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简书的一点唠叨
简书也坚持了20多万字了,从一个写一句话都要百度半天的人,到1000字40多分钟,我坚持了不到一年的时间。
我虽然没有想当什么作家,我只是想坚持一样事情,坚持把自己的一些个人想法记录下来;
我想带着察觉去感受身边的万事万物,带着察觉去内省自己,带着觉察去陪伴孩子。
坚持记录,让我逐渐对路边的一花一草有了感触,对自己内在的所思所想有了了悟,对与孩子的相处有了更多的醒悟
我以为我会坚持不懈的坚持下去,我以为孩子一岁多,我都能开始坚持简书分享,还有什么是我不能坚持下午的。呢?
遗憾的是生完二胎,我慢慢的放低了对自己的要求,并给自己找了很多的理由,有客观的,比如要带娃,要恢复身体,更多的有是主观懈怠,再睡一会吧,今天不写了吧,明天写个好的……
于是我开始由每周的五六篇,减少到了每周一篇。我以为这样一来,我一定会很轻松的完成,而且一定能高质量的完成。
遗憾的是,我发现,我不仅没能高质量的完成,相反越来越拖延,越来越惰性,不仅仅是行动上的惰性,还有大脑上的惰性。,大脑也越来越没有想法了…
以前的时候,因为想着每天要记录,所以非常的留心身边的人事物,一片树叶,一件小事,可能就引发了我的想法,撬动了我的思考,成了我写作的素材。
我兴致勃勃的记录我的所思所想,不管我的写作水平怎样,也不管别人怎么看,我坚持去做一件事情,并努力的想成为一种习惯。
而现在“念头”升起得时候,没有及时的记录,于是很多念头一闪而过,轻飘飘没留下一丝痕迹。
有时候即便有些不错的想法,因为没有及时的记录,过了那个节点,也觉得没什么意义了。
还有些时候会觉得,可能会有更有意思的事情发生呢,而到了周末却发现,写哪个都不是很完美。
久而久之,慢慢的就觉得生活中平淡寡味,没什么可记录的了。
即便有些时候,想要记录,也没有那个文笔描述出自己想要的感觉了。
于是大脑越来越匮乏,行动越来越拘束,下笔越来越困难。
坚持一件事情不容易,千万不能把已经坚持的事情断掉了。
有灵感的时候,有想法的时候,及时的记录,此情此景,所思所想,也许就是当下最美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