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科学看待个人成功?
如何获得人生成功?这是对每个人的灵魂拷问。比如:成为坐拥百万元以上资产的富翁、手握大权的领导或领袖、以及名利双收的学者等等。
事实上,所有初次成功的人大概率都是随机的,跟个人努力程度、聪明程度、学历高低均无直接关系。
同时,只有真正实现初次成功后才有可能在后期连续成功,或者如果具有很强的家庭背景与社会资源也可以。
社会中强者恒强、弱者恒弱现象(贫富分化)的根源就在于此。即成功或失败具有可叠加效应。
今天,很多普通人热衷于总结并模仿富人得到成功经验(热爱读书、为利润工作、具有长期思维、做事果决等),以幻想只要自己这样做了也能获得成功。
第一、且不论这些富人经验的真实性。就是经验与结果的先后顺序,那些富人是先具备这些经验才获得成功,还是已经成功后再这么做的,也许事实只有他自己清楚。
当然,如果想获得最真实的经验,最好的办法就是长期与优秀的人在一起,不仅看他怎么说,更要看他怎么做。
市面上有很多成功人士的传记,大部分都是作者本人对成功人士进行简短的访谈所得到的。这种书我不会浪费时间看。
第二、即使要模仿富人的经验,也不能单独模仿一个维度,而是要全局掌握。
总有人会天真的以为靠模仿富人早起早睡、爱看书的习惯就可以成功。殊不知道一个人成功依靠的至少是:社会环境的趋势+ 周围优秀人员的协作+ 自身能力过硬。
只具备其中的一个维度,成功的概率都十分渺茫。更何况以上“热爱读书、为利润工作、具有长期思维、做事果决”标签只属于富人特质中的一小部分。
第三、还得考虑幸存者偏差。成王败寇是千年的历史与社会规律。与其苦心专研怎么模仿富人,还不如研究有多少普通人靠模仿富人经验后获得成功来得牢靠。
会发现,很多国内综合排名前5名的高校毕业生今后获得成功的概率普遍较高,根本原因在于很多这些同学父辈们的基础本就牢固(经济基础、能力基础、人脉资源)。
第四、这可能跟很多本就不好看的人以为将自己割个双眼皮、或者隆鼻就会立马变得好看一样天真吧。
如果自己条件整体不行,那让自己变得好看的正确做法是整体调整,而不是在整体很差的基础上去优化一个局部。
以上内容并非要劝退那些正在努力的人(也就是我自己),反而深刻的阐述了一个道理:上一辈人的成功对下一代人的重大影响。也就是说明了我们这代人努力的重要性。当然,主要是有两点值得提醒:
第一、虽极力主张个人要努力上进,且自己也在践行,但却不赞成过度执念于获得成功,毕竟这辈子拥有大富大贵的概率很低,不要因为欲望难成而反噬自身。
人要会算账,欲望不成+自己痛苦=亏损更多。至少不要再让自己痛苦这么亏。
第二、凡事都不是非此即彼、黑白分明的,思考问题要周全、要系统,不要从局部盲目做单点努力,很多这样的付出都将注定徒劳无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