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历史小说:一枝独绣§2.2清修

毋庸置疑,我是这儿最小的学徒了,然而其他女学生心里多少是有点记恨我的。因为,在她们眼里,沈雪君前辈偏爱我多一些。
其实不然,沈前辈是一视同仁的。学生坐在凳子上久了,沈雪君老师便会提醒:“坐了一个时辰了,大家站起来,走一走,休息一下。”因为她自己身体不太硬朗,所以十分注重学生的身体健康。
当其他学生们在濠河边游走、散步、谈笑时,沈雪君前辈就会领着我进了内屋。通常是练习坐姿、站恣、走路姿势,学习汉字、文化知识。偶尔与沈前辈一同学着如何煮茶、倒茶、品茶。并且在仪容仪表方面,沈前辈也同样严格要求。
有时,我坐着坐着就会不自觉地躬着背。沈前辈看到,不忍心用戒尺惩罚我,便在我面前将她的绣品展示了一番。我实在是被绣品的精致和精神感动了,也明白了沈前辈的苦心,我重又坐得很直。“你是真爱刺绣的,我看出来了。”沈前辈点了点头。
这一年里,沈雪君前辈是不允许我碰针线的,她怕我手指笨拙,不小心扎破了手,这该如何同爷爷交代呢。为了减去那赘肉,沈雪君前辈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她的计划。
每天早晨在葱茏的广玉兰下吟诵《诗》、《论语》、《道德经》一炷香的时间。早中晚固定的一杯清茶、半碗粗粮、一小叠疏果,荤菜、卤菜也是不算乏的。除了必要的学习,我还担任着跑腿的角色:沈老师让我跑楼下去买些卤菜,也让我跑老远去买些布匹。我明白,沈老师都是为了我好。
我本是不愿写书信的,可沈老师看到我的字迹后,摇摇头说:“女孩子家家的,怎么能把字写得这般潦草。”沈老师的语气有些重了,我惭愧地低下了头。她将一幅行书绣品拿给我看:“好好写家书,练字又练笔。”说着,便轻轻关上了房门。
煤油灯下,我一笔一划地将字写得分明,给家人的信中,我没有抱怨生活的寡淡,而是感激沈雪君前辈给我学习刺绣的机会。我看着眼前这幅行书的绣品,实在是把神韵也展露无疑了。
我想把刚写好的书信拿给沈老师看看,指点指点。谁知,我在门外竟看哭了。沈前辈舍不得用煤油灯,而是用了廉价的烛灯。忽明忽暗的烛光下,只见沈前辈一丝不苟地依附画稿耐心勾勒。那是多么的专注啊!想着从前自己轻易地就被外界干扰了,真是惭愧啊!
回了屋,我在被褥里悄悄地哭着,泪水洇湿了白色枕头。半夜,我还没有睡着,窗外还有一轮新月清晰可见。
“吱噶”,很轻的开门声传了进来。我闭上眼,假装熟睡。只感觉有人将我的被褥压实了,沈雪君老师总是这么体贴,像几年前的娘亲一样。那时,她还没有我的小弟何逍呢。养女儿,在那时看来是最省心的事儿了。可沈老师弥补了缺失的母爱,弥补了我对情感最真挚的幻想。
后来我收到了家里的来信,一切安好。另外,伊人姐姐还寄了点钱,希望我养养好,可别弄垮了身子。姐姐依然是那团温暖我整个冬天的火焰。相比之下,父母有了儿子们,便对我们姊妹俩冷淡多了。
有时逢到极端天气,那传习所就空荡荡了。而这时,沈雪君老师或为我解说古代的文献,或给我讲起赴日考察时的所见所闻。沈老师,可真把我当自家孩子了,即使我也见过沈老师的侄女。
这一年,我确实是改变了好多。不光是手指细了,圆脸也变成鹅蛋脸了。行为举止也像个女孩子了,我照着铜镜,心里还有些小得意。
沈雪君老师亲自在布匹上为我绣了一只鹤,并作为我的十岁生日礼物。她说:“这仙鹤与你胸前的玉鹤衬得很好。”说着,沈老师一直凝视着我的玉鹤,微微笑着。
我期待着家书,他们该准备怎样的礼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