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泽(改)

2023-05-13  本文已影响0人  小可记者

      一勺藕汤,润泽于肺,一番话,润泽于心。

      初三的考试频繁,焦虑袭击着我。深秋,故乡的藕池已结上薄薄的冰。姥爷知道了,便三番五次的给我打电话,请我去家乡尝尝他的藕。我觉得无用就没有去。终于,有一天,妈妈带着万般不愿的我去了姥爷家。

      冰窖般的淤泥中,姥爷只穿了件薄裤,有时姥爷一弯腰,半张脸没入泥中,一抬头道道皱纹镶入肮脏的泥,腐泥的恶臭钻入鼻孔。 我不禁鼻子一酸,心中越发同情起他来。“为什么非要冬天挖呢?”我疑惑,“因为冬藕最鲜,熬的汤最醇香呀!”老爷道。感激如一股暖流流过血管,漫步全身,润泽了干枯的心。

      灯下,姥爷用它塞满污垢的手洗着藕,边说道:“偶一生下来就在淤泥里,在黑暗中长大,挖出来后,尽管泥进入内部,藕的地质地却依旧纯白。”焦灼化为干柴,被烈焰渐渐吞噬了。“藕不怕苦,艰难的在泥中生长,只因它立志把自己长成桌上美食,最终给我们贡献这么美的东西。”老爷的话如荒土,坚定了我的信念。无形的力量注入体内,仿佛我那充沛的精力又找到了它的主人,姥爷的话,淌过润泽的灵魂。

      藕切块下锅,只见姥爷抓一把冰糖,又望望锅中的水量,或放或抓,几经调整,“您平时连酸奶都喝无糖的熬藕汤,为什么要加这么多糖呢?”我问姥爷。姥爷一提眉梢,笑了笑,说道:“这不是你来了吗?加糖正合你的口味,我们也顺带尝尝。”一丝温意润滑心中。

        一勺汤,流过唇齿,含在口中,不舍地咽下。细细品味姥爷艰辛挖藕的形象,做人的道理,做汤时对我的关照,蕴含在这小小的一勺汤中。小口咽下这些“味道”便润化于心,蔓延至四肢,深入神经,刻入脑海。

      回归百忙之中,当我在深夜的课桌上伏案练习时,当我静坐在那考前的15分钟时,脑中便浮现出老爷采藕时的身影,想起那生淤淤泥,却保持一身洁白的藕,回忆起那锅为了我而放了糖的藕汤及老爷的话,此时无形的力量又复注入体内,代谢去那紧张与焦虑,润泽着我投入忙碌的学习生活。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