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乡间初冬
![](https://img.haomeiwen.com/i13944620/696b4ce5dd3d0490.jpg)
晨光熹微。
沿着田间一条小路走到㵐水边。狗尾巴草丛间满是霜晶。
右岸的沿河大道已经铺完了沥青,人行道也铺上了大理石。其实这些切割整齐的石头都来自几十公里之外的吴山,被人们一概冠以了“大理”字样。也并非以讹传讹,多少年了,一种惯性化的俗成表述而已。
河道里浅浅的流水间,活动着好些水鸟。白鹭、斑嘴鸭、黑水鸡和小鸊鷉。这是热闹的场景。
太阳升起来了。天空没有白云,蓝天美得有种不太真实的感觉。微风吹拂,这是初冬时节的暖风。
麦苗都齐齐长了起来,似绿色的地毯在 田地上铺展开去。可惜这样的景致并不多。大片大片的稻田里仍然还是齐脚踝的稻茬,撂荒着。这些年,随州不种小麦了,抛去种子化肥和人工成本,收割的麦子卖不了多少钱。
荻花轻摇在阳光下,给乡野风景增添了柔美姿态。
杨树的叶子还没等到金黄,却都飘落殆尽。乌桕的叶子仍然在呈现着丰富的色彩,白色的木梓炸开了,在乌桕叶的掩映中星星点点。鸡爪槭枝头还是火红。
栾树的果子都已经变干,一阵风吹过,纷纷扬扬的是变黄的叶片,剩下褐色的蒴果坚守在枝头。
银杏的叶子已经转为金黄,几天前立冬的那场寒潮,把叶子吹落了大半。路边的银杏多是刚栽上没多久,还带着支撑杆,看上去就少了好些岁月历练。随州的市树是银杏,很多路边都把它栽成了行道树。落叶伤秋,苦了环卫工。
河边背阴坡上,有老两口在刨着红薯。红薯叶子已被霜打蔫了,和他们搭讪,他们说今年的雨水大,红薯长得不好,疙哩疙瘩的,还小。问多少钱一斤?不说价,还让我拿几个回家吃。离开的时候,非让我带几个。这是中国人传统的客套方式,即便不去当真,起码也是一番热乎劲。
村子东边的高岗上,一座小庙。一个老头坐在小庙旁的石凳子上晒太阳,已经快要睡着了。
是一座面朝东的小土地庙。里边供的除了土地爷土地奶,还多了文曲星和财神爷。庙旁有一棵大榆树。
从大榆树边有条抄近的小路,通到车水沟那边。
庙外边立有石碑,似是记录着庙的初始由来。看不真切,石刻已经模糊。有几个老头在前边和着一堆沙和水泥,说是在修砌着庙前的一座香炉。
这里曾是一个小公社的所在地,地名己几经变迁。废弃的小学里喂着鸡、垮塌的粮管所仓库里有香菇棚、改名换姓的供销社里还有老式的木柜台、有了年头的青砖墙上还依稀可见那个时代的标语.....
在岁月时光的飘逝里,真的难以想象,那些轰轰烈烈的过往,真的会在这片乡野间存在过。相伴着㵐水的静静流淌。
买了汽水馍,喝了一碗粉条汤。这些都算乡下的特色美食。
村委会算是一处景点。文化广场、乒乓台篮球架还有一应健身器材、宣传栏、公共厕所,农村的公共厕所算是对传统的改革。
农村的房子,只要是翻新的,普遍算得上乡间别墅。院子要求有路边护栏,门口一般是不允许种菜的。但顽固的传统习惯经常和村委会的要求打游击。很多菜园仍然在门口。小白菜、菠菜、小茴香、泡泡青、萝卜、生菜跟香菜。采不尽的小菜园,越采生长越旺。
坡上橡树叶子还没有完全变成褐色,坡根的杨树叶子已全部落光。
杨树是赶着时间越冬,而橡树的叶子还会坚持很长时间。
![](https://img.haomeiwen.com/i13944620/18689f52222957be.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3944620/79720c05806299f6.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3944620/14c81e870e8979f5.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3944620/389fc716d79477e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