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镜照空应梦里:中华世纪坛三国志大展
世纪坛的“三国志”大展,疫情前只开放了一天,所以重新开幕后几乎可以算是新展。赶在第一天前往,看得流连忘返。
这场大展最早在日本展出,故而主题中的“三国志”一词当作两层解。在日本文化语境中,“三国志”其实指的就是三国演义。它曾借着同名游戏的热销而风靡全岛,并成为日本人最为熟悉的中国故事。因此我们可以从中读出两条展线,一条是以史书《三国志》为依据的历史呈现,一条是以《三国演义》为蓝本的故事还原。
展览以时间为轴,介绍了两汉兴衰、东汉末年的烽火、分而治之的三国,以及三家归晋的统一。它适合喜欢文物的历史爱好者,也适合期待体验三国时空的剧迷和书粉。
序厅·为什么是三国
中国历史上分裂的时代不少,南北朝、五代十国、金与南宋,但是像三国时代这样势力相当的状态却不多。三国某种程度上更像是三体运动,在混沌的运行当中会生出无限变化,让人无法预料走势,进而演变出精彩纷呈的历史。如果两国分治,如南北朝,只有旗帜鲜明的对峙,似乎少了点纵横和权谋;而如果分裂更多,如五代十国,则或者偏安一隅,或者更迭太快,都不如三足鼎立局势的平衡与变化。
三国时代豪杰辈出,又为这段动荡不安的历史增添了悲壮的英雄史诗感。故而它在民间中的影响力,应该是无与伦比的。文人为之赋诗吟唱,说书人演绎传奇的故事,百姓奉名将如神灵。序厅的部分,就介绍了三国时代在人们心中的特别地位。
张瑞图草书·《前赤壁赋》册 ·明代传世品 ·天津博物馆藏苏轼所作的两篇《赤壁赋》都是文学史上的名篇,这篇《前赤壁赋》更是耳熟能详的佳作。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上,客感叹人行天地间,如蜉蝣微尘,苏子则说不羡不悲,自得其乐。借着三国旧事,苏轼抒发的却是豁达悠远的精神气质,这深深地影响了后来的中国士大夫。
张瑞图是晚明书法四家之一,与米万钟、董其昌等齐名。他的书法自成一格,行草书中运用侧锋和方笔,笔画转换之处多用折笔,与同时代柔媚书风大为不同,别具“奇逸”之态。后因为魏忠贤生祠书写碑文而被列入阉党,罢官回乡。他写这篇草书时已是暮年,正深陷明末官场的尖锐政治斗争中,他选择写《赤壁赋》,大概也与当时的心境有关吧。
木雕赵子龙大战长坂坡·清代·亳州市博物馆藏赵子龙单骑救主是《三国演义》中最为精彩的故事之一,这件木雕就展现了这个场景。赵云正横刀立马,似乎正在与追兵苦战。怀中安眠的阿斗,好像也被打斗声惊醒,正伸出小脑袋探望。你能找到阿斗在哪吗?
张玉亭制古城训弟彩塑·清代传世品·天津博物馆藏《古城训弟》是京剧中的经典剧目,说的是关羽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赶到古城,却被守城的张飞误认为已经投降曹操,见面即以丈八蛇矛奉敬。后来关羽只好回首斩杀曹军追兵主将以明志,这才让张飞疑团尽释。
张玉亭是「泥人张」第二代传人,他精妙地抓住了误会消解后两人微妙的表情。在不过半尺的泥人中,将神态动作塑造得栩栩如生。
张飞面带愧色,鼓鼓的腮帮子上还有一抹淡淡的娇羞。 而关羽则是余怒未消,一副不想再理顽弟的样子。三国中的人物和故事,经过一代代地演绎和创作,最终变成我们心目中独一无二的样子。那么历史上的真实三国是什么样子?大一统的时代如何逐渐崩溃,走向分裂?这要从延续四百年的汉朝开始说起。
前言·手办中的两汉
书写的汉字、讲述的汉语和人数众多的汉族,都提醒着我们与这个两千年前的朝代之间的亲近关系。而这个时代,也是留下图像资料最多的时代之一。我们今天依旧能够看到汉代人民日常生活的快照,看到他们衣食住行的三维模型。这一切都要归功于汉代对“事死如生”的墓葬原则忠实的执行。
铜车马俑·汉代·武威雷台墓出土·甘肃省博物馆藏河西走廊上的一位张姓将军去世后,一批仿照生前车马出行仪仗的铜车马被安置在他的墓穴耳室中。1968年,当挖防空洞的村民们偶然进入墓室,豪华的仪仗队伍仍然静静地安放在主人的“车库”中,两千年前车马出行的盛大场景如在眼前。而这行队伍的领头者,则是著名的铜奔马,曾用名叫作“马踏飞燕”。
四层彩绘通体陶仓楼·东汉· 焦作市博物馆藏《古诗十九首》中有一句诗说道:“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虽然汉代的建筑已经无存,我们尚可以从随葬的明器中一窥当时重楼飞阁的风采。墓主人的陶楼的四角上多设碉楼,而主楼也高高耸立,可以瞭望到远处的敌情。这或许与当时社会动荡、地主豪强并起的局势有关。即使是为另一世界准备的房屋,也要防备着可能的危险与侵扰。
鎏金彩绘铜长方案与耳杯·东汉·涿州市博物馆藏“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宴宾客。”除了随葬的陶楼外,东汉墓中常常还会随葬饮食器具,镌刻有画像的砖石上,也可以看到墓主人与众人欢声宴饮的场景。或许这是升仙流程中必备的环节,或许是希望逝者在另一个世界也能够与友人畅饮美酒、安享美食。
“仓天乃死”铭砖·东汉·亳州市元宝坑1号墓出土·国家博物馆藏富足安定的时光总是短暂的,东汉末年,土地兼并、官吏腐败、百姓民不聊生,于是民间开始流传一句谶语:“苍天乃死、黄天当立。”根据阴阳五行学说,汉王朝(苍天)气数已尽,而作为土德(土色黄)黄天的代表,太平道应当取代汉王朝。这句口号,实际上是为王朝更迭创造舆论氛围。它传播得如此之广,连亳州墓中的青砖上都刻着这句话。而不久后,随着黄巾军起义的爆发,各方势力将陆续登场,都标榜自己是顺应天命的“黄天”。元宝坑墓葬主人的同族后人曹操,也将成为逐鹿场上的一道闪亮身影。
正篇·三分天下
曹操宣称自己是西汉名相曹参的后代,这就为他效仿周公辅佐年幼的献帝提供了历史的合理性,但史家并不买账,称之为“挟天子以令诸侯”。所以在史书和民间故事中,曹孟德都不是光明磊落一身正气的形象,而常常被贴上了“骄奢淫逸”“一代奸雄”的标签。从出土的墓葬文物中,我们或许可以看到另一个曹操。
陶鼎·东汉至三国魏·安阳西高穴曹操高陵出土·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藏如果不看展牌,我们很难相信这一组简朴的灰陶鼎是曹操墓中的随葬品。在发掘安阳高陵时,关于墓主人到底是不是曹操,也曾一度引起过热议。但如果了解到他本人推行的政策,或许就能明晰为何他的墓穴如此简朴。
汉代推崇厚葬,并将此作为评价“孝”的标准之一。即使倾尽家产,人们也要为逝去的父母营造奢华的墓穴。长此以往,社会财富逐渐埋藏于黄土之下,而导致经济萧条、社会凋敝。在因战乱导致经济进一步衰退的汉末魏初,曹操一刹前代铺张的奢华之风,推崇简葬习俗。
另一个有名的说法是,为了筹措军费,曹操曾建立一支专门盗墓的军队,名为“摸金校尉”。看到满室珠玉并不能为逝者带来富足和安宁,反而会引来贪婪的盗掘者后,曹操下令自己死后一切从简,不设珍宝随葬。
画像石残块·东汉至三国魏·安阳西高穴曹操高陵出土·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藏虽然没有奢华的随葬品,但曹操墓中也并非毫无精品之作,这几块残破的画像石就是惊喜。石质暗红,光洁温润,上面细细线刻了代表忠孝节义的历史人物和著名场景。榜题中的文字是人物的名字或是场景说明。右下这块石头上的榜题,好像写着“咬人”两个字(误)。
铜印章·三国魏·曹休墓出土·洛阳考古研究院藏文字在考古中的意义是无可替代的,例如这件小小的印章,只有简单两个字,却揭示了因盗墓严重而一时无法判别的墓主人身份——曹操家族的杰出新秀,曹休。曹操待曹休如亲子,曾夸他“此吾家千里驹也”,并让他率领军中精锐“虎豹骑”。曹魏建立后,曹休负责镇守东线,多次挫败吴军。
“衮雪”摩崖石刻拓片·现代·汉中市博物馆藏即使没有从政,曹操或许也会凭借诗名和书法留痕青史。作为建安七子组合的重要成员,他的《短歌行》流传甚广,但相对低调的是,他也有书法作品留存于世。陕西汉中石门县古道下的河流中,有一块著名的刻石,相传正是曹操手书。他看见白色波涛如雪,正滚滚而来,于是挥毫题下了“衮雪”。
据说随从曾提醒他衮字缺少三点水,曹操则抚掌大笑说:“一河流水,岂缺水乎!”遂为美谈。后来因修建石门水库,摩崖石刻将被淹没,汉中博物馆就派石工前去凿下一批珍贵的刻石,展藏在汉博展厅中。
错金银铜豹·汉代满城汉墓出土·河北省博物馆藏介绍蜀国历史的展厅中,开篇文物却是西汉满城汉墓中出土的文物。这大概是因为刘备出场时宣称是“中山靖王之后”,并在各种场合都要强调自己身为汉室贵胄的身份。而满城汉墓的主人,正是中山靖王刘胜和他的夫人窦绾。
刘胜在史书中的存在感不强,但有一点却冠绝群王,那就是他的子女特别多,据《史记》载:「胜为人乐酒好内,有子枝属百二十馀人。」儿子都有一百二十多个,那么繁衍到东汉末年,自然更是子子孙孙无穷尽也了。所以刘备自称是中山靖王之后,实在是一件很安全的事。
蜀汉灰陶摇钱树座·三国蜀·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藏蜀地与中原之间有崇山峻岭相隔,从生活到死亡,都有着与别处不一样的风俗与文化。墓中随葬“摇钱树”,就是巴蜀地区特有的墓葬风格。这件摇钱树结满铜钱的树身已然不存,但它的器座仍不失为一件精彩的艺术品。张口吐舌的辟邪线条流畅,充满了灵动感,异兽和仙人缀连在身上,似乎在共同守卫墓主人的安宁。
庖厨俑·东汉·三峡库区出土·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藏俗话说“少不入川,老不出蜀”,巴蜀地区自古以来就是物产丰富、安逸自在的天府之国。得尽地利的先民们,创造出了璀璨夺目的美食文化。今天如此,古时亦然,从众多出土厨俑身上就可以看出来。案板上的食材种类相当丰富,从鲜鱼到肉狗,无所不包。而我们这位大厨正仰头深思,似乎在思索如何用手中这些食材烹饪出惊艳四座的饕餮盛宴。
孔雀盖提梁铜壶·东汉·云南昭通出土·云南省博物馆藏铜壶的壶盖上,一只孔雀正在展开它的华丽尾羽,这是西南热带雨林中才能看到的场景。它是要提醒观众回忆起诸葛亮著名的谋略:七擒孟获。而在历史上,蜀国也确实曾出兵平定西南,收编当地众多少数民族部落。
虎形石棺座·三国吴·南京江宁上坊吴墓出土·南京市博物总馆藏“生子当如孙仲谋”,孙权依托长江天险,稳固了父兄创下的基业,建立了吴国,而他自己也获得了“大帝”的称号。在孙吴的经营下,卑湿的南方逐渐富足强大,并与海外诸国开展贸易和文化交流,奠定了六朝之基。
这件石棺座出土于南京江宁上坊的一座大墓中,这座墓也是迄今发现的规模最大、结构最复杂的孙吴墓。可惜被盗惨重,只剩下虎形石棺座等文物,无法判定墓主人身份,有人推测它可能属于孙吴某位帝王。
青瓷堆塑人物楼阙魂瓶·三国吴·南京出土·南京市博物总馆藏当佛教初传中士时,很长一段时间都未能占据信仰的主位。百姓将佛作为法力强大的神灵,归纳到地方崇拜的神灵体系中去。因此我们在随葬的明器上,可以看到佛像作为镇墓守灵的形象出现,例如这件魂瓶。传说中的神兽与佛像一起,在重重叠叠的楼宇下,共同承担着守护之责。而魂瓶的瓶身上,还装饰着螃蟹、龟鳖和小鱼,这些水中生灵在河网密布的江南随处可见。
褐彩神鸟瑞兽纹青瓷盘口壶·三国吴·南京大行宫建康城遗址出土·南京市博物馆总馆藏这件褐釉瓶上也贴塑着佛像,他身后的佛光、高肉髻、U字形通肩袈裟,以及跏趺座的姿态,无不表明其与犍陀罗佛像之间的联系。
终章·三家归晋
砖“晋平吴天下太平”·西晋·南京市出土·南京市博物总馆藏纵然是有长江天险,也阻挡不了南下的征服军队。铁索横江,却在大火中沉入水底;建康城破,标志着三分天下的结束。最后的胜利者,不是慨当以慷的曹魏,也不是天家血脉的蜀汉,却是曾被诸葛亮算计压制的司马氏。出土于吴国旧都的这块墓砖上,也得意洋洋地写道:“晋平吴天下太平”。
尾声
关公铜坐像·明代传世品·新乡博物馆藏那么司马氏的王朝,能够长久稳固吗?
展厅中最后一家展品,是来自河南新乡的一尊威风凛凛的关羽像。他好像正看着前方展柜中的西晋文物,审视这个短命王朝;又好像看破了历史的虚空,正回忆着烽火连天的岁月,回忆着结义桃园的兄弟,回忆着失掉荆州的痛楚,回忆着那漫天繁星的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