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化国学与传统文化

【靖难烟云——朱棣的发家史】——(十二)

2018-04-29  本文已影响0人  北枳读书

朱棣赶紧把道衍喊过来商量,这个时候发生了一件很奇怪的事。

天色突然暗了下来,接着一阵大暴雨,屋檐上的瓦掉下来几块,早不下晚不下,偏偏这个时候下,不吉利。

朱棣的脸上一片阴沉。

道衍突然惊叹道:“殿下,这是好兆头。”

窝在屋子里商量见不得人的事,这分明是老天爷在警示我,你还说这是好兆头,咒我呢?

“你这和尚,休得胡说。”

这话还比较客气,要不然和尚可能要换成秃驴,估计还得加个死字。

“天上的龙,随风雨变动位置,这瓦片掉下来,说明今天龙来到王府了。”

朱棣的脸,阴转晴。

在不到一分钟的时间内,思维如此敏捷,把死的说成活的,把公猪说成老母猪,佩服佩服。

忽悠,也是一种本事。

言归正传,现在情况紧急,一时半会没办法召集军队过来,该如何应对接下来的情况呢?

朱能(确实挺能)提了个好主意,正所谓擒贼先擒王,只要把张昺和谢贵他们两个弄到王府里面,收拾他们两个,跟玩似的,到时候外面群龙无首,还有张信做照应,不足为惧。

于是张玉、朱能带着八百将士进了王府。

很快,张昺和谢贵接到命令,带兵包围了燕王府,让朱棣把官属交出来。

【靖难烟云——朱棣的发家史】——(十二)

画面一度僵持。

朱棣:你进来。

张昺和谢贵:你出来。

……

朱棣说:下属都已经抓捕好了,名单在我手上,你们两个进来核对一下。

张昺和谢贵经不住忽悠,正准备带人进去,谁知道看大门的来了一句:“王府重地,闲杂人等,不得入内。”

没办法,自个儿进吧。

他们两个进去一看,朱棣坐在那里拄着手杖,准备请他们吃饭。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吃好以后,侍女端上来一盘子瓜,朱棣让他们尝尝鲜,

殿下,您先吃。

朱棣拿起来一片,刚到嘴边,脸色一变,开始大骂:“老百姓家尚且知道宗族兄弟之间互相友爱,我身为皇帝的叔叔,却早晚担心自己的性命不保,连小小的县官都敢如此对待我,天下没有什么事情不能干的了!”

说完把瓜摔在地上,此时埋伏在附近的将士冲了出来,把张昺和谢贵捆了起来。

“我哪有什么病,全都是被这群奸臣害的!”

朱棣站了起来,把手杖往地上这么一摔。

两个人连同葛诚一块被拖出大殿,砍了。

瓜还没吃呢,命就没了。

吃瓜群众不好当啊。


燕王府外面的将士还不知道里面发生了什么情况,到了饭点,一看他们两个长官进去有吃有喝的,不干了,于是都各回各家,各找各妈去了。

到了晚上,朱棣派张玉带人攻打北平的九个城门(天黑好下手),一晚上全部拿下。

三天之后,北平的局势基本稳定了下来。

正在开平驻扎的宋忠一看朱棣真的反了,头脑发热,领着他那三万兵马往北平赶,想跟朱棣好好干一仗,走到居庸关的时候,脑子清醒了,又带着兵撤到了怀来。

趁着这个空当,朱棣给他的将士开了一次誓师大会,大家都明白,要造反了,要么功成名就,荣华富贵,要么死无葬身之地,没有第三条路可以选择。

从谢贵、张昺人头落地的那一刻,就不能再回头了,那就反了吧。

反TM的!

不过在造反之前,得找个造反的理由。大家都知道你是造反的,但是你不能承认自己是造反的,听着有点绕,其实怕名声不好。

当初七国之乱的时候,吴王刘濞就打着“清君侧”的口号,意思就是说,皇帝身边出了奸臣,我起兵是为了保护皇帝。

朱棣也需要一个理由,他就和道衍开始找,还真的让他给找到了,是他爹当年留下的《祖训》里的一句话:

“朝无正臣,内有奸佞,则亲王训兵待命,天子密诏诸王,统领镇兵讨平之。”

而且平定奸臣之后,必须要:

收兵回营,王朝天子而还。(把兵收回去,朝拜皇帝后,乖乖回家)

这是朱元璋为了防大臣篡位,特地设置的一条规定。

哪有奸臣呐?指认两个不就有了么。

于是齐泰、黄子澄就这样成了“奸臣”。

还有请注意一点,藩王需要天子密诏,才能统领镇兵。

高阳评:这些规定只能防君子,不能防小人;而君子不必防,小人又非一纸宪法所能防。

所以‘天子密诏’,朱棣就当没看见。

朱元璋留下的既防大臣又防藩王的祖训,就这样被朱棣当成了起兵的理由,不知道老朱同志在地下会作何感想。

现在理由有了,军心也稳了,那就打呗。

我相信朱棣已经充分的认识到了自己走的是一条多么难的路。

这一年,他40岁。

未完待续……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