大家分享的书叫《精要主义》。

这本书的作者是格雷戈·麦吉沃恩,他一直致力于帮助个人和企业摒弃琐碎,直抵精要;服务过的客户包括苹果、谷歌等多家世界顶尖公司,被誉为“21世纪的史蒂芬·柯维”。

本书介绍了精要主义者的思维模式,并将这种模式转化为一种程序,助你摆脱无意义的多数,专注有意义的少数,成就有意义、有目的的人生。那么,我们该怎么具体做呢?

接下来,我们从人生做减法、做正确事情、专攻要害这三个方面来谈谈如何实现精要主义。

①人生做减法

我们总以为自己足够强大,强大到什么事情都可以做的。而事实上,人生有许多事情可以忽略不计,我们要做的就是那几件关键的事情。因此,我们常说,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即使你充分肯定自己的选择能力,很多人都似乎犯有选择困难症。那是因为作为非精要主义者,你认为几乎一切都重要,将所有机会等同视之。但其实世界很大,“人类的行为和其他一切力量、资源、观念,都没有什么价值,也产生不了什么结果。只有少数事物效果非凡,影响巨大。”你再怎么估计事情的次要性都是不为过的。

所以,也许你应该分更多的时间来区别无意义的多数和有意义的少数,以便花更少的时间来做。人的精力有限,所以,千万别妄想你可以什么都兼顾。

人生,必须适时做减法。

正确事情

精要主义不是要我们如何完成更多的事情,而是要在选择的基础上做好对的事情。做正确的事情,永远比把事情做正确更重要。因此,我们做任何事情都必须摆脱无意义的多数,专注有意义的少数。

比如萨姆·埃利奥特,美国硅谷经理人,曾经一度对很多要求甚至不假思索就一口答应。结果,他成天疲于奔命,本想让人人满意,结果是人人都不满意。有人建议他:留在现在的公司,但是只做咨询顾问的工作,其余一律不做。他接受了建议并加以改变,最终赢得职业生涯中最可观的奖励。

萨姆·埃利奥特的改变再一次告诉我们人生必须做减法。实际上,很多时候,我们都要学会做减法。事情不是做得越多越好,而是做正确的事情比把事情做正确更好。

专攻要害

在股神巴菲特的办公室里,贴着一张美国棒球手的海报,这是对巴菲特投资理念影响极大的一个人——波士顿红袜队的击球手泰德·威廉斯。

泰德被称为“史上最佳击球手”,在美国《体育新闻》杂志评选的史上百位最佳运动员中,排在第八位。其在棒球界的位置,一点儿都不比巴菲特在金融圈的声望低。

泰德在其影响深远的教科书《击打的科学》中,提出一个观点:高击打率的秘诀是,不要每个球都打,而是只打那些处在“甜蜜区”的球。

他把击打区划分为77个小区域,每个区域只有一个棒球大小,只有当球进入理想区域时,才挥棒击打,这样才能保持最高的击打率。

这种策略听起来简单,但在实际比赛中却非常难操作,特别是在决定胜负的关键时刻。几万名观众绷紧了神经,用期待的眼睛看着你,当球飞过来的时候,如果不打,就将迎来全场的嘘声。这时,坚持“只打高价值的球”就需要极强大的定力和冷静的内心。

受泰德·威廉斯影响,巴菲特把这种策略应用到了投资领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投资哲学:只投资高价值、有护城河的公司,其他的根本不看。就像他的合伙人查理·芒格所说的:“如果把我们最成功的10笔投资去掉,我们就是一个笑话。”

看上去,巴菲特和泰德采用的是一种最稳妥、最保守、动作最少的打法,但他们却是最强的进攻者。专攻要害,一击致命。

总结一下:放弃,止损就是最大的赢,人生要做减法;勇气,优雅说不的力量,做正确的事情;澄清,做一个以一当千的决定,专攻要害。说到底,精要主义,就是断舍离。

5286-快乐中国520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