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恋古风国风河南中医药大学

枇杷偕晚翠,杏林五月蕴清浅

2018-05-24  本文已影响20人  2c4ea7c5e143

文||泽溪

〔壹·烟雨空蒙,枇杷晚翠〕

              枇杷

              宋·杨万里

      大叶耸长耳,一梢堪满盘。

      荔支分与核,金橘却无酸。

      雨压低枝重,浆流水齿寒。

      长卿今尚在,莫遣作园官。

窗外微风细雨,庭院里的枇杷树亭亭如盖,在雨中婉约静好,翠绿翠绿的叶儿烘托着青中泛黄如玉似的果实,凝着雨露,像极了一个妙龄年华的女子,风雅逼人,令人无端想要驻足亲近。屋子里氤氲着三分雨天的清凉寂然气息与七分夏日的慵懒闲逸,耳边则回旋着刘珂矣低唱的一首《泼茶香》,柔肠百转,不尽缱绻。

枇杷晚翠,烟雨空蒙

“枇杷”二字,读来便令人心生欢喜和畅想。宋朝诗人杨万里的这首诗更是简洁明了地言尽枇杷的风情与韵致。其实,可观赏的不仅是它的本体,可歌可颂的更有它无与伦比的医用价值。源于造物者的偏爱,它的叶儿青翠如玉亦化痰平喘,它的果实圆润玲珑亦生津止渴。

走过一季又一季的岁月枯荣,它依旧风姿绰约,从容悠然,静好不喧,遗世而独立,杏林旧事琳琅兮,枇杷晚翠犹凝绿。沐着夏日的凉风,听着滴答的雨声,思绪被雨中亭亭玉立的枇杷撩动,让人不觉莞尔,且记一怀与它有关的隽永情事。

〔贰·风烟俱净,千载药香〕

云水日月,粉黛春秋,时光依旧如流,人间的烟火里记载着枇杷叶的济世之效,溯然千年回望,沉淀无限遐想。

性味归经及功效:

枇杷叶者,其性平且味苦,归于肺经、胃经,功于化痰止咳、和胃降逆,常用于治疗肺热咳嗽、气逆喘急,胃热呕逆,烦热口渴等病症。《本草经解》曰:枇杷叶气平,禀天秋收之金气,入手太阴肺经;味苦无毒,得地南方之火味,入手少阴心经。气味俱降,阴也。暴病属火,火炎上逆,而不止,啘者哕也;味苦清心火,所以主之。肺主气,气热则上逆;气平降肺气,所以下气也。

悬壶济世之医用

用药配伍:

1.用于咳喘痰稠。枇杷叶能清肺化痰、下气止咳,凡是风热燥火等引起的咳嗽,皆可应用。治风热咳嗽可与前胡、桑叶等品配伍;治燥热咳喘,可与桑白皮、沙参等品同

用;久咳痰血可配白及、藕节、生地黄、蛤粉炒阿胶以清肺补肺、止咳止血;若兼痰多者,则再配川贝母、叭旦杏仁等以加强化痰作用。

2.用于胃热呕吐、呃逆。枇杷叶入胃经,善清胃热、降胃气故而止呕哕、治呃逆的效果。治疗胃热呕逆可以单用,若暴吐服药不止,则可配以生姜、半夏,从而加强止呕之功;若遇妊娠呕吐时,可选枇杷叶配生姜以煎服。

一弦一柱思华年

3.可与其他清凉之品搭配用作茶饮。桑叶枇杷茶:选取桑叶、野菊花、枇杷叶各10克。将上三味制为粗末,代茶频饮。本品桑叶、菊花清肝泻火,祛风化痰解表。适合于肝阳上亢,肝火犯胃所致的头重脚轻,口干口苦以及血压升高等症状。另外本品兼具解表功效,对风热感冒之咽喉疼痛、发热、咳嗽气喘、咯吐黄痰等亦有效。素体阳虚怕冷之人慎用。

用量用法及禁忌:

煎服,5~10克;止咳宜炙用,止呕宜生用。

《本草经疏》:胃寒呕吐及肺感风寒咳嗽者,法并忌之。

药材鉴别:

叶呈长椭圆形或倒卵形。先端尖,基部楔形,边缘上部有疏锯齿,基部全缘。上表面灰绿色、黄棕色,有光泽,下表面淡灰色或棕绿色,密被黄色茸毛。叶柄极短,被棕黄色茸毛。革质而脆,容易折断。微有清香气,味微苦。 以完整、色灰绿者为佳。

〔叁·月洒清江,光阴清浅〕

林花谢尽夏节至,葳蕤光景携清漪。晴昼经年藏隽语,一曲长歌尽须弥。记忆依旧清晰如昨,只是我们却再也回不到从前,犹记得那时树影斑驳花木葳蕤,轩阁端方图书满架,鸟雀时来侵晓窥檐语,明月半墙之际有佳人红袖添香。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最幸运莫过于与心爱的人共度此生流年似水,美景良辰。还记得那时候她经常来到轩中,闲倚窗前,听他抚琴作曲,听他讲书文里的奇闻异事,兴之所至时她也会与他轩窗剪烛闲敲棋子。

遥把相思寄

枇杷本无意,遥把情思寄。“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叹如今,树长,人亡,物在,人非。

洗去岁月的风烟,只有她,才会是他真正窗明几净的皈依。只是一年光景有限身,等闲别离易销魂。写到这儿,禁不住一阵唏嘘,如今轩阁犹在,新栽的枇杷树也亭亭如盖,可上穷碧落下黄泉,却再也寻不到那个明媚温柔娴静如水的女子。

檀香屑燃起袅袅的青烟,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就算世事无常让我们无法捕捉住命运的步伐,共赴岁月静好,至少还有往昔的回忆点缀这清简的光阴。

烟月不知人事改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