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要深深的思念

2022-04-05  本文已影响0人  八十三

文 / 八十三


1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本是诗人崔护对佳人的追忆,而今逢清明,我也想吟此诗寥慰逝亲。

为何偏今番有诸多感慨,皆因疫情影响,工作所需,人在他乡,未能回乡悼念,这是以往所没有过的。而这近半年来,家中也接连两位亲人去世,心中甚是感怀。

我这三十年来的人生,本也是平平稳稳,无风无浪,尤其是童年、青年时期,虽无富贵,但也算是享受了一番无忧无虑的欢喜。而这份欢喜中开始掺入了算得上“悲”的第一缕情绪的时候,我也正好成年。

那是2009年的国庆,本是开心的,但是这一年正读大学的堂哥去世,全家笼罩在一片灰霾中,我也从来没有想过第一次经历至亲之人去世不是白发人,而是只比我年长4岁从小一起长大的黑发人。

第一次体会到了死亡离我那么近,原来不光是要去别人家参加葬礼,别人也会来我们家;原来失去亲人真的比失去最心爱的玩具还要难过。


2

家中孙字辈中唯一的男丁离世,留下了许多后遗症:

伯父伯母瞬间苍老,伯母一个要强的人也是满面愁容,但凡提起便是泪,我想少不了在无人的角落或夜晚抹眼;同样难过的还有年迈的爷爷奶奶,老一辈人总是有传统的继承观念的,所以对家中唯一的长孙总是格外疼爱,也是寄予厚望,可惜天不遂人愿,一朝失去挚爱的长孙,两位老人鬓间白发陡生,本是精神矍铄,也一日日变得颤颤巍巍。

时隔很久都还会在我回家时拉着我念叨:今天我听到你大哥打电话过来了,我问他有什么事他一直不说,你帮我打电话过去问问……

实在不忍说人已经没了,哪来的电话?只说好。

也许正是因为这份惦念和无从寄托的期望,两位老人的生活仿佛缺了精神头,7年后,一直身体很好的奶奶突发脑梗,至此无从开口言语,也只能居于一方轮椅,最初还用能动的左手左脚,攀着窗户的防盗网朝外大声叫唤。

没人能听懂她在叫唤什么,但我知道那是她伤心和不甘,因为奶奶每日在房里转着轮椅到处翻时,偶有翻到大哥的旧物,尤其是照片,便会静静的看很久,看着看着便又哭喊起来。

我便也跟着哭。

至此,家里收走了所有关于大哥的东西。


3

没了清明的奶奶陪伴,爷爷虽能吃能喝能走,但是渐渐的竟也下不动一层楼,整日独坐房中,陪伴的是旁边转动轮椅不能言语的奶奶。

我每每推开房门,看到那种静默,心底心酸不已。再后来爷爷记不清事了,总叫错我的名,吃饭也总掉一堆“谷粒”,大小便也变得不受控制,我们都知道,爷爷真的老了。

不光是身体老了,心也老了。

我心底竟升起一股预感。

果不然,就在2017年农历12月,在堂哥去世8年,奶奶瘫痪1年后的这个寒冷的冬夜(确实很冷,雪很大,冰冻严重学校都停了学),在爷爷80高寿将要到来的前夕,爷爷就这样走了。

我从楼上跑下来,见到了最后一面,至今他那双目紧闭的样子仍能浮现眼前。可是我也知道,爷爷曾经扛着我的行李送我上学的伟岸身躯再也直不起来。

奶奶,又只剩她一个人。

她开始安静下来,静静的吃,静静的睡,静静的滚动着轮椅在客厅与房间之间晃荡。这便是她生前最后的日子里所能到的最远距离。这个距离一徘徊就是四年。

还是那个冬天,还是那个农历12月,就在与爷爷忌日相差3天的清晨,我接到了电话。很遗憾,这一次在异地工作的我紧赶慢赶也没有看到最后一面。

她住过的房间里,一床,一桌,一沙发——还在,人呢?独独少了那个人而已。


4

奶奶去世三个月后,伯伯和爸爸从医院接回了一生孤寡的三爷爷,没两天也与我们告别,而此时,我们都因疫情全被封控在了异乡,还是一家人各居一方。

故乡安放不了灵魂,所以去了异乡,异乡安置不了肉身,所以有了归程。我想,逝去的人已逝,不逝的是永远熟悉的音容,是一直伟岸于心的背影,是曾经耳畔的叮咛。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