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读书@IT·互联网

阎,阎王爷的阎

2024-01-29  本文已影响0人  嘉节号长春

在下,即正在涂鸦本小文的这厮,姓阎。

平素对姓氏学关注较多者大抵知道山西乃阎氏人口分布较多的地界之一。对,本人即一出身晋南的地地道道,实打实的老西儿。这是外地人对山西籍的习惯称谓,接着很自然就有了“阎老西儿”,像民国时期晋系军阀首领就是个大大的“阎老西儿”。

“老西儿”并非蔑称,其来历有二:其一与落脚的地理位置有关——山西在太行山以西。其二与山西人的饮食习惯有关,山西人饮食离不开醋,个个都是“醋葫芦”。醋的古称为“醯”,读音为xī,和“西”谐音,在山西人的感觉里很是温馨美味。出生在太原的诗人白居易就嗜醋,其诗作里提及“醋”和“醯”少说也有几十处。

据《新唐书》所载,阎氏家族不折不扣乃黄帝之裔,黄帝至周武王的子孙原属“姬”姓,武王伐纣灭商创建西周,封泰伯的曾孙仲奕阎乡为爵。从仲奕始以地为姓,也就是阎姓的开始。武王封仲奕是为祭祀泰伯,所以阎姓的第一世应是泰伯,即阎姓始祖。

阎氏历史上文化名人不少,最著名的大概要算阎立德阎立本兄弟了:阎立德,雍州万年(今陕西省西安)人,唐代画家、工程家,与其父毗皆擅工艺、绘画,驰名隋唐间。阎立本:阎立德之弟,唐代最著名的画家,他继承家学,并师法张僧繇、郑法士,而能变古象今,擅画人物,尤精写真,兼能书法,存世《历代帝王》、《步辇》、《职贡》等图。

阎尔梅:明末江苏沛县人,明亡后积极参加抗清复明活动,工诗词,其诗多感怀时事,格调苍凉,有《白耷山人集》。

阎若璩:山西太原人,清代著名的学者、考据家,他曾参加《大清一统志》的编写,长于考据,确证了东晋梅赜所献的《古文尚书》为伪书。有《日知补正录》等·······

限于篇幅,其他就不在此提了。

山西晋南历来人口密度大,敝村呢三四千人,主要由“阎杨二户”组成,二者间的关系基本和谐。上世纪笔者一不点儿大时,正值“文革”,村里的“两派”便由阎杨二大姓“升格”而来,正在读书的半大孩子们也不能不受影响。阎锡山者,地地道道的国民党反动派,而阎氏知名度最大的“阎王爷”呢则是拿人性命的牛鬼蛇神,不折不扣,不打不倒。如此一来,这两位——阎锡山和阎王爷——就成了杨家孩子扔向阎姓同学的臭鸡弹。按说吧,杨氏里也有靶子,像杨玉环兄妹等,可那时的孩子,没几个知道这些陈谷烂芝麻。于是,阎氏孩子就只能“忍辱负重”,忍气吞声了。有几次,差点因这个引发“武斗”呢。

而在坊间檐下,庄户人家说媒结亲也颇受波及,切切实实就有因了阎姓而遭拒的实例。

现在想想,多么的荒谬,可笑和不可理喻,但在当时,的的确确就发生了。

总之,阎氏是一个历史悠久、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群体,在当今姓氏榜上名列第六十五位,属于大姓系列,人口约四百五十五万五千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28%左右。

阎氏也罢,它姓也罢,许多人都有个小小疑惑:阎氏到底是几个。《中华百家姓谱》分闫姓、阎姓二姓。很多闫姓的族人祖辈墓碑上用“阎”,但也有写“闫”的,原因就是“闫”字是古已有之的异体字,并非解放后才发明,古代就有“闫”姓存在,只是解放后因推行《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而导致“闫”姓者增加了,所以现在“闫”和“阎”同时出现在《百家姓》。不过据《五音集韵》载,闫“同阎义,俗用。”

笔者呢孤陋寡闻,对此知之不多,但愿意在此提供一个本地阎氏的传统习惯。其实在解放后汉字第一次简化前,阎家人自己写“阎”就有三种写法,平素呢毛毛糙糙简简单单即可,则写为“闫”;重要点的场合如嫁女娶媳妇则认真为“阎”;而出殡迎神,上坟祭祖和墓碑石刻则是最整儿八经的“閻”,至今依然如此。换句话说,在祖祖辈辈的阎家人看来,天下“yan”就一家。三个“阎”的区别大抵就像人的单衣,冬衣和春秋衣一样,需要哪件就拎哪件。再从汉字的创造和改进角度看,三个“yan”也不应分彼此。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