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子的改变
文/惠fermat
有些话含义深刻
有的人死了,却还活着。有的人活着,却已经死了。
大部分的人在二三十岁的时候就已经死了。因为过了这个年纪,他们只是自己的影子。此后的余生便是在模仿自己中度过。日复一日。更机械、更装腔作势地重复他们有生之年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所爱所恨。 ——罗曼罗兰
毫无疑问,所有人都不想成为自己昨天的影子,都想改变自我,完善自我。这由马斯洛需求理论最高级的价值需求决定,是人们的共识。
怎样改变?改变你所处的角色扮演,追寻上帝视角审视自我。
角色一词看似简单,实则饱含着人作为社会人存在,在社会关系中生活的重要意义。黑格尔说中国的历史没有政治,所以自然会陷入一种死循环中,这是由中国历史没有目的而决定的。中国的历史到底有没有目的暂且不讨论,我们来问问哲学中一定会探讨的问题人生的目的是什么?
古往今来,回答这个问题的学者不胜枚举。当然年幼无知的我还不懂得为什么要追求这个问题的答案,刚开始接触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还认为先贤每日闲的慌,非要思考这种无聊的问题,殊不知这其中的奥妙也许就是跳出平庸,跳出油盐酱醋茶循环的灵丹妙药。直到大学时代,我才恍然明白:
价值认同感决定情感,情感决定处事方法。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人在什么位子上,就会有相应的角色扮演。具有了角色,承担了责任,就会有与之相配合的思维方法,立场、观点。一旦失去了角色,责任、道德的约束,他就会陷入迷茫的状态,不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没有目标,没有价值观认同感。
避免迷茫的方法,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是逼迫自己进入某一角色中,让责任,普世的价值观念给自己的生活注入必要做的事情,强迫自己忙碌,强迫自己进入学习的状态,从而使自己看起来好像把这平淡的生活过的五彩斑斓,好像这一生过的值。
不管你追求的是金钱、权势、科学、艺术甚至哲学,宗教,只要痴迷一样东西,你的人生就会不一样。
怎样找到一样痴迷的东西呢?
这个问题在我看来不可解。因为这其中有很大的概率因素。你喜不喜欢某某事物,从上帝视角看来,都是掷骰子。举个例子,两只外形条件,体力条件,经验状况完全相同的蟋蟀打斗,我们这里假设这两只蟋蟀就是克隆版一模一样,每只蟋蟀的胜率当然都是0.5,然而,那只第一次胜利的蟋蟀在以后的打斗中胜率会提高,失败的蟋蟀则会更容易失败。虽然这个例子中涉及了大自然的激励因素与反馈机制。但是我们不得不注意的是,这件事件的第一次,是偶然的,不可预测的。(选自《自私的基因》)
相类似,想找到一件痴迷的东西也尽是偶然。很大因素取决于个体的家庭、社会环境,经历经验,情感,以及他在社会生活中所遇到的另外的人。
很显然,我们不可避免地陷入了怪圈中,人生只有全部经历一遍,才能把五味杂陈都体验学习一遍,才能获得认知的提升。出来混迟早都是要还的,说的就是这个道理,现在你成功,并不意味着你已经掌握了成功的方法,只是因为碰巧而已。没有经历挫折,并不代表着你就会规避挫折,解决相应的问题。没有情绪失落,并不意味着同样的你经历同样的事件就不会一反常态。
难道只有经历,才能达到天人合一,达到随心所欲不逾矩的状态吗?
知识不能改变命运,但能帮你拓展可能性。
以笔者个人经历为例。我从七八岁的时候就开始使用备忘录,记录计划自己一天的时间安排,借助反省,反馈来观察做事的效率。这一点点的先见之明使我很快脱颖而出,成为班级里的小大人。然而随着年岁的增长,我却发现实际上如果不做计划,也能达到相似的效果,我的时间并非因为做了计划而更加精确,效率也未提高,甚至不如拖延所造成的罪恶感来的效率高。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我翻遍了所有的时间管理书籍,在简书上碰到与之相关的文章就赶紧点进去看,看来看去也没有找到解决的方法。在一段时间内,我甚至打消了做计划这个习惯的坚持想法。
然而,当我接触管理学。从理论上认识计划,战略,策略时,我才明白问题所在,我没有把这三个概念搞清楚,没能按照科学的方式管理我的计划。
大多数人做的计划,比如一年看多少电影,多少书籍,学习什么语言只能属于战略。战略是粗线条的大政方针。 而计划,则是涉及到具体的实施。 18年我列新年计划的时候,会先按照战略划个粗线条,再做月计划,至于每天的时刻点规划那就另当别论,也许根本就不属于计划的范畴。也许我应该去翻阅统筹学来安排每天的时刻点,借此提高时间管理。
从这件小事我看到要解决问题必须要涉猎足够多的领域,才能有效提升认知水平,改善价值观念。
方法:
不要轻视大部头的书籍,导论类,通识类,作为入门书籍,价值很大,可以为寻求解决问题时指出一条明路
社会是复杂的整体,社会终究是以人为重心,凡是与人相关的学科都应该重视,心理学,管理学都是很好的切入点。最好先从管理学入手。了解了基本的概念以后,再用心理学的观点解释,经济学的视角来看待问题。
实践要讲究价值。判断事件是否参与,把它当成人生实践的一个里程碑的原则为:
1是否独一无二,
2是否属于失败的案例(从目前已知的情况下判断),
3是否属于成功的案例。 符合这三条原则的事件均可以实践。
我不信命,我只相信改变。
感谢阅读,不求多,希望只有一个读者,不求关注,不喜欢被打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