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者,求真为本
“两小儿辩日”的故事,很多人都知道。这个故事所阐发的意义在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孔夫子,大圣人,面对两个小孩提出的问题,自己解答不出来,就坦诚地承认。
其实,两个小孩提出的问题并不是普通、一般化的问题,而是一个非常严肃的哲学问题。这个问题就是感觉的真实性问题:我们是否应该信赖我们的感觉?我们的感官会不会欺骗我们?
从科学来分析,无论是早上还是中午,太阳与我们之间的距离都是一样的。早晨的太阳比中午时看起来大些,那是因为眼睛的错觉。我们看白色图形比看同样大小的黑色图形要大些,这在物理学上叫“光渗作用”。当太阳初升时,四周天空是暗沉沉的,因而太阳显得明亮,而在中午时,四周天空都很明亮,相对之下,太阳与背衬的亮度差没有那样悬殊,这也是使我们看起来太阳在早晨比中午时大些的原因。
同样,中午时比早晨热,那是因为中午时太阳光是直射在地面上,而早晨太阳光是斜射在地面上。太阳光直射时,地面和空气在相同的时间里、相等的面积内接受太阳的辐射热较早晨太阳光斜射时多,因而受热最强。所以,中午比早晨时热。实际上,天气的冷热主要决定于空气温度的高低。影响空气温度的主要因素,是由太阳的辐射强度所决定的,但太阳光热并不是直接使气温升高的主要原因。因为空气直接吸收阳光的热能只是太阳辐射总热能的一小部分,其中大部分被地面吸收了。地面吸收了太阳辐射热后,再通过辐射、对流等传热方式向上传导给空气,这是使气温升高的主要原因。
这个故事里,有大气科学问题,有测量学问题,有传热学问题,等等。
科学是什么?1888年,达尔文曾下过一个定义:“科学就是整理事实,从中发现规律,做出结论。”达尔文的定义指出了科学的内涵。一是科学的目的是发现规律,自然界的规律,社会活动的规律,人的行为的规律等;二是客观性、系统性、逻辑性、实证性。
科学史上有个非常有名的问题叫作李约瑟难题。李约瑟是英国的一个学者、历史学家,他研究中国的科技史得到了一个结论,中国古代的文化和技术都比西方要先进,而且先进得很多,但是科学不是在中国产生的,他问为什么?
如果说中国古代教育里缺乏科学教育,那么现代教育特别是当下的教育给了每个接受教育的孩子必要的科学素养了吗?
国际上普遍将科学素养概括为三个组成部分,即了解科学知识;了解科学的研究过程和方法;了解科学技术对社会和个人所产生的影响。简而言之,就是要养成一种习惯——用科学的态度和方法对现实中有关问题进行准确判断。
在科学素养中,核心部分是科学精神,即人们对科学的态度与价值观;中间部分是科学知识,即人们在学校中、在社会生活中所学习并掌握的知识、技能、方法与能力;最外围部分是科学意识,即人们在科学素养教育中所形成的、在追求科学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科学热情、激情以及自觉运用科学的行为与习惯。
科学精神是科学本性的自然流露或延伸,体现了科学的哲学和文化意蕴,是科学的根本、真诠和灵魂。其内涵是理性信念、实证方法、批判态度、试错模式。
在现实生活中,科学精神更多表现为种种人格上的特征:高度的自我坚定力以及情绪的稳定性;对于独立与自治有强烈的需要,自我满足,自我领导;高度地控制冲动;超越的能力;喜欢作抽象的思考,且有求知和赞美的欲望;具有高度的自我控制以及强烈的意见;在思考上能抗拒群众的压力;喜欢秩序,但也接受由矛盾、例外和无秩序产生的挑战;……
伟大的哲学家苏格拉底曾说,“我知道我什么都不知道”。所谓“知道”,一种是生命体验的知道,一种是思维上的知道。思维上的知道是一种间接式的知道,而基于生命体验的知道是一种直接的知道、真实的知道。我们只有基于真实的生命体验,才能真正深刻地理解思维上的东西。
人与科学的亲密接触单纯依靠考试成绩的压力而维系,那么一旦压力得以解除,科学知识便难免沦为敲门砖,难以指导生活实践。倘若基础学科教学单纯依靠照本宣科的方式,即便学生存有心向往之的意愿,科学知识也难于跃出纸面生动地呈现在人们面前,科学自身的魅力也势必大打折扣。但当下中小学的科学教育大多还是这样的现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