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计量确认相关的几个概念

2021-03-28  本文已影响0人  赵渊博

       最近在质量审核时,突然发现自己对计量确认的理解可能有问题,回来后马上收集计量确认相关的知识内容,仔细学习后受益匪浅,但还存在很多搞不清楚的地方(毕竟不是专业的),整理一下,供大家参考和拍砖。

                                                            一、校准和检定

       在JJF1001-2011《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技术》中,对检定和校准都进行了详细的界定:

       检定:查明和确认测量仪器符合法定要求的活动,包括检查、加标记和/或出具检定证书。从定义中可以看出,检定过程既包括了测量设备与测量标准的技术比较(即校准的过程),又包括了校准结果与计量要求进行比较,判断是否符合规定的准确度等级;对于符合某准确度等级的测量设备加标记和(或)出具检定证书。

       校准:在规定条件下的一组操作,其第一步是确定由测量标准提供的量值与相应示值之间的关系,第二步则是用此信息确定由示值获得测量结果的关系,这里测量标准提供的量值与相应示值都具有测量不确定度。

       校准可以归结为将测量设备与测量标准进行技术比较,确定被校测量设备的量值及其不确定度的一组操作。校准的目的是确定测量设备示值误差的大小,并通过测量标准将测量设备的量值与整个量值溯源体系相联系,使测量设备的量值具有溯源性。

       所以,检定与校准的关系可以概括为:1)检定过程包括校准过程的工作,但不仅仅是校准过程的工作;2)检定的结果是测量仪器是否合格;校准的结果是给出测量仪器的量值及不确定度,但不给出是否合格的结论。

                                                              二、计量确认

       根据JJF1001-2011《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技术》,计量确认是为确保测量设备处于满足预期使用要求的状态所需要的一组操作,定义下有四个注释:

       注1:计量确认通常包括:校准和验证、各种必要的调整或维修及随后的再校准、与设备预期使用的计量要求相比较以及所要求的封印和标签。

       注2:只有测量设备已被证实适合于预期适用并形成文件,计量确认才算完成。

       注3:预期使用要求包括:测量范围、分辨力、最大允许误差等。

       注4:计量要求通常与产品要求不同,并不在产品要求中规定。

       从定义来看,计量确认的工作包括校准和计量验证两个部分。

       校准是计量确认的的第一个阶段,将测量设备与测量标准进行技术比较,目的是确定测量设备示值误差的大小。同时,校准通过测量标准将测量设备的量值与整个量值溯源体系相联系,使测量设备的量值具有溯源性。

       计量验证是计量确认的第二个阶段,通常包括使用校准结果与计量要求进行比较,判断该测量设备是否符合预期的使用要求。当校准结果表明测量设备准确度不满足计量要求时,进行必要的调整或维修及随后的再校准;而当测量设备的准确度满足设备预期使用的计量要求时,出具计量确认报告或文件,按照要求进行适当的标识,如进行封印和(或)贴标签。

       针对计量确认有三点需要说明:1)计量确认的前提是已经明确预期的使用要求,是根据测量设备的使用目的,在测量设备的使用要求已经明确的基础上进行的活动,这一点与我们日常工作的先后顺序是差异的。2)比较检定与计量确认发现,二者所包含的操作内容是相同的:检定与计量确认均包含校准和合格性判断两个组成部分。检定作为法制计量管理工作,对特定领域使用的测量设备进行管理;计量确认是适用于对其他领域中使用的测量设备进行管理的一种模式。3)计量确认是针对校准的测量仪器才需进行的工作,针对检定的测量仪器不需要计量确认。

                                                 三、计量要求和产品要求

       计量确认的第二个阶段是将校准结果与计量要求进行比较,判断该测量设备是否符合预期的使用要求,其中的“计量要求”指的是什么?与产品要求又有什么关系呢?

       根据GB/T19022-2016《测量管理体系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计量要求是根据生产、经营活动的有关测量的规定对计量特性提出的要求,可表示为最大允许误差、允许不确定度、测量范围、稳定性、分辨力、环境条件或操作者技能要求。测量设备和测量过程都需要提出计量要求,测量设备相关的计量要求包括最大允许误差、量程、标称范围、稳定性、准确度、准确度等级、示值误差、引用误差、分辨力等,测量过程相关的计量特性包括最大允许测量误差、允许测量不确定度、测量范围、环境条件或操作者技能要求;针对计量确认我们只需要关注针对测量设备提出的计量要求即可。

       计量要求的定义后面有两个注释,注释1:计量要求通常是由顾客的要求、法律法规的规定和组织的自身需要确定的,并体现在测量设备的计量特性和测量过程的运行特性上,但是这部分的内容一般不会有显性的计量要求,又该怎么办呢?注释2:计量要求可从规定的产品要求,或被校准、验证和确认的测量设备要求中导出,所以,如何从产品和生产要求中导出计量要求才是关键问题。

       导出计量要求需要具有产品、生产技术方面的知识,同时也需要具有很高的计量学知识,这样的人员是比较难得的,因此,这种导出最好的方式是各方面的人员同时参与完成。可简单概括为三步:1)把顾客、组织和法律法规的要求找出来,这一步需要了解产品的技术人员和生产人员的参与;2)把顾客、组织和法律法规的要求转化为对测量的要求,这些测量要求应由设计人员、工艺人员、生产人员、检验人员与计量人员共同确定;3)将测量过程的计量要求转化为对测量设备的计量要求,这一步需要有具备计量学知识的人员来承担。

       所以,计量要求不是产品要求,但可以从产品要求中导出来,举例来说:

      产品要求:反应堆压力控制在200kPa~250kPa之间。

       计量要求:测量范围150kPa~300kPa,最大允许误差2kPa,测量不确定度0.3kPa,每个规定的时间周期漂移不大于0.1kPa。

                                                   四、总结

       通过对几个概念的理解,有几个简单的推论如下:

       1)检定和校准不同,检定过程包括校准过程,检定给出测量仪器合格与否的结论,校准只给出量值和不确定度,不给出测量仪器是否合格的结论。

       2)计量确认包括校准和计量验证两部分工作,检定和计量确认的工作内容是相同的,对检定 的测量仪器不需要计量确认。

       3)计量要求不是产品要求,但可以从产品要求中导出。

       计量是一门专门的学问,内容比较高深,本文只是简单理解了计量确认相关的几个概念,至于如何进行计量确认,从哪几个指标进行比较,测量不确定度怎么运用等问题都没有讲清楚,下一周继续这个话题,力争能把这些不懂的问题搞清楚,在日常工作中能够完成计量确认。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