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字半年总结
刚开始写字的想法其实很简单,就是乱写一通,想到什么写什么,把自己写爽了就行。到今天已经是26周,渐渐发现对自己的要求在不断提高,不仅要把自己写爽,还得让读者看爽——力争对读者有所收获、有所帮助。
十年磨一剑,约定坚持十年每周一篇文字,到现在已经完成二十分之一,在此做一个回顾总结,把这半年的收获与读者分享一下。
第一个收获——完成比完美重要,行动比想法重要。
1.坚持完成,先把每周的坚持变成一种习惯,再把这种习惯变成一种本能。这一点对写作新手是最有价值的一个建议,在还没有养成习惯之前,先坚持按时打卡,先把它完成,别去考虑质量和读者的感受,做任何事情也是一样,把习惯培养好比什么都重要,俗话说“坚持就会习惯,习惯养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这就是完成比完美更重要的原因。
2.任何想法若没有落到行动中都是纸上谈兵。从第一天开始有写作的想法,到第一篇文字的面世,硬是拖了几个星期才行动。若没有第一次的行动,也许可能还一直停留在空想中。所以,有了想法就立即行动,先行动起来,在做的过程中再慢慢改进,迭代更新,甭想一下子就能写出一篇惊世骇俗的文章,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任何成功都需要前期的经验积累,任何完美的产品都是不断迭代更新的结果,更何况“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第二个收获——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人的大脑就好比电脑内存,内存是有容量的,且是有限的。我们的大脑每天都在不断接受外界杂乱的信息,如何让这些信息变成我们自身的东西,让它变得有价值,那么就需要对它重新进行一个排列归类和组织提炼,写作刚好就是这样的一个工具。
大家肯定都碰到过一种情况,总觉得就是那么个道理,但就是不知道怎么把它说出来,就算知道怎么说出来,但也不能够清晰有逻辑的,让别人能一下子能听懂。
这时候就需要我们不断的练习,经常去写,把自己吸收到的信息和知识进行一次重新组织,把它变成自己的东西。长此以往,表达能力总结能力以及思考问题的能力会有一个看不见的提升,同时在重新对知识进行组合的时候,经常会有一个神来之笔,一个新的观点和想法会闪现出来。
第三个收获——写作可知己。
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写作则是一个知己的过程。写作是自己与自己的一种对话,有助于帮助认识自我,写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若干年后,回头把自己的文章再重新读一遍,可知道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以前为什么会写出这样的东西,曾经的想法原来是这样的,这样的想法在当时正确吗,放在现在这个想法又是否还合适呢?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自己总是无法看清自己,但看自己曾经写的文章能做一个客观的自我评价,有助于认识自己的思维误区,有助于判断自己的人格类型。
第四个收获——真正的高手不是文笔好,而是文路清晰,简洁易懂。
作为一个写字的新人来说,都会认为写文章一定要文采飞扬,否则就没有欣赏价值。殊不知,写作的最高境界,是用极短的文字把一个道理用接地气的白话文清晰的表达出来。当我们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的时候,就会发现,自己原以为天衣无缝的逻辑中有很多漏洞。写作比的不是文笔,而是思路清晰不清晰,逻辑合理不合理。一篇只要用小学生作文就能写清的道理切记勿用博士论文来建模型分析。
第五个收获——写作就是建房子。
肯定会有很多读者每次碰到写公文就头痛,坐在电脑旁半天憋不出一个字,有种便秘的无力感。
对于一个从来没写过的新手来说,这确实是一个让人焦虑的事情。如果恰好你目前有写作的需要,也许第五个收获能帮助到你。
写作就是建房子。
第一步,出图纸,定风格。想好要写什么内容,是打算写小说还是论文,是写工作方案还是领导讲话。
第二步,打地基,筑框架。把框架打好,就拿论文来说,论文的基本框架就是“问题是什么,为什么会存在这样的问题,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然后在这三个框架下面还可以搭更细的小框架,但同一个框架下的小框架之间必须是并列关系。
第三步,填水泥,布水电。然后根据搭好的框架去建材市场买水泥,买瓷砖,买电线等。那么写文章我们就得去图书馆多看书,找这方面的参考资料,也可以看别人写的论文(就好比去看别人家的样板房),然后搬回来这些资料,按照自己的要求,去论证自己的观点,把文章填丰满(填水泥),把逻辑弄清晰(布水电)。
第四步,搞装修,进家具。文章基本已经成型,这个时候就需要美化装饰,把多余的废话删掉,能够提炼的文字提炼,在合适的地方用几个金句或者成语(搞装修)。若名人名言可以帮助读者理解或加深印象的可以“适度”引用(进家具)。最后,通读几遍,可以微调,甚至段落之间都可以进行结构调整(摆家具)。
第五步,取个突出特色的楼盘名字。标题必须要与内容吻合,同时还应该突出特色,让人一看就知道这篇文章说的是什么主题。比如某小区取名《桂苑》——让人一听就知道里面应该有许多的桂花树;还有个小区取名《薰衣道》——小区道路两旁则种满了薰衣草。
写字半年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