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我妈常说:“选择比努力更重要”。一开始我并不理解其中道理,但我妈说的次数多了,我也就一直记在心里。从上大学选择什么学校和专业开始,然后到要不要去留学。这些都是我自己的选择。
从小到18岁为止我的生活都是爸妈安排好的。上大学的时候,有一次自己去买水果。就在买水果的瞬间,突然意识到,从小到大水果都是放在家里茶几上,拿来就吃。我从来没有做过付钱买水果这个行为。
生活上虽然比较笨拙,还好自己的想法一直很独立。
我是南方长大,在青岛上学的时候,第一次被同学带进公共澡堂。北方冬天宿舍就没法洗澡,必须去澡堂洗。这件事情所带来的南北习惯和文化的冲突,至今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但是在澡堂里,给我启发较大的一件事(为什么我在澡堂里也要思考)就是:人和人在洗澡的时候,看起来没什么差别嘛,就像高矮胖瘦不一的泥人。到底是什么造成了人和人之间的差距。穿上衣服,走出澡堂子,有的人生活得好有的人不好。
那就是脑子和脑子的差别了吧,我想。
高中的时候我意识到,父母说的话可能不是全部正确的。我要是完全按照他们说的去做,充其量也只能过上和他们差不多的人生。
然后我的人生轨迹走向了他们完全不可以控制的道路上。原计划我是在青岛大学本科结束之后,回到福建找份工作,工作几年在本地找对象结婚生子。父母经常可以看望我,这种模式。
结果,我读大学期间选择交换留学,到了日本。在留学期间找了家在内蒙古的现在的对象。并且和对象一起读了研究生和博士。至今还没开始正式工作,总之整个人生轨迹和我妈设想的几乎完全不一样。我妈老说我怎么人生路走得那么艰难,我说这条路虽然很少人走,但不是一条废弃之路。
现在回想起来我每个阶段的选择都有自己的理由。
大学选择北方:因为我想离开父母的庇护,在南方我甚至连雪都没见过,上大学也是我第一次离开福建省。家里人也有反对过,只是去上个大学,折腾那么远干嘛。还企图串改我的大学志愿。并没有得逞,我还是到了北方上学。19岁斗志昂扬上大学除了去学习,还能到外面的世界看一看挺合算的。
出去之后:北方的普通人生活条件真的没有南方好,大学宿舍热水都没有,上大学生活条件好差,吃了好多苦。平时吃饭菜好咸,也不喝汤。生活上就各种难以适应,大学的学习成绩不是很好。
大学选择出国:因为学的是日语专业,班里的同学家里条件稍微好的,都选择出国留学。有学习语言的交换留学一年就回来的,有在语言学校学习一年就在日本读研究生的。当时我就想,这些家里条件这么好的同学的父母,给他们孩子做的决策肯定错不了。能留学的话,一定是马上面临毕业的我们最好的选项之一。然后我自己就开始琢磨,我怎么才可以去留学。我知道我以后想做的是经济和公司经营有关的领域。这时候天降机会,有一个到长野大学学习企业信息的交换留学项目。我觉得就这个了,是编入长野大学要读本科,两年半。然后互相承认学分,可以拿到两个学校的本科毕业证,还挺合算的(笑)。但是两年半的学习,预算已经超出父母可以承受的范围了。我答应他们,他们出学费,生活费我尽量自己打工赚。然后,申请上大学通过,签证也顺利办下来。2012年我就到了日本。
出去之后:来日本是我人生第一次坐飞机。而且我们学校就我一个人来了。剩下都是别的学校的三五成群来的。完完全全在一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连周围的留学生都没有一个认识的,开始了自己的“崭新人生”。留学到底要花多少钱心里也没个数,压力很大。当时就想着,不管怎么样吧,我总得想办法活下去。第一招:一到学校先认识学姐学长,我在新生里面比较活跃,给他们留下印象,熟了以后还求他们有打工机会就让我试试。在学姐的引荐之下很快我就开始打工赚钱了。留学签证是规定允许留学生打工一周28小时之内的。
那是我人生把自己身段放得最低的一个阶段。这个阶段对于我内心的成长来说非常快。我在家从来不洗碗,来日本靠洗碗赚钱。但我没有想到日本打工这么赚钱。每个小时64块钱的薪水,在餐饮店还管饭。一个月的生活费很快就挣出来了。和日本人一起工作日语也突飞猛进,附加价值极高。我工作态度好,虽然很多听不懂他们在说什么,但是我能看懂他们做什么,每天后厨做的就是那些事情,没什么难度的。什么苦都能吃,什么骂都能挨。反正我要活下去。
后来,有人去工厂打工,或者是去奢侈品店做销售。周末一天八个小时。工厂时薪还高,有的人甚至上完三年学,回国都能买房子了(2013年左右,房价暴涨前夕,剩20万元回国真的可以在小地方买整套房子)。学校的课时比较松,第一年学分修完第二年自由的时间更多了。
但是这个时候,我没有一味延长打工时间。因为我发现,靠体力打工的,赚到的钱是很有限的,除非很省钱,不然也就是赚的够花的程度。还有一点,钱带回去是没有用的。有钱没有脑子的话,钱很快还是要花完的。我不想来了日本留学带点钱回去。没用的。
我就赚钱够生活费,剩下的时间把日语一级考试过了。平时上课的成绩也很好,拿了一点奖学金,写了论文准备安稳毕业。这时候我对象就出现了。
我24岁,倒是也可以处对象了。他家是内蒙古离我家太远了,我就抱着看在你对我如此穷追不舍的份上,给你一个交往的机会吧。(哈哈哈哈哈,傲娇脸)
我也没有想到我和对象能相处那么多年,我以为相处试试,可能发现差异很大,或者都是独生子女各种不和,反正按照电视剧的发展,都在国外的两个人可能因为各种原因在一起,又会有一百多种分手的理由吧。结果,他对我非常好,他家人都对我非常好。
我在长野大学本科毕业之后,他决定考研究生,我也觉得日本读书感觉不错,师资条件好。也跟他一起考研,我们考一个学校。我们只考了这个学校,只考了一次,都考上了。就是这么神奇。
这时候真是庆幸当时自己没有一心打工赚钱,毕竟日语一级证书和一定的日语交流能力还有商学基础知识,成了我考研笔试面试成功的必备条件。
读研究生要两年。对于普通家庭来说,两个人读书开销是很大的。刚开始还是有经济方面的担忧和不安。
没有想到,我们拿到学校的学费部分减免。而且每个月申请做勤工俭学,看电脑室和期末监考的工作。每人每月有5000元,毫无风险,学校准时发薪水。和学校的老师职工走的一种领薪水的路子。这种工作以支持研究生学业为目的,所以和打工不是一回事了。活少而轻松钱还多。给关西学院大学的商学研究科点赞。
有了这么丰厚的经济支持,学习更加心无旁骛。
很快研究生两年要结束了。按照原计划,没有读博士打算。研究生第二就开始琢磨找工作。不找不知道一找吓一跳。这日本的工作,怎么没有固定在一个地方的。
日本人进入大公司以后,日本的公司在海外有市场的比较多。他们不是一个职位一个职位招聘人的。而是招一个人进来,什么职位缺人,哪里公司需要人。你就会被派到哪里。这样你经历了很多岗位之后,就会对公司的全局有一个认识。所以,你今年在东京工作可能明年到了大阪,或者到了海外都有可能。在中国我们很难想象,我今年在厦门工作,明年在上海工作,后年又不知道去哪儿工作。要不断满足公司的岗位需求,去调动。奇怪了,按照中国的思维方式,这时候应该找个工作大家凑首付,成家上班的时候。但是工作了连工作地点都不知道在哪儿,谁去在一个固定的地方买房子。
特别是9021年的今天(笑),90后,两个人工作地点都不在一起。那还相处个啥劲。要想“工作”地点一致,就考博士吧。还在这个学校,还是现在的导师,连搬家都省了。
又一轮把爹妈陷于不仁不义之中的决定,结果都考上了。
博士第一年难度强度非常大,累到爆。假期也回国结了婚,双方父母见面了。我终于不是大龄剩女女博士了。成了已婚女博士。
现在是博士第二年。两人都申请了财团法人奖学金都通过了。奖金丰厚。终于要迎来,别人家小孩读书花钱,我们读书赚钱的时期了。
从18到28岁,一直努力了整整10年。从连自己买水果都没有经历过,什么都要依靠父母。到现在可以照顾自己,可以照顾对象,可以自己赚钱养活自己。一步一步,走向独立。
聪明嘛,我肯定不是聪明的人。也没有遗传到什么良好的基因,都是普通人家。
认真生活,选择比努力更重要。当然日本的经济发展缓慢,高龄少子化,缺人。也给我们顺利读书赚钱提供了非常可观而有利的条件。
这还是第一次在简书一篇文章纯手打字3000多字。这篇碎碎念可不碎了,还挺完整的。
感谢阅读。我是小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