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的四大难题》读书笔记 12
每一个从骨子里钟爱文学坚持梦想的作者,都是充满渴望相信自己良好的感觉和智力,能够学习句子成分和段落结构的人。当他们选择写作的时候,已经对读者承担了一种责无旁贷的责任,要在写作中尽最大努力的人。已经抓住一切机会学习掌握写作技巧的人,甚至为自己确立了严格的标准,并通过不断的努力达到目标的人。只要百折不挠的坚持写作,时间长了自然会熟能生巧,信手拈来。
百度图不管做什么事情都需要一个锻炼成熟的过程。我们写作也是如此,如果一个人想好高骛远,立竿见影地做好某一项工作,那么可能会半途而废,因为没有任何一个领域能在极短的时间内一蹴而就。比如登山,从山脚下到山顶一路的艰难困苦和偶尔亮丽的风景都是必经之路,都是自己一步步艰难攀爬与汗流浃背的努力,才能换来抵达峰顶的喜悦。
对坚持梦想的人们,写作的强烈愿望克服了我们不得不经历的羞辱感;但有些人就退缩到现实生活中,好像迷失航向的船只,漂泊在汪洋里。找不到创造的出路,闷闷不乐、挫败沮丧、心神不宁。我借鉴的以下方法,分享给写作路上徘徊彷徨的简友们。其中可以获得一些克服困难提升创作水平的方法。
百度图写作的困难归纳起来大概有以下几点:
1 不知道有什么可写的?
2 开个头就写不下去了?
3 能写,但写得乱七八糟?
4 心里有话,但表达不出来?
要写出好的文章就必须解决上述四个问题。而这四个问题恰恰对应写作中的四个环节。分别是素材,叙述方法,语言和逻辑,写作套路。在这四个方面用功,可以适当减轻写作所造成的焦虑。
第一:素材从哪里来
毫无疑问,素材来源于积累。学习写作的第一步就是积累素材。如果没有输入就谈不上什么输出。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写作也是一样 ,再好的作者如果没有素材也写不出好文章。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深入生活,仔细留意观察,善于积累资料这就是窍诀。只有靠作者丰富的生活阅历和扎实的素材积累,写出的作品才能言之有物。所以,要深入生活、多观察,多读书、多输入、多写作,留心日常的点点滴滴可以帮助我们积累素材。一旦肚里有货,就不会出现“不知道有什么可写”的尴尬局面。
第二:如何把事情讲清楚
写作是为了传达思想,把事情讲清楚,讲明白是写作最基本的要求。所以不管是什么样的写作目标(比如:记叙、论说、抒情、说明、应用),都是通过文字来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如何把事情讲清楚呢?需要一个写作技巧,就是叙述的方法。
叙述方法包括三种。分别是故事叙述、逻辑叙述、发散叙述。故事叙述法:是按时间、事件、人物、地点的发展顺序来描述一件事。逻辑叙述法是:用先总述,在分述的顺序。发散叙述法:是找到一个切入点,进行头脑风暴联想文章的所有内容。叙述方法是支撑文章脉络和打开写作大门的钥匙。学会叙述方法,就不会出现“开了个头就写不下去了”的情况。
百度图第三:语言和逻辑
我们所写的文章语言是否优美,逻辑是否清晰。这也使读者评价一篇文章优劣的标准。
语言的锤炼跟一个人的知识面,日常词汇积累,逻辑思维,表述习惯都有关系。读书和写作练习可以锻炼语言表达和逻辑能力。像作家富兰克林,认识到一篇文章的关键在于结构,所以他找到一种新的方法来加强这方面的练习。他不仅对文章中的每个句子都做出简单的注解,然后把次序打乱。过几个星期以后,又把这些注解按正确的顺序重新排列下来,并且尝试把那篇文章重写一遍,然后和原文对照。这样经过了无数次的重复后,才可以把很多写文章的错误纠正过来。
一般我们写文章时没有做得如此认真。可以自我反省所写的文章像富兰克林一样重复了几次呢?又怎么可以信手拈来呢?怎么会与读者产生共鸣呢?同样的写作素材,理顺语言和逻辑之后,基本上不会发生“写出来的东西乱七八糟”的现象。
百度图第四:写作套路
记得在上学的时候,一道复杂的数学题如果用公式的方法去计算,就会变得非常简单。写作也同样也有公式或模板。初学者按照模板来写作,也可以写出叙述完整,逻辑通顺的文章。无论是哪一种文体的文章都有各自的写作套路,也是写作中的指路明灯。写作套路能帮助写作者找到写作的感觉,增强自信。就像练钢笔字用的凹槽字帖一样。练的时间长了可以转化成一种书写风格,那时不用字帖也可以写出一手潇洒的钢笔字。所以对初学者而言,正确理解和适用好套路可以避免“心里有话而表达不出来”的问题。
总之,我们写文章就像铁匠打铁一样,经过无数次的加热、捶打和多次的淬炼,才能呈现给读者最好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