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隐喻

假如孔子听民谣之《九月》

2018-11-24  本文已影响5人  菊隐楼主

《九月》是海子的一首诗,周云蓬唱了出来。

海子的诗是这样的:

目击众神死亡的草原上野花一片

远在远方的风比远方更远

我的琴声呜咽 泪水全无

我把这远方的远归还草原

一个叫木头 一个叫马尾

我的琴声呜咽 泪水全无

远方只有在死亡中凝聚野花一片

明月如镜 高悬草原 映照千年岁月

我的琴声呜咽 泪水全无

只身打马过草原

周云蓬的词是这样的:

目击众神死亡的草原上野花一片

远在远方的风比远方更远

我的琴声呜咽 我的泪水全无

我把远方的远归还草原

一个叫木头 一个叫马尾

一个叫木头 一个叫马尾

目击众神死亡的草原上野花一片

远在远方的风比远方更远

我的琴声呜咽 我的泪水全无

我把远方的远归还草原

一个叫木头 一个叫马尾

一个叫木头 一个叫马尾

一个叫木头 一个叫马尾

一个叫木头 一个叫马尾

亡我祁连山 使我牛羊不蕃息

失我胭脂山 令我妇女无颜色

远方只有在死亡中凝聚野花一片

明月如镜 高悬在草原 映照千年的岁月

我的琴声呜咽 我的泪水全无

只身打马过草原

一个叫木头 一个叫马尾

一个叫木头 一个叫马尾

一个叫木头 一个叫马尾

一个叫木头 一个叫马尾

一个叫木头 一个叫马尾

一个叫木头 一个叫马尾

一个叫木头 一个叫马尾

海子是诗人,少年天才,他考入北京大学的时候才十五岁。你不得不承认,文学是需要天赋的,诗人更是如此。他念的是法律系,毕业后在中国政法大学教美学。学法律的人教美学,一如他的命运一样,向来不中规中矩。

有些人注定剑走偏锋,无心插柳。才华高的人是掩盖不了的,盖住了就会溢出来,所以有个词叫“才华横溢”。海子就是这样一类人,他四岁就参加了公社背诵毛主席语录的比赛。

海子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辽阔苍凉的景象,好在哪里,不知道,就是好。中国人都是写意,有那个味道就行了。至于写了什么,不在乎。就像孔子夸《关雎》:“师挚之始,关雎之乱。洋洋乎,盈耳哉!”孔子说:“从太师挚演奏的序曲开始,到最后演奏《关雎》的结尾,丰富而优美的音乐在我耳边回荡。”他把《关雎》作为《诗经》的开篇,说它:“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周云蓬是盲诗人,唱民谣。以前行吟诗人有不少人是瞎子,拿把三弦或者二胡,拨弄几下,给过路人唱小曲糊口。最有名的有两个人,一个荷马,一个阿炳。荷马唱的是史诗,《荷马史诗》就这么口口相传留了下来。蒙古族的史诗《江格尔》也是历代口口相传流传下来,日本的瞎子手艺人,也会弹着二弦琴唱《平家物语》。失明是视觉上的添翼,对一个靠音乐吃饭的人来说是天大的幸运。

周云蓬九岁失明,二十四岁开始漂泊。周云蓬这个名字很有意思,浮云聚散无常,飘蓬来去无根,正应了他的经历和人生。东北男人生得人高马大,唱起歌来也浑厚低沉。

孔子见了周云蓬要从他面前快步有过。《子罕第九》里有一章,子见齐衰者、冕衣裳者与瞽者,见之,虽少,必作;过之,必趋。孔子接见穿丧服的人,穿着祭祀礼服的人和盲人时,即使他们年轻也一定站起来。从他们面前经过时,一定快步有过。

周云蓬往海子的诗里面加了两句话:亡我祁连山 使我牛羊不蕃息。失我焉支山, 令我妇女无颜色。

霍去病大败匈奴,匈奴人背井离乡,迁徙漠北。这两句是匈奴人的悲歌,周云蓬放在这里,想增加悲怆的气氛。这两句是念白,尧十三在《雨霖铃》里也有念白,神神叨叨,不知所以。最近大火的《无名之辈》用了尧十三的一首《瞎子》,他是贵州人。

为什么是九月,而不是八月或者十月,海子可能是无意为之。九月是丰收的季节了,在社会主义的壮烈宣言里,九月通常被寄予厚望,承担了花开蒂落,硕果累累的重任。海子却把九月描写得如忧伤寂寥,让人闻之落泪。

周云蓬是个浪子,绿妖在采访过程中喜欢上了他。柴静曾经问绿妖喜欢周云蓬什么,绿妖回答:“一辈子很长,要跟一个有趣的人在一起。”柴静很惊讶:“就为了这个吗”“有趣多难啊。”柴静不理解很正常,她喜欢逻辑思维强的理工男。柴静是会计出身。

“一个叫木头,一个叫马尾”,合起来就是一把马头琴。海子对草原很着迷,草原很大,可以肆意驰骋。有草原必有马,只身打马过草原,失意人生之后的快意江湖。

周云蓬应该在歌词中加几句《胡笳十八拍》,蔡文姬作的辞。蔡文姬为匈奴左贤王所掳,还给左贤王生了两个儿子。在异族过了十二年茹毛饮血的生活,曹操把蔡文姬用重金赎回,她毅然单人归汉。蔡文姬写道:“故乡隔兮音尘绝,哭无声兮气将咽。”海子的诗正好是这两句的注脚,《胡笳十八拍》本就是古琴名曲,嵌入其中并不突兀。

喜欢改编诗词演唱的歌手不少,周云蓬除了这首歌,还有一首《杜甫三章》也很有名,是《赠卫八处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和《登高》三首诗合在一起唱的。其他人如李志也唱过前人的诗。

文学上的复古运动历史上有好几次,唐代白居易领导的“新乐府运动”,主张恢复汉乐府的传统。到了明代李东阳也发起了一场散文改革运动,主动效法先秦散文,提倡朴实无华。

李东阳临终前听到皇帝给他封的谥号是“文正”,高兴的从床上爬起来磕头谢恩。古代“文正”是最高荣誉,没几个人得到。他病逝后有人写诗讽刺:“文正从来谥范王,如今文正却难当。大风吹倒梧桐树,自有旁人论短长。”范王是范仲淹,意思是除了范仲淹能谥“文正”,你李东阳也配吗?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