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夜,听雨!

2016-12-13  本文已影响15人  写不好的三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习惯了每一个带着雨声的夜晚,从缠绵地春雨、虐心地夏雨,再到风中滴答地冬雨,熟悉了,便再也无法入睡了。


第一次喜欢听雨,是在她离去的那个夏天,看着她远去的背影消失在远方,自己一动不动地站在原地目送着,错过了。那个夏季的第一场雨,我依然没有忘记,任凭雨滴落在手臂上,麻麻的、凉凉的,让人好不舒服。

雨夜听雨

那个夜晚,彻夜未眠,却爱上了每一个雨夜。

今晚的雨,伴随着冬天的风一起到来,冷冷的。又在一个人思索,不是她!

听着雨声,还是该思考点什么?

一年多的时间过去了,曾经红极一时的社群经济开始凋零了,越来越少的人不再谈社群运营了,社群运营还要不要去做?


说起社群,算得上是接触比较早的了。记得刚开始那会儿,因为学生工作的需要,自己便开始混迹在各大高校贴吧、论坛中,寻找着每一个可以用来宣传的机会。直到后来工作正式接触了微信群,才知道他们有一个名字——社群。

在我看来,广义的社群是指微信群、QQ群、贴吧、论坛部落等因共同爱好而相聚在一起的人,甚至是某一款App使用者,以及某个明星组成的粉丝团体。而狭义的社群却仅仅是那微不足道的微信社群和qq群。

如今的微信群普遍面临着群内成员不积极、社群僵化,难以促活的难题。不仅群主,越来越多的社群运营者同样陷入了难题之中。

社群的僵化,实际上是每一个社群发展中必须经历的过程,也是对社群的一个筛选。社群运营的本质是聚集一群有着共同爱好和兴趣的伙伴,但在社群起步之初,运营者要数量不要质量的错误引导、抱着各种目的加入社群的会员不在少数,正是这样的原因导致了社群发展的很快,问题自然就出现了。

在接下来的社群运营中(不局限于微信社群),真正的难度在于社群成员的筛选,以及如何寻找一群有着共同爱好的小伙伴!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