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的孤独是怎么流落到童年的
“我是一个人见人爱的女孩,又美丽,又聪明,但是不快乐。
觉得自己老是孤单,人生对我来说,像是观赏一场球赛,热闹,却都是陌生的人。
妹妹自然是不能谈了。
用人也没有什么可说。”
在林清玄的新书《拎起寂寞的影子》中,那个叫蓝小玉的大一肄业生如是说。彼时,她正怀着七个月的身孕,孩子是牛津大学一位62岁老教授的,但她又不肯嫁给他,也不肯拿掉孩子,只好来未婚妈妈之家。
这似乎是一个叛逆少女的故事,但那种深入骨子里的孤独却从文字弥漫进空气,仿佛呼吸间便可闻到。这个女孩的童年为何如此孤独呢?她说她爸妈一年300天不在家,其中有200天在国外,他们对她唯一的意义就是拼命卖东西。的确,无论多奢侈的东西都可以用钱买来,但爱与陪伴却不能。
有时候,见不着面的时间太久,蓝小玉连“爸妈”都叫不出口了,甚至忘记该怎么称呼他们。那个时候,她会偷偷哭泣,长得越大,哭得越多。
但是没人关心。后来遇到那个离过几次婚的大学老教授,对他的学问深深着迷,迷到跑去和他同居,直到怀孕。后来,蓝小玉自我检讨他们之间并无情爱,只是那时她太需要一位父亲了,教授的出现,恰好成了她的移情对象。
蓝小玉满怀憧憬地怀了孩子,她想要给他全部的爱,但是孤独却如影随形,她终是没勇气面对这一切,某天,她从未婚妈妈之家不告而别,落荒而逃。蓝小玉最终还是没能兑现自己的诺言,她要了孩子,却让孩子和她小时候一样,要面临同样见不着爸妈的生活。这究竟是宿命还是人的劣性呢?
透过林清玄的文字读蓝小玉的故事,我仿佛听到她那叫人落泪的声音在唱:“人皆有父,翳我独无……白云悠悠,江水东流,小鸟归去已无巢。”故事本身已叫人心碎,但更让人难过的是现实。现在孩子们整体变聪明的同时,也过早地体会到了什么叫孤独。连幼儿园的小朋友都会向我倾诉他的孤独,忧伤而认真的表情叫人看着心疼,现实却又无法帮到他。
孤独和寂寞在林清玄的这本《拎起寂寞的影子》中随处可见,就像很多正逐渐没落找不到传人的手工艺,比如皮影戏。就像林清玄在参加完比赛后得出的答案:它仍是寂寞的。“皮影戏的寂寞不仅来自它只有两个团体来参加盛大的比赛,也不仅来自演者本身寻不到知音的寂寞,更深沉的寂寞是源于发于整个地方戏剧命根浮动的民间,在浮浅的声光影像追逐中,所有的地方戏剧恐怕都难逃寂寞的命运吧!”
2000多年前,老子在《道德经》中便说过:“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但我们终究不是圣人,芸芸众生依然陷于其中不可自拔,只能眼见着那些孤独寂寞不断生长。
林清玄曾说孤独是一个人的清欢,但寂寞却侵入每个人的心间。纵观我们整个人生,其实都难挡寂寞。在人生的两个终端,有谁不寂寞呢?也许,我们来到这个世界的使命之一,便是学习如何对抗寂寞吧。
林清玄是著名作家,是台湾最高产的一位,也是获各类奖项最多的一位,被誉为“当代散文八大家”之一。他的的作品深受禅宗思想的影响,散文更是独树一帜,自成风格,饱含深远的禅意,充满智慧,又兼具诗意之美,学生时代便极爱他的文字。他曾说孤独是一个人的清欢,但寂寞却侵入每个人的心里面。
这本《拎起寂寞的影子》风格不同以往,以他亲自丈量体验的脚步,用真实细腻的笔触,描写了台湾当地最贴近普通大众生活的行当,通过最具代表性的当事人的经历和眼光,展现其历史兴衰。作者充满悲天悯人的情怀,对那些难以排解的寂寞充满无奈,虽满目惆怅,又饱含深情,亦满怀新的希望。作为林清玄作品中相对独特的存在,值得你入手品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