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唐佛光丨龙门石窟(1)
在千年帝都洛阳南郊,伊河穿流于龙门山和香山天然门阙,两岸风光旖丽,河水温柔可亲,哺育着河两岸的万物万灵。奉先寺与香山寺隔水相望,沿河西岸分别有万佛洞、莲花洞、奉先寺、古阳洞、火烧洞、皇甫公窟、龙华寺和极南洞。石窟依河岸而造。
龙门石窟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之际(493年),自北魏起,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北宋多个朝代,前后共历时四百多年的漫长过程,营造不辍,公元五世纪末至八世纪中最为兴盛。其中大都是真实描述佛教题材的艺术作品。它代表了中国石窟艺术的最高水平,规模之大,题材之多样,雕刻之精美,蕴含之丰富蜚声中外。
北魏迁都洛阳后,龙门石窟造像受南北文化交流的影响,也是与汉文化相互交融的过程。其造像出现“秀骨清像,宽袍大袖,清丽雅典,潇洒飘逸”的风格。如龙门石窟最早开凿的地方古阳洞北壁,有北魏王元祥所造弥勒佛像一龛,佛像结跏跌坐于方形台座上,呈现面颊清瘦,体态修长,秀骨清像式的中原风格。
到了唐代,龙门石窟造像艺术受社会时尚熏染,向着雍容华贵、面相圆润、躯体丰腴、隆胸细腰、富丽健美的风格转变,形神完美,被称为“大唐风范”,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社会教化作用。
龙门石窟现存的窟龛、造像、碑刻题记、佛塔不计其数,其中影响力最大的当属奉先寺大卢舍那像龛,于唐高宗咸亨三年(672年)武则天助脂粉钱两万贯资助雕造,至上元二年(675年)奉先寺大罗舍那像龛讫工。
大卢舍那佛龛(前面佛像为真品)大卢舍那并非采用山体凿洞造佛龛的方法建造,整个佛龛是依山就势在露天的崖壁上雕着佛像,烘托出一种浑然天成的浩然大气。
卢舍那佛意为“智慧广大,光明普照”。当时武则天命工匠以自己的形象来造佛,希望自己也能像卢舍那大佛一样,给普天下带来温暖和光明,她为自己当皇帝取的名,以日月当空为意生造了一个“曌”字,这似乎与“智慧广大,光明普照”的卢舍那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
大佛通高17.14米,耳长1.9米。端坐于莲花宝座上,虽历经千年风雨侵蚀,基座损缺严重,然而仍依稀可见基座外侧一周饰覆高浮雕凿刻的精致饱满的莲瓣,以及众多小佛像。
佛像面部丰满圆润,头顶为波状形发纹。妆眉弯如新月,附着一双长眼线秀目,微微凝视着前方,高直的鼻梁,樱桃小嘴,露出祥和的笑意,双耳长且略向下垂,下颏圆而略向前凸。整个面部圆融和谐,安详自在。身着通肩式袈裟,衣纹简朴无华,一圈圈同心圆式的衣纹,令头像更为鲜明而圣洁,佛像的四周呈现冉冉跃动的火焰纹和飘然的飞天。
卢舍那佛像大佛旁边是一位饱经风霜的老者迦叶;还有弟子阿难,阿难身披袈裟,面庞丰满,眉清目秀,有超脱世俗的清雅之美。在迦叶、阿难的外侧分别是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其貌如荣华富贵的唐代贵族妇女,仪态温婉,头束是唐人流行的高发髻,身上佩戴宫嫔喜欢的钏镯饰,身穿薄纱透体的罗裙和锦帔。真实体现了唐代盛行的以丰腴为美的审美时尚。
菩萨旁边的天王仪表威武,凸显了皇家侍卫不可一世的强悍,连脚下的夜叉小鬼竟也显出无所畏惧的神态。天王旁边的大力士赤膊袒胸,蹙眉怒目。
以将佛界世俗化的表现手法,所造佛之神圣高洁,仿佛被人世间情调所感染,让人倍感亲切,当称为“盛唐气象”的杰出典范。
莲座(真品)龙门石窟以写实、多样的手法,全面地,跨越多个朝代地反映了我国古代政治、经济、宗教、文化等领域的发展和变化,是中国历史文化遗产的一颗耀眼明珠。
备注:图片均源于广东省博物馆内拍摄,这次展出龙门石窟佛像、佛龛真品85件,其余佛像为3D打印虚拟修复模型。
文献资料: [1].《河洛上都龙门之阳大卢舍那像龛记》
[2]. 刘景龙.《古阳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