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机器学习,人工智能AI对话设计产品设计-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从GUI到CUI,谈谈智能时代的用户体验

2019-02-25  本文已影响17人  奇点机智

来源:UndiscoveredX (微信:AI从入门到xx)

链接:http://www.jianshu.com/p/e0ef730eb68d

编辑:奇点机智

产品经理提到最多的词就是“用户体验”,并且喜欢将用户体验分为三个层面:有用性、易用性以及美观性,它们分别对应着产品的核心功能、流程交互以及视觉表现。用接地气的话讲,就是让用户觉得产品有用,并且用得爽,同时看着舒服。

分析任何产品的用户体验,基本都可以通过这三个层面来考察。对于绝大多数产品,三个层面的重要程度依次是:有用性>易用性>美观性

目前的互联网产品都是基于 GUI(Graphical User Interface,图形用户界面)设计的。行业经历了多年的发展,基于 GUI 的用户体验已经有了相对成熟的方法论与规范。观察我们平时常用的产品就会发现:好用的产品大体相似,不好用的大概已经都挂了。

手机淘宝和支付宝的界面,典型的GUI交互界面

人工智能与 CUI

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AI 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在各种软件产品中。它可以发挥的作用主要有两个层面:技术支撑与人机交互。

所谓技术支撑,是指产品在实现一些功能时需要借助 AI 技术。几乎所有 AI 在产品中的应用都包含了这个层面,而人机交互则不然。

人机交互的方式从之前的键盘鼠标,到现在的触摸,再到未来可能流行的语音对话,虽然不断变化,但始终无法脱离人类向外界发送指令最本能的方式:用嘴说、用手做。

键盘鼠标与触摸就是“用手做”的代表,“用嘴说”则一直遇到技术上的困难:让机器听懂人类的语言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近几年随着深度学习的崛起,语音识别与自然语言理解快速发展,这为对话这一交互模式的流行创造了可能。

交互方式的根本性变化往往带来产品形态的转变,以对话为主要交互方式的产品除了必要的 GUI 外,更多是通过 CUI(Conversational User Interface,对话用户界面)呈现在用户面前。这类产品的形态与目前的互联网产品已有较大差异,在用户体验的设计上也必须遵循一套新的原则与规范。

招商银行智能助手 CUI 界面语音还款

CUI 不是有声版的 GUI

目前的智能助手总体给人一种“鸡肋感”:很多场景下,如果用户想要得到某种服务,往往用自然语言表达出来是行不通的,而是需要把“操作”用语言表达出来,还不如直接通过图形界面点击。

这是因为在类似“搜一搜”产品的语音模块中,只应用了原有交互模式的“有声版本”,这种简单粗暴的转换不会使用户体验得到提升,称不上是真正的 CUI 产品。

微信搜一搜的语音功能,只能把语音功能转化为文字进行简单搜索

真正的 CUI 产品中,有一项重要的特质,便是能够“深度理解用户意图”,当接收到用户指令时,CUI 交互的产品会对用户意图进行推理。从企业的角度来说,CUI 交互模型会对现有的意图进行泛化,无论用户用哪种方式提出指令,机器都能够通过意图推理,为用户提供服务。

也就是说,CUI 比起有声版的 GUI,更有用,更智能,更懂用户。而这种智能,带来的是用户体验的飞跃。

对话产品的发展阶段

对话产品的发展按照智能程度,可以分为 5 个阶段:单轮问答、多轮会话、意图推理、个性化以及情感互动

① 单轮问答

对话产品的最初级阶段是这样的:产品的后台有一个“FAQ”,里面储存着一个个的“问答对”。每当用户说一句话,机器就会寻找 FAQ 中与之最接近的问题,并给出对应的答案。

单轮问答对话产品的架构

处于这个阶段的对话产品类似于“搜索引擎”:在 FAQ 中检索与用户输入最相近的问题。只不过一般的搜索引擎是给出多条相似结果,对话产品只给出最相似的那一个。而且用户与机器的对话也是“一问一答”,并没有连续性。

如果仅停留在这个阶段,对话交互的价值是不明显的:原有的搜索方式效率并不比这样的对话低,用户看到有价值答案的概率没准还大一点。也就是说,这样的产品是很难有用户体验可言的,连最根本的有用性都值得怀疑。

② 多轮会话

多轮会话是对话产品发展的第二个阶段,它允许用户与机器当前的问答与之前若干条对话内容有一定的联系。多轮会话最大的价值在于减少了用户的输入成本,以及营造了更贴近日常对话的交互体验。

目前多轮会话功能的实现主要依靠“对话管理器”,也就是说,每当用户有新的输入,都会先经过对话管理器分析与前文的关系并进行处理,再针对处理过后的输入给出对应的答案。

智能预问诊 AI 助手“邦大夫”,实现多轮问答

③ 意图推理

意图推理是对话产品的一个“圣杯属性”,当具备较强的推理能力时,其价值就会明显的展现出来。

考虑这样一个场景:用户需要购买明天去北京的机票,希望能够选择国航的,同时希望能够在下午5点之前到达;最好便宜一点。那么我在购票时,需要在很多的航班中通过多次筛选来进行比较。甚至还需要打开多个 APP 来比较。

这是一个非常繁琐的过程,如果考虑填写信息、支付等手续,宝贵的 15 分钟就这样没了。但如果有靠谱的对话产品,整个过程不过 1 分钟,流程就会变成:

User:买一张明天去北京的机票,要国航的;五点前到达,尽量便宜。
Bot:好的,查到CA XXXX航班,16:00到达,票价XXX元。来自携程。
User:买了吧。
Bot:好的。

④ 个性化

个性化是对话产品的另一个“圣杯属性”,可以极大的提升用户体验中的易用性。一个对话产品可以获取用户各方面数据,并判断用户的偏好,从而在提供服务时更具针对性。同样是出行的例子:

User:订一张明天去北京的机票。
Bot:好的,还是国航五点前到的最便宜的吧?
User:对的。
Bot:好的,已经预定了CA XXXX,16:30到,XXX元。来自携程。
Bot:另外这次要和上次一样预定当天的万豪酒店吗?
User:订边上的汉庭,这次公司不报销。
Bot:好的。

当产品获得用户的个性化数据之后,就可以避免用户一次一次地下达相似的指令,像秘书一样,为用户提供主动的建议,大大提升了用户体验。

⑤ 情感互动

在基于 GUI 的产品中,用户界面的美观程度所扮演的角色非常有意思:雪中无法送碳,锦上确可添花。

当产品本身的有用性和易用性就有问题的时候,界面美如画也然并卵;而当有用性和易用性得到证实之后,美观的界面就显得非常重要。

基于 CUI 的产品,视觉界面展现在用户面前的机会并不多,“界面美观”这样锦上添花,满足用户感性需求的角色则变成了与用户的情感互动。

与美观的界面类似,当产品具备保证有用性与易用性的能力时,与用户存在情感上的互动可以大大增加用户使用产品时的愉悦度,从而增加用户粘性。否则情感互动并不能让用户真正愿意使用这个产品。比如:

User:我要去北京,定个明晚的酒店。
Bot:好呀好呀,是否要订华贸的万豪酒店?
User:订边上的汉庭。
Bot:话说“边上的汉庭”是什么酒店?
User:#WTF……(关掉了应用)

总结

用户体验分为三个层面:有用性、易用性与美观性。有用性是用户体验的根基,美观性属于锦上添花,易用性则与用户对产品的“操作体验”直接相关。

目前奇点机智的对话平台“对话流”,不仅仅可以让企业定义单轮问答、多轮对话,在意图推理、个性化推荐上有着独特的优势,另外企业也能够通过此平台定义具有情感互动的对话体验。

用户体验落实到具体产品的表现会因产品形态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对基于 CUI,以聊天对话为主要交互形式的智能产品而言,其形态与目前的互联网产品有较大差别,在用户体验的设计上也必须遵循一套新的原则与规范。

对话产品总体来讲一定需要更加智能,才能发挥出对话这一交互模式本身所蕴含的价值,从而获得良好的用户体验。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