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专业经济学入门指南
当我跟别人说,我之前是学经济的。对方经常会非常感兴趣地问我,经济学怎么学呢?
虽然我曾经在非常棒的经济学院学习过,也曾上过大师的经济学课,但刚入学就遇到了让我迷恋的小哥哥,在他的带领下打开了新世界,开始从留着带铁刘海的长发、喜欢泡图书馆、不擅长社交的乖女孩儿,变成了爱玩爱浪的人儿;外加到了喜欢的公司实习,开始学一些职业领域的知识,在读书上只能勉强算渣渣一枚。所以我只能从渣渣的角度,不专业地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很多人认为学经济的,就是会炒股的。这跟“产品经理是经理”,“程序员都会修电脑”一样,是一种极大的误会。
从本质上来看,经济学是研究资源稀缺性下,如何进行决策的学科。
即便经济学划分了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最重要的也依然是个人的行为决策。从行为决策出发,有了需求和供给,以及二者的均衡;有了成本和收益的概念,包括机会成本、会计成本、沉没成本等;有了产权等经济制度;有了交易理论;有了宏观调控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在学经济学的时候,一定是先学微观,再学宏观。微观学好了,看待世界的基础视角会变得丰富很多。
另外,经济学是一门基础学科,而基础学科的价值在于提供了你去看待这个世界的视角,以及遇到复杂问题后,回归基础常识的能力。
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不用care高深的理论,只需要了解这门学科的基础思想和最简单的理论,就能解释相当多的现实问题。比如当年老师曾经用最最基础的需求和供给曲线,给我们讲过政府对房价的调控政策为何失效——如果价格波动在先,需求波动在后,那这就不是刚需。而房地产市场的需求波动是先发生的,而且一二线城市的供给量是固定的,价格波动由于需求变化产生,那这就是由于人口流动带来的刚需,无法被政策控制。
在推荐的读物上,如果只是想要了解一些基本的概念用作决策,那数学对于经济学入门者而言,是完全不必要的,不用被各种经济学的公式和数字吓到。想要成体系化的学习,可以用好玩又专业的教材,比如曼昆的《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张五常的《经济解释》也算是深入浅出。想要能够当故事书一样,自我丰富一下的,读一读《听厉以宁讲经济学》,宏观微观兼有,非常容易读,没有经济学基础也能读懂;张五常的《卖桔者言》,对现实世界的观察和解释力很强,推崇的是现实世界的经济学,比如为了了解价格机制,自己亲自去卖桔子;或者林毅夫的书,关于经济制度和宏观政策的解释比较多,提供了经济学的一些看待问题的视角;最最基础的是《牛奶可乐经济学》这种,没有什么复杂的经济学概念,只是非常简单的小问题和回答,也很有趣。
课程的话,学堂在线上的偏枯躁,coursera上沃顿大学的一个经济学课程更好玩。薛兆丰的课也可以听,非常有趣,当年在学校时,他的课就常常爆满,来蹭课的人也很多。
不专业经济学入门指南介绍完毕。欢迎各位看官一起讨论经济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