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励志交际心理人文社科精品社会生活社优秀作品荟萃

《易学与心理》——易学智慧(11)

2023-09-19  本文已影响0人  兴时态_198812

《易学与心理》——易学智慧(11)

创始必须要有长远的眼光,要有全面的计划,还要有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然后一步一步地往前走。在这个过程当中千万记住多看蒙卦,因为只有蒙以养正才能使得我们随时得到正确的观念,表现出合理的行为,一步一步地顺利发展。

蒙卦象征事物创生后的蒙昧状态,寓意教育要从童蒙抓起。蒙以养正的意思就是通过启蒙教育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礼记学记》中也明确提出: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足见教育为人生奠基的远见卓识由来已久。

当我们走到山里面,看见山泉水很清澈,大家都喜欢拿桶去接,带回家喝,觉得很甘美。那么泉水从哪里来?泉水一定是有水源的,可是我们看不见,因为被山挡住了。

所以蒙卦前有山,后有水,叫做山水蒙。我们只看到山前不断流出的泉水,可是山后面的水源我们看不到,这就是说,我们本来是有潜力的,是有智慧的,但是被蒙蔽住了。

小孩刚出生的时候,懵里懵懂,固然是天真无邪,很可爱,可是我们忍心让这种天真无邪,一路随着他年龄的增大而保持不变吗?我相信大家都觉得那样不太妥当。

小孩子幼稚对我们来讲是可爱,可是长成大人了还幼稚,我们就会觉得很可笑。所以这个泉水给我们的启示,是说后面的水一定是很甘美的,它能够自己找到一条路出来,因为水的特性是渗透,而且它会向低的地方流动。

人就是利用这个原理把自身的潜力、本来的智慧启发出来,所以叫做启蒙。启蒙就是当我们看到前有山,后有源源不断的泉水出来,所得到的一种启示。

小孩子叫童蒙,为什么大人就不叫童蒙呢?其实,大人中也有很多童蒙的,一个人越老越固执,那也是童蒙,跟小孩子一样了。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蒙,所以我们才要活到老,学到老,不能只是启蒙一段时间,就觉得自己的蒙开了,智慧就完全透出来了,这是不可能的。

蒙卦上卦是山,山是有止的意思,就告诉我们要一辈子学习,不可以停止。因为就算爬过了这座山,后面还有更高的山,山外有山,如果得到一些启发以后,我们就觉得很满足了,就不前进了,那么以后碰到问题还是弄不懂。只有终生学习,才不会停止在那里。蒙卦下卦是水,水源是不断的,我们要好好去用它,不要浪费。

屯卦是诞生,诞生的时候都是很蒙昧的,所以紧接着就要启蒙,因此,屯卦之后接下来就是蒙卦。

屯蒙这两卦跟乾坤两卦不一样,乾坤两卦是互错的,阴变阳,阳变阴,而屯蒙两卦是颠倒的,把屯卦颠倒过来就变蒙卦,把蒙卦颠倒过来就变屯卦,屯蒙两卦彼此互综。

《易经》里面综卦很多,我们可以从六十四卦里面把综卦一个一个来配对,有二十八对。

《易经》六十四卦,卦与卦之间不是相错,就是相综。所以我们常常讲错综复杂,跟卦的变化是有关系的。

正所谓“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蒙卦告诉我们:人,生来蒙昧,所以教育就成为当务之急。

我们常常说“这个人很蒙昧”,就是说他对很多东西很陌生,而他又不想问不想学,表现出很奇怪的、很含糊的、不自知的样子。

老实讲,任何人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都是很蒙昧的,所以中国人常说入境要先问俗。

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要先请教当地人,了解当地的情况,不要自作聪明,这个就是蒙卦最好的应用。

小孩子老问问题,就是因为他想把他的蒙解开来,不要一直处于幼稚状态,这才是好现象。

蒙卦的卦象下面是水,水是坎险,而上面是艮,艮就是山,有停止的意思,跟屯卦刚好一个是水在下,一个是水在上,屯蒙两卦都有水,都有坎,就表示不管是出生还是启蒙,都带有高度的危险性。

启蒙的老师为什么那么重要?因为他会影响到我们一生的方向,会影响到我们一生的判断跟选择,实在是非常重要。

我们看看蒙卦的卦辞:蒙,亨。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初筮告,再三渎,渎则不告。利贞。可见元、亨、利、贞四德中,蒙卦有三个:亨、利、贞,但元不见了,因为泉水被山挡住了,我们看不到起源。所以即使我们有潜力有智慧,也可能看不到而无所施展,就在于元被蒙住了,所以蒙卦的卦辞中没有“元”字。

怎样才能亨?这句话非常重要: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不是老师去求小孩要好好地学习,而是小孩来求老师,他来问的时候,老师才给他答案,否则老师一直教,他却越学越烦,越来越讨厌学习。

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这句话才是教化的基本原理。所以,孔子不拒绝任何人,普施教育,有教无类,但是一定要“自行束脩以上”他才会教。其实他并不是在乎那一点束脩,束脩就是今天的学费,而是他认为如果学生连一点点学费都不交的话,那是没有诚心要学。这样我们才知道,孔子为什么讲“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人要主动学习,才会进步,否则老师越教他,他却越听越烦,一点都不用心,还会促使。

他养成坏习惯,就是人家讲什么他都不在乎,那会一生都倒霉。

蒙卦中“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的卦辞是说:教育并不能强加给学生,而是要达到学生主动求教于老师的理想状态。

初筮告,再三渎,渎则不告。就是说,学生问老师问题,老师要给他适当的回答,老师要看学生的程度,只能给他听得懂的部分。很多人不是,很多老师见小孩子来问问题,就给他讲一大堆,生怕他懂的不够多,这样做明显会把他压得喘不过气来,使他产生抵触心理,以后就不问了,这就是老师的问题。

学生第一次来问,老师马上就告诉他,但下次他再问同样问题时,老师不能马上回答他。老师这时候就要脸上表现出不高兴的样子,因为学生再三问同样的问题就表示他不用心,如果第三次还问同样的问题,老师就要告诉他这样是不诚心学习。就好像我们卜卦一样,卜了一卦觉得不合适,再卜一个,这是不恭敬的。一个人要学习,不恭敬的话,是不能学到什么东西的。

初筮告,是说学生第一次问老师问题时,老师会看学生的状况给他合适的答案。

再三渎,就是学生再三问同样的问题,就表示他根本就没有恭敬之心,是一种亵渎,这样的状况下老师就不告诉了。

我们一定要记住,学习是靠自己,父母、老师这些教化的人只是适度地启发学习者的兴趣。而启发兴趣也是要适度的,否则一过分,学习者就学不到东西了。

老师自古以来都是负有重大责任的,最难听的一句话就是误人子弟,误人子弟是罪孽深重的,还不如不当老师。

《师说》有云: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一语道出了身为教师的职责所在。

蒙卦的卦象,上面是一座山,下面是水。山在上,水在下,那到底哪一个代表老师,哪一个代表学生?我们可以把一个蒙卦分成两段,就是分上下卦来看,上面的山代表学生,下面的水代表老师。因为下往上叫做往,上往下叫做来,只能来来来上学,不能去去去教学生。所以只有学生来求教于老师,不能是老师很热心地跑到学生家里去教学生。

这表示学生学习要自动。人最要紧是要自动,自动发现自己的问题,自动找到合适的老师,自动提出合适的问题,不管听不听得懂,都要暂时停下来,自己好好去想一想,想不通先问问别人,实在没有把握,最后才去问老师,这整个的过程才是合乎蒙卦的。

人之大患,在好为人师。这句话为什么会这样讲呢?照理说,很热心去教别人是对的,实际上根本没有那回事,好为人师是大患。

因此,我们把蒙卦下坎当做老师,就是施教的人,而上面的艮就代表受教的人。老师是水,水可以滋润万物,但是水也可以泛滥成灾,所以老师是智者,会知道该流才流,不该流时要节制,免得一下流光了。学生是仁者,要乐山,要知道自己到山上去,如果不主动去采集东西的话,是如入宝山空手还。山里面有很多宝藏,学生要自己去挖掘,学生不主动学习,就会停止在那里,就永远不长进了。

蒙卦分成两段,上卦是学习者的态度,下卦是教学者应有的心态,这两者一配合,大家就可以发现,这里面有两个阳爻,这两个阳爻就形成一个框框。

人通常有很多知识以后,反而不敢做决定了,读了很多书以后,反而不敢有创见了,到最后就变成两只脚的书橱,什么都知道,就是不会用,那多可怜!这就好比我们人的脑袋是一个蓄水库,虽然不停地有知识进去,但没有水龙头,到了该用水的时候,倒不出来,空有满脑子的学问,又有什么用?

蒙卦是要出水的,我们到了某一个地步就要把不必要的框框丢掉,要不断地丢掉框框,人才会轻松。

丁俊贵

2023年9月20日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