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进酒》给你的,不只是豪放
《将进酒》给你的,不只是豪放
宁小燕自杀:如果她能有一颗李白那样的()的心
宁小燕(化名)十六岁,连续两届市级三好学生,选择计划周密地自杀。欣然叩开死亡大门,走得格外从容而坦然。去得相当冷静而周密。她自杀前一天晚上写下遗书:“我明天早晨要去远行,悄悄地、默默地、自由地。”
半年前一则日记写道:“昨天,我给一个同学写信,撒了个谎,让她替我买二十包磷化锌,我的生命仅值四毛钱,比小老鼠强不了多少,但我很愿意,也很高兴放弃它。我将快乐无比!”
她的经历(从小学到高中一直“走红”),她的家庭(出身于干部家庭,父母很爱她),她的学习(成绩虽不算拔尖,但一直较好),她的人际关系(由于性格内向不太接触同学,但与同学并无大的矛盾)……怎么也看不出她会受到什么置她于死地的打击和挫折
孤独的思考者
她曾经是一位多么乐观、自信而且富于思考的少女啊!
“我热爱文学艺术,这是我显著的特点。喜欢读小说,比如外国的《茶花女》《简爱》《欧也妮·葛朗台》《红与黑》《莎士比亚戏剧集》《安娜·卡列尼娜》等等。我看书不是为了消遗,看书时,我总是要仔细读,看书里是怎样抓住风景进行描写的。是如何用锻炼的笔墨刻划人物外貌的,是如何用一条线索把众多的人物、纷繁的事件串成一串珍珠项链等等。同时,我也是带着生活中的问题在名著中寻找答案。我也喜欢读中国作品。如《呐喊》《子夜》《家》《鲁迅杂文集》《我那遥远的清平湾》《门铃》《一个女人和一个半男人的故事》等。我尤其爱读争鸣作品。它会使人有独到的见解,培养人的思维能力。我也喜欢读诗,不论是古代的还是现代的。有时我也写一些诗。但大多随写随丢……
“我爱好绘画艺术,喜欢齐白石的《樱桃》《对虾》。徐悲鸿的《奔马》,喜欢达·芬奇的《蒙娜丽莎》《自画像》还有张大千的《长江万里图》。印象派的《西藏城》《日出》、巡回画派的《伏尔加河的纤夫》、鲁本斯的《画家和他的妻子》、罗丹的《巴尔扎克》《沉思》……我都非常喜欢。我最爱蒙娜丽莎神秘、迷人的微笑,以及她恬静、柔美、善良的形象。我曾临摹过这幅世界名画。以前,我没事就爱画画。水彩图、素描、白描,都爱。尤其爱用白描手法和素描画人物、雕像,用素描表现出人体、面部、雕像等强烈的立体感。可惜的是,我画的好多画都送给同学了。现在仅存一幅《蒙娜丽莎》。……”
她有过真诚的社会责任感,并为自己能够生活在这创造未来的改革年代而自豪。在丁佑君纪念馆,她久久凝视着丁佑君烈士那洁白的雕像热血沸腾:“如果我生活在那个枪林弹雨的时代,我一定会在人们永远纪念的英雄名单占据一行。我要充分利用有限的生命,在当今这个同样是创造灿烂明星的飞旋时代中奋起!”
南疆对越自卫反击战的炮声,震动了宁小燕赤诚的中国心,她惋惜自己不能投笔从戎,去拼杀奋战,成为保卫祖国的勇士。但是,她摊开了洁白的信笺……她对同学说:“我要用我的笔,写信给前方将士们,用我的热血与激情,鼓舞正在奋战的勇士,纪念为国捐躯的烈士,用我这一支笔,写出献给前方将士的感激之歌、力量之歌、勉励之歌!”
她爱读书,更爱思索。她在阅读中走向成熟,在思考中保持纯真,在同龄人中,她逐渐显出了自己的思想个性:别人视作“成熟”(实为世故)时,她都显出纯真:别人流于“纯真”(实为肤浅)时,她却显出成熟。
傍晚,走在放学的路上,看着每天见惯了的破旧农舍里射出的微黄煤油灯光和昏暗灯光下辛勤劳作、表情麻木的农妇,无忧无虑的同学嘻嘻哈哈,“高歌前进”,宁小燕却感慨万千:为什么,煤油灯还会统治着社会主义中国农民的夜晚?为什么,电影上30年代农村家庭的情景还会在80年代出现?为什么,不少人至今还不能摆脱物质贫困和各种愚昧的精神枷锁?
正陶醉于《冬天里的一把火》的同学们被宁小燕这非常严肃的几个“为什么”逗得更乐了:“你真是忧国忧民呀,我们的小燕真应该去当国务院总理!哈哈哈哈……”
几句善意的玩笑,使她感到周围的同学是那么陌生而浅薄,她感受到了不被理解的惆怅。
半期考试,班上纪律乌七八糟,尽管学校事先为了防止学生作弊而让各班学生的座位混合交叉,但考场上的情景仍使宁小燕感到震惊──别人司空见惯,她却感到震惊:相互递纸条、交换试卷、通报答案、讨论试题、翻书、翻资料……宁小燕暗暗作了统计:作弊人数在百分之九十以上。
宁小燕堪称“出污泥而不染”,她在考场上保持自己的纯洁与诚实,然而,却被同学们指责为“假装高尚”、“故作清高”!
她愤慨地与同学辩论:“你们这样做,是为了名誉吗?可大家都知道成绩是假的,有什么名誉可言呢?是为了奖学金吗?这样换来的奖学金,心里好受吗?……”
她的对手却答道:“只要抄得到,手段高明,没啥!”
宁小燕在一篇作文中激愤而一针见血地写道:“这难道就是80年代的学生的所作所为吗?有人一味地为80年代的中学生唱赞歌,什么‘奋发有为的一代’、什么‘富有思想的一代’、什么‘开拓、进取、创造’……他们看到了这些现象吗?”
一颗纯洁而又痛苦的心
──宁小燕日记选评
一九八五年九月二十三日 星期一 多云
我讨厌虚伪,厌恶假话和不敢说话的人。我追求直和真。但是,以前父母警告过我多少次,有时也象哄小孩一样哄我。说信任别人,向别人说真话没有好处。什么朋友、友谊,都是假的。有什么话对父母说,只有父母才是真的。如此等等。对于这种“真理”,我不予理睬。以前,我的朋友很多,学校里的,社会上的,什么都有,最初他们都喜欢我活泼、单纯、会理解别人。但到后来,他们都和我疏远了。他们是怕我的性格。有些人也“好心好意”地劝我,教我“对人不要太相信、太真诚”,我当然也置之不理。我也不必再和这些人一起好,因为我同他们之间有堵中国几十年来形成的摧不毁的厚墙。但是,我真诚和直率的性格是不会变的(现在有好些人,他们从前也很真诚,但踏上社会后就变得对一切都假起来,互不信任)。如果要变,也只是变得更“直”更“真”!
(评:正直和真诚,的确是一种高尚的品格。我们的教育多年来也试图让每一个学生正直而真诚。但是,怎样在保持正直和真诚的同时,又能暂时容忍邪恶与伪善?怎样既诚实地做人、又机智地做人?我们的教育是从来不讲的,我们往往只是抽象而绝对地向学生大谈“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如果我们的学生真正执著地追求“直”和“真”,其结果往往碰壁“吃亏”。因此,当宁小燕发誓追求“直”和“真”时,我们的德育已经为她的人生埋下了悲剧的种子。)
一九八六年一月七日 星期二 睛
又是一个“走后门”!现在,恐怕关系学也是一门学问了,说不定以后还会把它作为学生必修课之一呢!……我讨厌关系学,更讨厌搞关系学的人,也不愿同搞关系学的人沾边。但生在这关系学垄断的人间,谁也无法逃避,我唯一的办法就是:洁身自好。
(评:损人利己的庸俗关系学理应遗责。但以尊重人为目的人际关系艺术是不是也应理直气壮地给学生讲讲呢?教师一味简单而绝对地批判“关系学”。实际上是把学生培养成不食人间烟火的天外来客)。
“纸船”破碎了
如果她的意志坚强一些,如果她的心胸宽阔一些,如果她的性格开朗一些,如果她的思想成熟一些,如果她对生活热情一些,如果她对未来乐观一些,如果她对现实的看法复杂一些,如果她对社会的认识全面一引起,如果她的人生观积极一些,如果她的世界观科学一些……她本来是不会走上绝路的。
如果宁小燕在幼年启蒙时,我们能告诉她未来不仅仅是美好的,更是艰苦的;如果她成立“小雷锋队”时,我们不仅教育她要学雷锋,也告诉她生活中并非人人皆雷锋;如果我们对她的理解追求,道德要求合乎实际地降低了一些;如果我们给她的学校教育同她所面临的社会现实是基本和谐而不是相抵触的;如果在她处理人际关系方面感到困惑时,我们给她一本卡耐基的《神怪的人性》或W·W戴埃的《你的误区》;如果当她的青春爱芽发时,我们给她一本苏霍姆林斯基的《给女儿的信》或瓦西列夫的《情爱论》;如果她的政治老师是一个高尚的人,而不是一个庸俗的小市民;如果她的班主任不仅仅是一名教育工作者,而且更是一名明察秋毫,洞悉心灵的心理学家;如果她的父母不仅仅是她的哺育者,而且更是她最信任的知心朋友……那么,宁小燕的生命之火本是不可能熄灭的。
十五包磷化锌下肚,宁小燕倒在了岷江边……
在她的身边,飘落着一页洁白的诗笺。那是头天晚上,宁小燕抄写的泰戈尔的一首小诗《纸船》——
我每天把纸船一个个放在急流的溪中。
我用大黑字把我的名字和我住的村名写在纸船上。
我希望住在异地的人会得到这纸船,知道我是谁。
我把园中长的秀利花载在我的小船上,希望这些黎明开的花能在暗夜里被平平安安地带到岸上。
我把我的纸船投到水里,仰望天空,看见小朵的云正张着鼓满春风的白帆。
我不知道天上有我的什么伙伴把这些船放下来同我的船比赛!
夜来了,我的脸埋在手臂里,梦见我的纸船在子夜的星光下缓缓地浮泛向前。
睡仙坐在船里,带着载满着梦的蓝子。
诗笺被秋风扬起,飘零在江面上──
宁小燕的纸船连同她的生命的白帆破碎了……
同年9月9日的《北京青年报》刊登了一位中学生题为《难道我们的教育真的毫无责任吗?》的文章——
我们的师长,当您千方百计地想把一个孩子教育成您心目中的好孩子时,您必须正视这样一个事实:青少年身心的成长是一个痛苦而复杂的过程。
当他们在黑暗中感到阵阵孤寂之时,当他们在日记中发出莫名的长吟之时,当他们在拥挤的人群里感到恐慌时,当来自内部外部的无形压力向他们慢慢逼来之时……您不要再拿一些硬梆梆的正确的框框去套他们,不要幻想只要让他们明辨是非就可万事大吉。
可不可以使环境宽松一些,可不可以拿您或别人有益的人生经验去疏导他们拥塞的心灵,可不可以不把学生们当作一部部受教育的机器,而是一个个正在通过他人帮助,更通过自己不断努力而逐步形成的“人”……
为了不让悲剧重演,请给他们以自信力和直面现实的勇气和胆略;请给他们以一颗健康而有强大生命力的心脏;请给他们以一个清醒而有独立思辨能力的大脑;请给他们以一种积极而富于弹性的生活态度……
导读
疑问一酒,只是满足口腹之欲的液体吗?
疑问二 当时的李白处境如何,为什么喝酒?
疑问三后来的李白又发生了什么故事?
疑问四为什么单举陈王为例?陈王是谁?
疑问五 开头句好在何处?
将进酒
酒,只是满足口腹之欲的液体吗?
原文
籍本有济世志属魏晋之际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籍由是不与世事遂酣饮为常。
翻译成现代汉语是:阮籍本来有救济世人的志向,适逢魏晋时期,天下多有(故:事情;事故:细~。变~。)事故,名士很少有保全自己的,阮籍因此不参与世上的事,最终畅饮成为常事。
竹林七贤都爱酒。阮籍一生中,最不愿意舍弃的就是酒。很多人喜欢喝酒,是因为酒能麻痹自己的意识,处在癫狂状态的人,外界就无法真正地了解他。
《晋书》中有这样一个记载,阮籍的母亲去世后,“籍性至孝,母终,正与人围棋,对者求止,籍留与决赌。既面饮酒二斗,举声一号,吐血数升。及将葬,食一蒸肫,饮二斗酒,然后临诀,直言穷矣,举声一号,因又吐血数升。毁瘠骨立,殆致灭性”。阮籍喝酒不是一种盲目的痛饮,也不是一种情调的展现,在母亲去世的悲痛之下,阮籍借着酒,将自己的哀痛和绝望淋漓地展现出来。
【毁瘠骨立〕毁瘠,亲人去世时,因悲哀过度而身体受损伤的样子。毁,哀毁。骨立,极度消瘦的样子,好像身体里只有骨头立着一样。
〔灭性〕毁灭生命,形容悲哀过度。
阮籍秉性极孝,母亲去世时,他正在和别人下围棋,对方(听说阮籍的母亲去世)要求终止这盘棋,阮籍却要留着这盘棋一赌输赢。接着饮酒两斗,大声一号,吐血几升。等到母亲快要下葬时,吃了一只蒸熟的小猪,喝了两斗酒,然后与母亲作最后的诀别,一直到说不出话,大声一号,于是又吐血几升,过度哀伤,形体消瘦,几乎到了没命的地步。阮籍又能够用青眼和白眼看人,见到拘于俗礼的人,就用白眼对待他。等到嵇喜来安慰他时,阮籍用白眼对待,嵇喜十分不高兴的回去了。嵇喜的弟弟嵇康听说后,就带着酒夹着琴去拜访他,阮籍高兴,就用青眼对待嵇康。因此,拘于礼法的人都十分恨他。】
不仅如此,酒对阮籍来说,也是一种防守的武器。阮籍很受司马昭的器重,但阮籍是一个有着自己理想和追求的人,不愿意与司马家族为伍。司马昭知道阮籍有一个女儿长得十分美貌,就想将阮籍的女儿嫁给自己的儿子司马炎。阮籍不愿意与司马氏结姻,可是,他又害怕自己拒绝这门婚事招来司马昭的嫉恨,一时进退两难。
这一天,司马昭派人来阮籍家中说媒,恰巧赶上阮籍喝得大醉。阮籍拉着说媒人倾诉衷肠,说自己对司马家一直尽心尽力。媒人看他喝醉了,一时胡言乱语,就什么也没说就回去复命了。阮籍一看,这个办法很好,就每天喝得烂醉才回去。媒人每次去提亲,阮籍就发酒疯,将媒人大骂一顿赶出门去。媒人十分委屈,但司马昭交代的任务也没有完成,只好明天再去。
就这样,在两个月中,阮籍天天如此。媒人也渐渐失去耐心,回去复命说,阮籍的女儿长得很丑,司马昭于是打消了结亲的念头。阮籍听说后心中暗暗自喜。正是这种方法让阮藉以退为进,成功地摆脱了司马昭的控制和牵制。但是,司马昭十分喜爱阮籍,对阮籍种种放浪形骸的行为报以宽容态度,阮籍虽然对时事很有自己的看法,但是迫于司马昭之威,很多时候也不得不敷衍应付。他服侍司马氏父子三代,当过步兵校尉、散骑常侍等官职,是竹林七贤中得以终其天年的一位。
魏晋之时多雅士,冷眼政治不合污。放浪形骸无所托,生死有命皆天数。
好老庄,崇自然,玄谈之中觅玄理,这既是一种积极的追求个人自由的滥觞,亦是一种消极的避世不闻的鸵鸟心态。
报国无路,政局黑暗,这便形成了魏晋名士日日嗑散谈玄,夜夜狂饮痛歌,远离尘世纷杂,避隐山林竹溪,不问人间事,今夕何夕,不妨痛快一醉,人间险恶事,皆付忘忧君。
而这些人中,最为知名的便是并称“竹林七贤”的七位名士,七位名士各有故事
朝廷征辟,而刘伶不愿再出去做官,在听说朝廷特使已经赶来,连忙将自己灌得大醉,然后脱光衣衫,裸奔于众人面前,朝廷特使看到刘伶后觉得刘伶乃一酒疯子,于是作罢。最终刘伶一生不再出仕,老死家中。
奇人自有奇事,刘伶天生旷达,放荡不羁,性嗜酒,离酒不活,曾在远游时,坐在鹿车上饮酒,然后信马由缰,随意驰骋,后面让仆人拿着锄头跟着,并跟仆人说出“死便埋我”的话。
天生刘伶,以酒为名。一饮一斛,五斗解酲。
斛. (Hú)旧量器,方形,口小,底大,容量本为十斗,后来改为五斗。
解酲从酒醉状态中清醒过来。酲chéng)。
二 当时的李白处境如何,为什么喝酒?
三后来的李白又发生了什么故事?
四为什么单举陈王为例?
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李白(701年-762年)李白避居庐山,胸中始终存在着退隐与济世两种矛盾的思想。恰在此时,永王李璘出师东巡,李白应邀入幕。他认为天下乱局已定,此时大唐的情形十分类似于东晋永嘉南渡,正是割据江南的大好时机。因此力劝永王直取会稽,并在永王发动叛乱之后写下《永王东巡歌》十一首,其中有“永王正月东出师,天子遥分龙虎旗”,“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净胡沙“,“南风一扫胡尘静,西入长安到日边”等语,自比谢安,怂恿李璘割据称帝意图昭然。永王不久即败北,李白也因之被系浔阳狱。这时崔涣宣慰江南,收罗人才。李白上诗求救,夫人宗氏也为他啼泣求援。将吴兵三千军驻扎在浔阳的宋若思,把李白从监牢中解救出来,并让他参加了幕府。
安徽当涂李白墓埋葬着李白,埋葬着中国的诗魂,这颗永不降低身份,永不安于现状,永不停止追求的巨星。而据传说,他是从采石矶这里的捉月台,为捉到月亮跳人长江而死的。我们宁愿相信这美丽的传说。他乘着酒兴,要把发光的生命交与浩阔的长江,站在这捉月台上,以诗人的天真和狂放,完成了生命中最后的一次追求。于是他化成了朗朗的明月,滚滚的波涛,永远在中华大地上照耀着,奔流着……
出自唐代李白的《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同交欢 一作:相交欢)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注
无情游:月、影没有知觉,不懂感情,李白与之结交,故称“无情游”。
相期邈(miǎo)云汉:约定在天上相见。期:约会。邈:遥远。云汉:银河。这里指遥天仙境。“邈云汉”一作“碧岩畔”
黄河源远流长,落差极大,如从天而降,一泻千里,东走大海。如此波澜壮阔的现象,必定不是肉眼能够看到的,作者是幻想的,言语带有夸张。上句写大河之来,势不可挡;下句写大河之去,势不可回。一涨一消,构成舒卷往复的咏叹味,是短促的单句(如“黄河落天走东海”)所没有的。紧接着,“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恰似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如果说前二句为空间范畴的夸张,这二句则是时间范畴的夸张。悲叹人生苦短,而又不直言,却说“高堂明镜悲白发”,一种搔首顾影、徒呼奈何的神态宛如画出。将人生由青春到老的全过程说成“朝”“暮”之事,把原本就短暂的说得更为短暂,与前两句把原本壮阔的说得更为壮阔,是“反向”的夸张。开篇“以河之水一去不复返喻人生易逝”,“以黄河的伟大永恒形出生命的渺小脆弱”。这个开端可谓悲感至极,却又不堕纤弱,可以说是巨人式的感伤,具有惊心动魄的艺术力量,同时也是由长句排比开篇的气势感造成的。这种开篇的方法作者经常用,比如“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宣城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沈德潜说:“此种格调,太白从心化出”,可见其颇具创造性。此诗两作“君不见”的呼告(一般乐府诗只是篇首或篇末偶尔用),又使诗句感情色彩大增。所谓大开大阖者,此可谓大开。
千金散尽还复来!”这又是一个高度自信的惊人之句,能驱使金钱而不为金钱所使,这足以令所有凡夫俗子们咋舌。诗如其人,想诗人“曩昔东游维扬,不逾一年,散金三十馀万”(《上安州裴长史书》),是何等的豪举。所以此句是深蕴在骨子里的豪情,绝非装腔作势者可以得其万分之一。与此气派相当,作者描绘了一场盛筵,那决不是“菜要一碟乎,两碟乎?酒要一壶乎,两壶乎?”而是整头整头地“烹羊宰牛”,不喝上“三百杯”决不罢休。多痛快的筵宴,又是多么豪壮的诗句!至此,狂放之情趋于高潮,诗的旋律加快。“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几个短句忽然加入,不但使诗歌节奏富于变化, 而且使我们似乎听到了诗人在席上频频地劝酒。既是生逢知己,又是酒逢对手,不但“忘形到尔汝”,诗人甚至忘了是在写诗,笔下之诗似乎还原为生活,他还要“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以下八句就是诗中之歌了,这纯粹是神来之笔。
古来酒徒很多,而为何偏举“陈王”,这又与李白一向自命不凡分不开,他心目中树为榜样的都是谢安这些高级人物,而这类人物当中,“陈王”曹植与酒联系得比较多。这样写便有了气派,与前文极度自信的口吻一贯。再者,“陈王”曹植于曹丕、曹睿两朝备受猜忌,有志难展,也激起诗人的同情。一提“古来圣贤”,二提“陈王”曹植,满满的不平之气。
强烈的自信以及狂傲不羁的处世态度是李白极具个性的一面。“天生我才必有用”,我才天生也,天授我才,必定对国家对社会有价值。敢自许“天生我才”,放眼古今,恐怕惟李白一人而已。这种狂傲不羁源自强烈的自信
即便千金散尽,也不惜将名贵宝物“五花马”(毛色作五花纹的良马)、“千金裘”(昂贵的皮衣)用来换美酒,图个一醉方休。这结尾之妙,不仅在于“呼儿”“与尔”,口气甚大;而且具有一种作者一时可能觉察不到的将宾作主的任诞情态。须知诗人不过是被友招饮的客人,此刻他却高踞一席,气使颐指,提议典裘当马,令人不知谁是“主人”,浪漫色彩极浓。快人快语,非不拘形迹的豪迈知交断不能出此。诗情至此狂放至极,令人嗟叹咏歌,直欲“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情犹未已,诗已告终,突然又迸出一句“与尔同销万古愁”,与开篇之“悲”关合,而“万古愁”的含义更其深沉。这“白云从空,随风变灭”的结尾,显见诗人奔涌跌宕的感情激流。通观全篇,真是大起大落,非如椽巨笔不办。
【于老师说】
我从《将进酒》读出了:
不得志不等于消沉,更不会把日子沦于灰颓。日子从来都是鲜亮的,只要你内心光明,相信光明,向往光明。心是畅快淋漓的,日子也总是畅快淋漓。
不论什么境遇,每一刻都很美丽。
千万别把自己不当回事,我就是我,最独特。
一呼一吸,生命就是一个轮回。可那壮阔,从来都是不可抵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