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友广场

访校的意义

2023-03-27  本文已影响0人  对抗虚无

首先想要声明的是,访校(Campus Visit)并不是大学申请过程中必需的一步。

访校本身并不会增加录取概率。大学设计的访校环节多半由一个招生办老师的演讲加上学生带领的小组游览校园构成。

招生办的老师每天接待上百的学生和家长,除非来访者是一只大熊猫,否则不可能对其留下任何持久印象。

访校时接触最多的是带领游览小组的学生。这些参与学校管理工作的学生,多半是勤工俭学,对于招生既无决策权也无影响力。

最后是学校明文声明,访校不会列为录取的考虑因素。

为什么我们会选择访校呢?

我家的旅游方式本就以自驾居多,访校正好可以作为一个主题设计路线。

除了州内学校有地缘优势,我们对其他学府并没有偏好。实地走访可以感受这个学校带来的“第一印象”,好比是单方面的“奔现”。

单从网上资源得到的信息,参入了太多自己的想象。在访校过程中,我们慢慢建立起自己的判断力。

例如,学校能够提供的资源有哪些是自己很在意的。老师宣讲的时候,都会强调自己学校的优势。对比几次就会发现,有的学校提到的点,别的学校完全不会说,再有针对性地提问,就可以感受到学校之间的差别。

四年是一段不短的时间。当地的气候,衣食住行和周边环境都会对生活质量有影响。

这个过程也是孩子吸收信息,形成自己观点的方式。例如,D是个初中生,跟着姐姐一路走来,就会说:他想去的学校,要能同时提供所学专业和音乐双学位。

孩子多大适合访校呢?我个人认为不宜太早。

初中以下的孩子,大学离他们的生活还太遥远,很难从“自己要在这里独立生活四年”这个角度来思考。

自己的喜好也未定。毕竟所有的学校都各有所长,亦有所短,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再从中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MIT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