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简书共风流首页投稿每天写1000字

从此我的灵魂深处有了你

2018-07-06  本文已影响24人  禅芯
从此我的灵魂深处有了你

一直喜欢写写东西,不过尽是些七零八碎,这边写写,那边丢丢,都想不起存在哪里了。十几年前写在搜狐博客里,后来没有坚持以至帐号密码都忘了。微信开出来后,常在微信里写些支言片语,后来觉得微信不适合长篇阔论,就在新浪微博写,后爆出些弊端后,我索性让度娘安利我,于是就下载了简书。

一开始只把它当成一个笔记本。记得去年改了一篇自己写在微信上的小游记发布了上去,之后就全然给忘了,当然也没继续写文,只在微博上记录自己看过的书和电影的名称,仅此而已。后来与一朋友闲聊,这点与我曲意相通,只是她会记在豆瓣上。后来我也转记到豆瓣上,因为证实了这个功能确实比微博好。

第二次审视简书,也是缘于这位这位朋友,看了她发在微信朋友圈的一篇文章。她是我在读书会上认识的,那时她作为分享佳宾,给大家分享了一本叫《岛上书店》的书,之后我们互加了微信。从那之后我留意上了她的文章,自然包括简书app。掐指一算,也不过一个多月。

缘,妙不可言。第一次接触简书与之擦肩而过,要不是碰到那位朋友我可能继续与它失之交臂。简书就这么静静的躺在我的桌面上,而我就是那么久没有点开它正视它。所以那位朋友才是我和简书的真正牵线者。

仅管如此,我对简书还是不太了解,里面的人也全部生涩,我只知道它承载了那么多的美文,那么多的故事,就像一个悠悠摆渡人。

接下去我真正从6月13日开始认真码字,心怀若谷,连续码了好几篇小文,第一篇是大西北游记。我摸摸索索,跌跌撞撞,就像贫脊龟裂的黄土上忽如其来冒出了一颗小芽,摇头晃脑,不知天高地厚,等待一方雨露来帮衬浇灌;又像一个牙牙学语的孩童,步屡蹒跚,摇摇欲坠,等待亲人携手帮扶。

一开始都不知如果创建文集又如何分类到相关文集,后来暗自勘酌出了,于是越来越发现简书的好,它的分类很清爽,而且一篇文章写了可以直接修改更新,一点也不重复累赘。而,简书里面也很清静,没有恼人的广告,不像很多平台闹哄哄。后来在简友的帮助下还学会了设置超链接,自诩下,我也是有技术含量的人了!

我孤孤单单的写了十几篇,沉浸于码字的当会安然陶醉,但是马上发现第一次发布的那篇文章竟没一个人浏览,内心就是个冰窟窿,瓦凉瓦凉的,(其实有个道理虽然明白,就是写东西不一定是给别人看,可以是记给自己看,自己渲泄,抒发心情不也很好,可是即然发布了又没人看还不如设为私密文章呢)后来才知道可以向专题投稿,只是不能首页投稿了(这个到现在我还不解,可能是暂停收稿了吧)。于是我向两个专题一共投了四稿,结果被收录了两稿,讴歌一曲-邹碧华是第一篇被收入的影评,第二篇是端午散记,同时被两个专题收入,初试小刀,有那么点小确幸。浅尝浅饮之后的一段时间里,浏览量随之慢慢就上到三位数了,当然也就三百多而已,但这已是我的最高点击率了,虽然跟那么多写作者相比,这只是微乎其微,但我已觉得不再孤单。

我已经不是一个人在写了。感觉自己已掀开了简书的最初层面纱,我开始慢慢认识简书,认识大家了!之后又被收录了很多小文,还有两家公众号向我发来征稿信息,这些我都将视作一种勉励,也感谢一些热心简友的浏览或点赞及评论鼓励,这些动力支持才是我可贵的精神财富。

在简书里也看了大家那么多精美绝伦的好文章,觉得自己一定坚持输入和输出,这里不只是pk文采的地方,这里更是安放灵魂的地方,从此我的灵魂深处有了你。与我志趣相投的朋友们,欢迎来关注指导!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