否极泰来
在这个看上去像是荒郊野外的一片矮房子中,坐落着那家在网上联系的旅行社。远处是稻田,路边的牛群在漫游,抱着孩子的乞妇看见有车子驶来,就立即趋身上前,前来乞讨。在村子的入口,有一处卖炸蔬菜饼的摊贩,旁边围着很多工人模样的食客,都站在小桌前,用手抓起饼,蘸着桌上一盘共享的酱汁。
易闲终于来到了印度,自小看过冰心翻译的《泰戈尔诗集》,就不知读了多少关于印度的书籍,仅只是英国史学家约翰·凯伊谈印度的作品,他至少就看过《印度史》,谈东印度公司的《尊荣的公司:英国东印度公司史》,跟旅行和探险有关的《当人与山相遇》,和《吉尔吉特大竞局》,或者是英国工程师测量印度地表的《大弧线》等,还不说其他各种作家的作品。他对于印度的兴趣不知道起于何时,因何而起,但是当他看到一篇关于冯唐重新翻译泰戈尔的《飞鸟集》,接受采访说过的那段话,他觉得,自己一定要来印度,否则觉得对不起冰心和郑振铎。
“金三角”是个印度旅行入门行程,包括德里市、阿格拉和斋浦尔。易闲在网站上看到这家旅行社的广告:欢迎来一场金三角的饕鬄之旅。广告中生动描写了周游附近区域后,回到酒店,参加餐厅主厨为客人示范的传统印度晚餐厨艺。
易闲的眼睛亮起来,对于热爱美食的他,仔细看了这个行程里每站都包含了某种与烹饪料理相关的内容,强调他们安排的餐厅都是当地享有盛誉的名店。易闲怦然心动,动手写下询问函,最终接洽成行。
可是他还是没有想到,接机的旅行社小伙子请他下车,用手指了指旅行社的所在,易闲开始担心,会不会遇到一个骗子公司。不禁想起各种印度导游书里,每一本都郑重其事提醒读者“小心印度骗子:要小心路上热心来帮你找路的好心人、要小心导游介绍给你的任何卖东西的店、要小心路边摊商的开价、要小心绕道并且漫天开价的出租车或电动三轮车、要小心车站里协助你买票的人、要小心这个、小心那个......从书中的谆谆教诲来看,印度简直就是骗子的天堂或集散地。
正在易闲站在旅行社门口,犹豫不决是否推门进去的时候,门里迎出来一位年约三十六七的浓妆女子,戴着金边眼镜,举手投足架势十足,还没开口介绍,易闲就相信她应该是旅行社的老板娘了。她带着自信的微笑,自我介绍并开始饶有兴趣的询问:您是怎么知道我们公司的”
“喔,你知道,在网上找到的。因为只要查询‘印度旅游’,你们就会出现在广告推荐中,尤其是‘金三角饕鬄之行’吸引了我!”,易闲如实的告诉她。
“那您绝对不该错过南印度,那里有绝佳的美食”。
易闲顺便问及南方印度旅游的若干特色,包括喀拉拉著名的水乡,也顺便问问北方喜马拉雅山麓的避暑圣地,东南西北任意打听了一下,女老板侃侃而谈,知无不言,看来这是一家非常靠谱的旅行社。
说话间,旅行社的接机小伙子跑进来,掏出钱:今天汇率是74,找您一共两万九千八百二十“,他看易闲停在那里,没有伸手收钱,有点诧异:怎么?
”不是说印度人的数学天下第一吗?“,易闲笑着:”可你算错了,500乘以74,你应该找我37277卢比“。
”500?喔喔,对不起,我怎么记成400美金了?来来,给您,这是一万卢比、两万、三万、六千、七千、二百........"
"您看,我们印度人算术没有问题“。
易闲记起曾经一本书中说起,在香港,中国人借了印度人的钱,还钱的时候,印度人把钱接过来,比如借了五百块钱,他当着中国人的面一张张数:一百、两百、三百、四百!”,然后就把钱一收,装进口袋。有人问了,为什么不数到五百呢?香港作者回答:数到四百的时候,已经可以看到最后一张了。但是如果中国人记不得,给了六百或是七百,那么印度人就可以不用当着中国人的面数完这叠钞票,直接装进口袋,这样就不用把多给出的一两百还回去了。
但愿这个小伙子是真得记错。
第二天,旅行社派来的英文导游如约而来,像是一位村姑似的年轻女孩,手里提着一个塑料口袋,伸手致意:我叫劳拉,今天的行程是从印度门开始,然后北去老德里,去红堡和星期五清真寺“。等到下午三点,他们从星期五清真寺出来,易闲问劳拉:有没有传统一点的的市场,巴刹?”
库马尔是在这个传统的巴刹遇到易闲,他是克什米尔人,卖克什米尔的地毯。库马尔年过六十,个子不高,戴着穆斯林小帽子、蓄着山羊胡子,头发与眉毛都呈灰白,眼睛锐利,相貌严肃,举手投足有种威仪,像是一个大家的族长。
库马尔一家向易闲贩卖地毯的举动完全堪比一场行为艺术的表演,其中呈现的卖家技巧完全折服了易闲。他娴熟的贩卖语言,充满蛊惑的言辞,都让人觉得他不单单是一个普通的地毯商人。
”你标准的英文是在哪里学的?“
”先生,谢谢您的夸奖,我的英文是很可怜的,因为是在我的家乡克什米尔学的“
”但你肯定做过什么,能让你这么娴熟的运用。“
”先生,说来有些羞窘,我做过一段时间的记者,去过一些地方,写过一些诗歌,教过一段书,但是......",他叹口气,“几年前生了场大病,身体不好使唤了,哪里都去不了,如今只是一个卖点家乡特产的老东西”。
他话题一转,指向地上的地毯:这些美丽的东西,我们那里有几个家族,世世代代织造,延续五百年之久,曾经是皇室的贡品”,按照他的说法,这地毯颇有点”旧时王堂谢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的意思。
易闲捧着充满印度香料味的咖啡,盯着眼前的一张蚕丝与羊绒混织的克什米尔地毯,此刻它平躺在地板上,散发着金光闪闪而又含蓄圆润的光泽。它的中央有方形格子,每个格子里有不同的植物造型,边框是一层一层堆成的树叶与花草纹饰,颜色有金色、银色、咖啡色,各种层次的绿色扑面而来。明暗交织的光影在不同角度反射出柔和与优雅。
"多少钱?”
“698美金!”
”太贵了!“
”太贵?嗯,嗯。钱是身外的东西,但是可以让您拥有一份美丽。您知道,我们从前有位古老的诗人,叫奥玛·亥严....."
“什么?”易闲想,是那个波斯鼎鼎大名的古诗人Omar Khayyam,令大学时代曾是文艺青年的易闲痴迷很久的他吗?
“是的,先生,奥玛·亥严,我们的老诗人!他有一首诗,也许您也熟知,但请允许我用古老的波斯文为您诵读一遍”
库马尔慢慢闭上眼,双唇微启,唇上的胡须也跟着震动,开始轻声朗诵起来:"叮叮咚咚,磬磬淙淙,契契切切......",易闲听不懂,但是太美了,太好听了,每个音节都像唱歌,每个句子都像押韵,既押头韵,也押尾韵,听在心里,易闲觉得通体舒泰,好似三万六千个毛孔中有春风吹过,七孔八窍中溢出了花香。也不知道过了多久,吟诵在一声短暂的收尾后夏然而止,库玛睁开眼,易闲也好似大梦初醒!
“请问这首诗是什么意思?”
“恕我语言贫瘠,他的意思大致是不要吝啬自己的财富,人总是归于尘土,有酒当歌,今朝尽醉,如此如此......"
一位以古波斯文吟诵奥玛·亥严额地毯商人,气质孤傲高贵,举止谈吐不凡,完全击中易闲的要害,易闲就是这样沦陷的:”698美金,我买了!“。
第二天以后的印度之旅,易闲不断发现可以用减半的价格买到昨天的东西。十天之后,所谓“理想的价格”几乎已经到了“波斯地毯商”的十分之一了。在斋普尔旅行时,一位幽默的导游提示他在印度的“讨价守则”:开价一万,就地还一千。如果要一千,就给他两百!“
但是易闲没有失望,他想自己除了用金钱买到了一张货真价实的地毯,拥有了那份美丽外,还意外的亲自聆听了用古波斯语吟诵的,奥玛·亥严的这首诗歌:
时恐秋霜零草莽,
韶华一旦随花葬;
微尘身世化微尘,
无酒无歌无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