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游飞霞山
飞霞古洞始建于清代宣统3年(1911年),主体建筑面积二万五千平方米,有200多间厅、堂和客房,前后历时23年建成,主殿供奉着儒、释、道三家祖师,开辟了岭南最大最为开放的三教同山、三祖同殿的综合道场。与礼耕书屋、乐善山房、长天塔等构筑了一个庞大的宗教建筑群,其总体建筑面积达三万平方米。当时在山南诸省的名山洞府当中首屈一指,素有“岭南小布达拉宫”之美称。
飞霞山,先生是读小学五年级的时候去过,而我是结婚那年随着公司团建时去的。自从我们爬了南峡山,先生就心心念着要去爬飞霞山。于是,先生与他的同学烨商量后,便决定周六去飞霞山重游。
九点半在人气小店“何姨窝仔粉”让吃完炒粉和猪红粥后,我们一行五人就出发了,经过伦洲岛后,看车子没有左拐进入五一码头的方向,我心里虽然奇怪,但看先生按照导航的指示向前走,我就没再说话。
看着车子逐渐偏离了市区,进入了源潭镇,最后又往山上驶去,我明白了走的是另一条路。记得当年我与两百多名同事们是坐游船一路逆流而上到的。车子一直在山边转弯,终于来到了飞霞山购票处。
门票是60元,梅有工作证可优惠,她的儿子还小是半价,所以五人的费用共250。相对于其它景点,确实很便宜。后来我们坐渡轮过了北江,再坐口l巴上到半山腰,才明白门票为什么这么便宜了,因为游人可去的地方只有藏霞洞和飞霞洞,最高处的长天塔根本就没路可去。
景区关闭了三年,如今重开放,游人应该都是本地的,因为他们的本地口音重得很,尽管停靠在渡口边停车场的三十多台小车里多数是外地车牌。
我们到达半山腰后,参观的第一个景点就是藏在密林深处和幽谷之中的藏霞古洞,它建于清代同治二年(1863年,于同治九年完工,是当时岭南最在的道教场所,创建人是清远道教徒林法善大师。
为什么叫藏霞洞呢?据说是因为天空中的云霞飘到那里就很少流动,且经久不散。每当上午和黄昏时分,庙宇常常是深藏在虚无飘渺的云雾中,若隐若现,宛如仙境一般。
我们进入藏霞洞大门时,看到的是道教王灵宫的神像,我留意到神像背后的两棵百年的桂花树。我默默地闭上眼睛,想像着每逢深秋,树上就挂满金黄色如米粒般的桂花,那淡淡的花香飘到了山下。
我们在洞里逛了一圈,便返回洞口外面沿着水泥路上山。其实我们想沿着古洞右侧的路往上走的,可惜当年走过的那条路已被封住。记得当年,路真的很陡很窄很难走,但与同事手牵着手小心翼翼地走的,我们的心情是愉悦是亢奋的,因为我们是一个小团队。
走着走着,我们抬头望见一座凉亭,于是便上去了,石级上的落叶铺得厚厚的,估计没人走过。在亭子的旁边,有一处是用铁栏杆围住,只是都生了锈,到处是破败的景象,边上还有几根缆绳,估计是以前的缆车终点站。
一路上,没多少游人,我们仍高兴地地继续往前走,终于到了礼耕书屋,人才渐渐多了起来。我朝里面两间屋子望了望,心想:这么点地方,怎么能容纳三千人一起听读?应该是这介绍夸大其词了吧?
我们继续往前走,在飞霞洞门口的是两棵人面子,它们已有107年的-龄,高达二十多米,有很多枝干组成,羽状复叶常年是绿叶的,枝繁叶茂,真是独木成林。如今,两棵小人面已经长成大人面。其雄壮的身躯挺立在天地间,一根根枝杈向上蓬勃地伸展着,显得更伟岸、更质朴、更高洁。它们像两个卫兵似的日夜守卫着飞霞洞,它们也见证了飞霞洞的繁荣与冷清。那年我参观的时候,是游人如织,摩肩擦腫的,烟雾缭绕,昔日庄严肃穆、气势宏伟的大殿,如今只是三三两两的人在随意地看着。
大家随意地逛了一圈,他们就讨论着如何去长天塔,我看见可以通往山上的路已被堵住,我就在一边沉思,忽然想起当年导游在人面子下介绍飞霞洞,说:“飞霞洞”之名源于创始人麦清扬傍晚登独峰时观到此地的风光,刚雨过天晴,团团霞雾从山谷升起,殿宇上空云蒸霞蔚,甚为壮观,联想到唐代诗人王勃《滕王阁序》中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于是,“飞霞”就成了洞名,长天就成了他的道号。后来,麦长天独创了一种莲花灯,宣传“红花白藕青荷叶,三教本来是一家”的思想,体现了一种圆融和谐、世界大同的崇高境界,令飞霞石洞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香火鼎盛。
他们讨论了一下,还是按照我说的往左边的山上走,但登记石级没几步,他们就说最上面的石级已没路可走,不再愿意挑战,万一上去了,下不来怎么办?毕竟我们只见过每个洞只有一道男和一道女在工作外,再无一个工作人员。
他们又研究了半天,决定按照指示牌的路线,从洞口的右侧上去,结果先生走过去后,发现路口被封住了,我们不得不下山了。
一路上,让我记忆深刻的是黄葛我枫杨枫杨,我是第一次见黄葛树,我惊诧于它的树干,由支柱根形成的树干,胸径可达3-5米,叶子是披针形的,可长达20厘米。那些枫杨,有着浅灰色的树皮,我目测树干需一个大人才能抱住。它们广泛地种植于南岭中,那些年,每到秋天,红色的枫叶,仿佛一片红色的海洋。那鲜红,那耀眼的鲜红,让人震憾,难以忘记。让天南海北的人们,不远百里赶赴一场约会,只为陶醉于那一望无际的灿烂的枫杨。
我们回到半山腰,我试图找到当年下山的路口,里面的树木高耸着,阴森森的,落叶铺满地,路却是找不到了。
坐车返回渡轮入口处,我向工作人员咨询渡轮的班次,她热心地告诉我,要想到飞霞山,必须从对面坐渡轮过来,从白庙到这里的渡轮已取消。
望着这一江两岸共有72座山峰,我不禁感慨道:时间真是一把钥匙,它可以让景区从繁荣到冷清竟是如此的容易,如今经济开始复苏,景区已在修缮,我希望这重峦叠嶂,峰奇谷䆳,山清水秀的飞霞山不久后,便可重新焕发出新的生机。非常欢迎附近的友友,可以趁着周末,来飞霞山走一走,看一看。
毕竟飞霞山在东汉时期被茅盈指为福地,盛唐时期排位道教天下第十九福地,从那时起,它吸引了历代无数文人骚客慕名而至,留下了许多灿烂的诗文墨宝和传奇故事,并在1989年被省政府确立为首批省级风景名胜区和旅游度假区。景区主要为六大景观区,分别是三霞(飞霞洞、藏霞洞、锦霞禅院景观区、峡江景观区、洞口景观区、螺星翠岭景观区、飞来寺景观区和李家庄景观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