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洞

“宝宝未来想干啥”“上清华!”

2017-03-19  本文已影响0人  冷先生慢热中
还有不到三个月高考,很多家长和孩子有点不淡定,开始追着高考讲座到处跑。

有人可能会说还有90多天说个鸡毛!看吧,现实总是这样,从百开始倒数的只有当事人,任何一个看客都不会热衷于十以上的倒计时,因为他们还有更多比为别人操心重要的事情,比如在一旁说闲话。

这两天各大高校的自主招生简章像疯了似的撒丫子往外冒,很多家长开始关注这个高考前的新机遇。在没接触过自招之前就一直以为这是个高雅的玩意儿,毕竟只有“好学生”才能往前凑一凑,可是自从从事教育相关行业,才越来越发现,这个为中国挑选人才的仪式在很多家长面前成了站街女,不管成不成摸一下就算占了便宜。

前几天在一个分校的家长群里看到了这样的情形,在讲师做完自主招生讲座之后,有一个特别活跃的家长自以为很懂行各种发问。当时除了专家帮忙解答之外,还有个热心的家长跟着捧场,但捧场的家长孩子成绩应该并不太好,达不到一本线,没法参加自招。当这位家长提问如何让孩子提高成绩来年参加自招时,刚刚活跃的那位家长顿时就翻了脸,直接语音回复,“我们都快急死了在这探讨正事呢,你孩子报不了你在这跟着添什么乱。”一条语音过后那位热心的家长就再也不见踪影了。

这事当时对我些许有些触动,作为一个从小到大一直被周遭人赞扬成绩好却没考上好大学的所谓“学霸”,不禁有种冲动要扯着质问“学渣”家长的那位家长反问,难道学习好的孩子就该上天堂?

2009年的那年夏天,似乎由于离得太远而越发显得模糊,但高考前一天夜晚的校园我却记得格外清晰。7点开始的晚自习夜幕一拉就突然变成了一场防空演习,入校以来从来没有任何一节课像那天如此轻松,班主任再也不会趴在后门口监督哪个学生胡乱讲话,事实上就算你把桌子掀了他们也都大抵不会出现。那天整个教学楼像疯了一样聒噪,所有人都不再像以往那样死磕难题,每个人都各自想着些无无关紧要的事情,说这些胡言乱语的话。

高考的那天早上,我整个人的状态都不是很好,跟班上同一考点的一个女生一起坐公交赶往考场,我可能是太过紧张,倚在座位上像是开了震动档不停地发抖冒虚汗。刚过两站公交车上来了位老奶奶,我和同学起身给她让座,她高兴地直点头,夸奖我们真是新时代的红领巾。同学说,奶奶我们已经不是红领巾了,我们马上就要上大学了。奶奶说,好好好,你们一定能考上名牌大学!于是,我们大跨步向前,差一点连不用名牌修饰的大学都没考上。

考完之后看着考场外满满的一大波家长像是迎接从战场上退役归来的亲眷似的蜂拥而上,我一个人,说不出轻松还是失落。

回到合租屋,看着老爸雇了辆出租车忙里忙外得帮我搬家,书、本、锅碗瓢盆被裹得乱七八糟,毫无美感地堆在地上,我突然莫名地很想哭,简直太特么丑了!

一路上老爸兴高采烈地跟出租车司机谈这谈那,他很自豪地跟人家说我儿子今天高考,他一定以为那个初中年年拿第一的儿子这次也一定考得很棒。而我,就坐在后座一言不发。

对于考试,我不知道真学霸怎么想的,但对于我这种伪学霸却一点也不喜欢,记得初中第一次期中模拟考的时候班级一个小胖在第一科开考时特地跑到我身边跟我说,冷先生,咱班我最不怕你,我一定会考得比你好!我感到莫名其妙,因为我从来没觉得考试这件事情跟别人有半毛钱关系,就像你参不参加自主招生干我屁事!

虽然那次考试我的成绩比他好一个来回,但我依然没觉得有什么可高兴的,我甚至觉得有些沮丧,我觉得考试是人类发明的最愚蠢的事情。每次奋斗了一学期就为了几个小时的厮杀,通过一场不分青红皂白没头没脑的集体狩猎,单方面宣判一场嗷嗷待宰的结局。尤其是当第一名站在最后一名面前耀武扬威的时候我觉得那感觉糟糕透了,毕竟每个人小时候可都是扬言要上清华的有志少年。

“宝宝,宝宝,告诉妈妈长大了想干啥?”

“考大学,上清华!”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