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不是仅靠道理就能行动的生物
坪田信贵的这句话于我心有戚戚焉!
坪田信贵是坪田塾塾长。他特殊的教育方法至今为1300名学生做过个别指导,让很多孩子的偏差值急剧上升。他是电影《垫底辣妹》的原作者,也就是让一个成绩垫底的女生在一年半时间里成绩迅猛提高而考入庆应大学的传奇教师,其实这是真事,因为太励志,被改编为影视剧。
人不是仅靠道理就能行动的生物!是其著作中的一句话,看完之后颇有点所见略同之感!
一
有些家长抱怨说:“我和孩子说的那么清楚,强调了不知道多少遍!为什么就见不到他的行动呢?”
坪田信贵说,我们只听说过“感动”却没有听说过“理动”。确实如此,道理并不见得能带来行动。虽说,心动不如行动,但心动是行动的基本前提。我们小时候都有过体验,小伙伴们相约去春游。第二天一早要起个大早,依照平时习惯,几乎不可能。因为太想去,于是很兴奋,脑海里过电影,想象明天的各种细节,睡前还不断跟自己说要早起。神奇的是,第二天果真能起来,甚至超预期。背后就是心动的力量!
二
人就怕起心动念!
假定你和闺蜜逛街,看好了一个包包。有点小贵,当时没买,却爱不释手、依依不舍。这就是起心动念。
后来的日子里,你心心念念,在购物平台看了又看。信不信,用不了多久,你有千万个理由买下这个包包。
三
Education!
它是从动 词“educare”转换来的。“educare”是由前缀“e”与词根“ducare”合成的。前缀“e”有“从……出”的意思,而词根“ducare”则为“引导”,二者合起来就是“引出”,意思就是采用一定 的手段,把某种本来就潜藏于人身上的东西引导出来,从一种潜质转变为现实。所以一个优秀的教育者循循善诱!
我们这一代人特别喜欢看金庸的武侠小说。于是,我也想让孩子看一看,可是买来一套书,搁在书架上好久,孩子碰都不碰一下。我还不敢絮叨,怕适得其反。
最终让他看起来竟然是一件很小的事!有一次孩子看动物类科普书,看到了雕。于是和妈妈讨论起来,妈妈就说了《神雕侠侣》中的雕。没想到孩子就因为这看起了金庸小说。
四
都说,家不是一个讲理的地方。
如果家长是一个超理智的人,孩子容易压抑崩溃。这样的家长一看到孩子有负面情绪就喜欢讲道理,给孩子的感觉就是他的负面情绪不该有。一方面增加孩子的自我否定,另一方面孩子的情绪得不到接纳、疏解,最后只能压抑下去。压抑下去的东西并不是不存在,有一天爆发出来,估计会排山倒海般。
所以,教育应该是于情于理的。疫情期间,让我们更深地体会到人工智能无法完全替代面对面的教学。原因就在于教育需要情感的链接。构筑依恋型班级氛围,几乎是教学名师的标配。亲其师信其道,让孩子爱戴的老师,其一言一行皆易入脑。反之,只讲道理的教育,犹如那夏日的蝉,让人心烦。
记住,通情才能达理!

刘启辉,青岛理工大学社会工作系副教授,出版畅销书《学习好其实并不难》《其实你不懂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