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吹竹叶,就像翻书的声音
苏轼曾有诗说: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郑板桥也有赞美竹子的诗句:一片绿阴如洗,护竹何劳荆杞。竹子,自古以来就给人以秀逸神韵,纤细柔美,清雅脱俗的形象,无不让人有喜爱之情。某个周末,我有机会在竹林小憩,与翠竹面对面,一种清新的野趣,满眼的碧色、竹叶的香气、竹荫的空凉在悄默中沁透了心头。
那是一个春末夏初的日子,我和朋友一行一早来到缙云山,在山上游玩了很久。到了中午,漫无目的误撞到一片竹林,正好有商家在售卖吊床休息服务,周围寥寥无几,没有喧闹的人声,我们决定休息片刻。没费什么工夫老练的老汉就拴好了吊床。不宽的布制床板摇摇晃晃,像是爬进去一般窘迫才能躺下,但是一躺下,才觉得忍那点不雅太值得了。
满眼翠竹,翠色浮空,空山幽静,几乎不闻人声,宛如置身于冥寞的太古时代,斑斑驳驳的阳光碎屑随着风吹竹叶而晃动流泻,不觉得光芒刺眼。
时常有风吹过竹林,吹得竹叶“哗哗”作响,这像不像翻书的声音?如今生活中翻书声却不常听见,咋听之下,连绵不绝的风吹竹叶声偏偏这么顺耳,时间也仿佛静止了、凝固了,不再流动。这里的一切,都使人恍惚如有隔世之感。这儿既无尘世的喧嚣和纷扰,也无名利的追逐和与日俱生的忧患,一切都显得悠然怡然。
在“哗哗”,“哗哗”声中,大脑在高速运转,总得想点什么,才对得起这么幽寂的环境。山上空气清新(没有杂味影响思绪),还没蚊虫叮咬(没有瘙痒影响躺姿),这是多么惬意。
由翻书声想到了书籍,由书籍想到了书籍功能——记录思想和智慧。沉思袅袅地笼罩着我,我想到了王阳明格了七日七夜的竹子的故事,不知他格竹是否有我这般安逸,应该或坐或站吧。我也想效仿古人,想起了很多想不明白的事情。
那就随便想想吧,《易经》中的“刚柔相济”与“刚柔相推而生变化”这两句冒了出来。竹秆和竹枝坚硬算是“刚”,竹叶柔软算是“柔”,推广开来,植物的茎都算是“刚”,叶子都是“柔”。想到人,骨骼是“刚”,血肉是“柔”,也符合“刚柔相济”;一座山,山中的石头是“刚”,山上的花草树木是“柔”;那么一块石头呢?怎么分辨“刚柔”呢?这是没想明白的一点。软体爬行动物死后会变僵,这是常识,所以由软到硬,也是由“柔”到“刚”的变化过程,这就是“刚柔相推”,这样的例子太多了。
换一个思路,睁眼就能望着可爱青翠的竹子,还是适合头脑风暴。《易经》总结了天地之间的规律,当然也包含了人世间的规律。但《易经》成书于古代的战国之前,距今两千多年,人们的生活习惯早与当时相比早就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比如说古代讲究女子不要剖头露面,应该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现在是男女平等地工作和生活;比如古代讲究“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损伤”,现在的人们哪会在意自己的头发和指甲,还不是随便丢掉。也许,无论科技如何进步,生活质量如何提高,人还和古人长相一致:一个脑袋、一张嘴、两双手;也和古人一样有饥餐渴饮的生活:要吃饭穿衣、恋爱结婚、生育养老……也许哪一天我们到了月球或者其他星球生活,那么,这部产生于地球的《易经》所总结的天地之间规律对人类还能适用吗?
想着想着,太多想不明白,就不继续思考下去了。微微张目,绚烂的翠竹与绚丽的阳光相互映照,耳畔的人语与柔和的午后溶成一片,睡意悄悄袭上来,在这个可爱的竹林下,瞌睡完全战胜了思索的余烬……
下山离开的时候我不觉抬起头来,仰望着在绿意葱茏的辉映中反而显得黯淡了的那片竹林!
推广全民阅读新时代!这有小说、散文、诗词,还有历史典故,更有中华传统文化和写作技巧方法等。
我的公众号(闲读与苦读)里面有更多的内容,这个平台没有全部内容,公号里面最全。微信里面搜“闲读与苦读”即可找到!
我们提倡阅读纯文学,拒绝玄幻言情、豪门总裁、穿越架空、仙侠奇缘、科幻网游、都市异能、校园宠妃、职场娱乐、同人灵异等网络爽文小说!
我们也拒绝听书,听书不利于思考,更容易被朗读者、讲解者带动情绪。读书的时候,喜欢哪一段,可以反复咀嚼、品味。有感触了,可以停下来慢慢思想,而听书适合浮光掠影地了解。另外,汉字的博大精深与艰深晦涩,哪能听得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