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欺

2019-08-06  本文已影响0人  田安荣

      看了一节企业管理的课程,里面提到了两个概念,一个是泰山摆模型,一个是自欺。

    先说一下泰山摆模型,大家都可能见过森林里,一只猴子抓着一根藤条从一颗树上跳下来,它抓着藤条落到最底处的时候又顺势荡上了另一颗树上,这个过程它经历了从高到低,又到高的过程,和我们荡秋千一样,这个过程荡出的一根线条模型,我们把他称为泰山摆模型。这个模型在企业管理之中就是形容一个企业它在遇到危机时的发展态势。很多企业它在遭遇危机时,它会一直走下坡路,这时候大部分企业就在下坡过程触底的过程中再也爬不起来,倒在了底谷,这些倒下的企业它们不知道该如何扭转局面,甚至都不知道自己怎么会到了这一步。只有少数的企业管理者能够认识到这个危机的局面,分析清原因,重新调整自己,从而慢慢走上快速发展的阶段。

    自欺这个概念呢?就是在企业在泰山摆的发展模型中产生出来的。是人们在面对突发的状况是,不愿意接受和面对目前的事实,而是一直保持原来的想法和状态不变,从而产生的自我欺骗心理。其实自欺是我们人类的本能,每个人都有这样的心理,关键用在什么地方。比如好多企业家在面对市场的转变和危机时,依然保持自己原来的局面,不愿意看到企业里存在的问题,甚至视而不见,导致企业错失发展机会。举个例子,比如美国福特和通用汽车两个企业竞争是,福特一直坚信人们会更青睐价格低的T型车,没有看到人们对多元化的需求,以及对借贷消费的需要,结果通用汽车看到的这个机会,让消费者先买后用,并且多元化生产,迅速占领市场超过福特。福特就是典型的自欺导致和通用竞争失败的案例。当然了,自欺也有好处,比如企业在创立初期,创业者身边,肯定要有好多人的议论,和负能量的消息传给他,这时如果他考虑犹豫不决,肯定做不成大事。自欺对传业者来说就是相信自己会成为成功的那一个,哪怕概率很小。这样的自欺对我们来说是有正面作用的。

  所以自欺是把双刃剑,关键在我们如何应用。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