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

闲谈读书

2020-10-18  本文已影响0人  朝西的向日葵

今天,想谈一谈读书的话题。前段时间对读书的类型进行了一次主题的阅读。有收获,也有一些感触。书是我接触了很多年的东西。然而真正的思考怎样去读一本书,这是我之前没有过的。反而是现在随着自己阅读量增加,见识也增加了,才开始将这个问题提上了日程。之前读过的一些书重新拾起时,脑海中并没有留下只字片语,可想阅读效率如何?我今天想讨论两个问题,一是如何选书,二是如何提高读书效率。

说起如何选书,以前总是“买书如山倒,读书如抽丝”,这种情况一直陪伴着我的读书生涯。但是最近我不会这样去采购书了,因为购书不读或读书效率低下都会给我带来心理压力。

如果读书目的是用来增长见识的,直接选相关主题的书籍即可,比如我想了解的领域是《心理学》,便直接买一本权威的教材。从知识框架构建开始入门吧。当然,任何方法都不是万能钥匙,哪把钥匙能打开你自己这把锁,还是要问自己。想深入该领域纵深挖掘,还是仅仅依靠兴趣,想猎奇。如果只是有兴趣猎奇,那便应该从可以刺激大脑且有趣的分支领域开始。比如对心理学很好奇,那就从《心理咨询怪诞事件》、《天才在左疯子在右》、《重口味心理学》这种比较抓眼球的内容开始吧。相信有一天你会打开《心理学导论》开始啃,因为知识结构不全面,会影响我们对书中观点的判断,很可能被某一本书中的观点左右,于是大脑会要求我们完善知识体系。

读书的目的是开智、思考、批判、而不是全盘接受。当我们不再满足于仅仅吸收知识,那我们一定已经学会选书了。

再谈谈如何提高读书效率吧,这也是我最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迷迷糊糊一本书读完了,框架是什么,知识点有哪些,对金句的理解和拓展到哪一步,似乎还不清晰,回想起来,也没有留下什么,再过几天可能也只知道这本书我曾经读过。这种情况令人沮丧,但并非少见。

对此,我认为有效的做法是,书读三遍,第一遍读框架,读兴趣,读图片,读主题。第二遍老老实实读,这一遍是“不动笔墨不读书”可以把自己的联想到观点直接批注在书边,也可以放在专门摘抄的app里。我平时使用的是印象笔记和笔神写作两款,甚至在读书中间突然想到什么点子或出现问题一定要记下来。因为这种素材只会闪现不会长存,另外我个人感觉在自己大脑运转起来的时候,同时可以思考好几个问题,而且金句频出,观点碰撞,头脑异常清晰。这种时候想到的内容一定要及时记录,很可能有一天,你会把这些碎片结成一张网,他们都是这张网上镶嵌的钻石。这一遍读的比较累,也是最有收获的一遍。接下来进入第三遍,把重要观点放入这本书的思维导图中,方便日后索引,这样这本书便读透了。

接下来该谈谈输出的问题了。也许走到这一步,输出的内容早已水到渠成,将思维导图和素材看一遍,不说文思泉涌也是观点碰撞,精彩纷呈吧。

当然,读书这个话题之久远之深刻,非三言两语能说清。哈姆雷特都有1千个,读书也是很私人的事情,每个人的方法不尽相同。而且读不同的书,读书的目的不同,读书的习惯不同,都会导致不同的读书效率。只能多读多看,多总结,逐步摸索,最后形成自己特有的读书方式。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