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教练对象,原来是你?!
一开始觉得自己没有什么教练别人的机会,后来我才发现,我最好的教练对象,一直都在我的身边,并且时时刻刻再考验我是否真的临在,是否真的能看到对方,突然我特别庆幸我有一个王钢蛋,这真是成长路上最好的伴侣。
开了个头,就写不下去了……好尴尬啊……
这段时间可以说很充实,虽然赶上了北京疫情,不过一直都在按部就班的做好了各项事情。在这个过程中,我体会到了一种快乐感。这种快乐感来自于我很清晰的知道自己要什么,然后安排好了时间,一步一步吧他们做完了。
由此我联想到,这些短时间内需要做的,或者一些确定的事情,去按部就班的做就会又一种稳定的往前走的感觉。那么如果自己知道自己人生想要什么,那么应该同样也会有一种按部就班的稳定感和满足感。
我突然间有种啊哈的感觉,我好像突然理解了,生命蓝图的构建,有个重大前提就是很清晰的知道我要什么?当知道我要什么的时候,从十年计划一直细化到每一天做什么,就比较容易规划下来,也有稳定的动力去实现。在不清晰自己想要什么的时候,做生命蓝图往往是基于头脑中的应该或者不应该,基于恐惧或者欲望又或是生存考虑。
我还体会到一点就是,我想要什么,真的知道的时候是非常确定的。就好像我确定我要治疗牙齿,并确定我不要拔牙。如何能在医生已经判定死刑的一颗牙上,让他不会上火并让骨头慢慢愈合。我就不能吃上火的食物,多喝水,保证睡眠并尽量运动。我为了不让牙齿发炎,我很自然的就会注意饮食和喝水。一切的安排就变得非常的顺当。
说到我的人生方向,做it是我擅长的,也是我体验到确实可以拿到个养活自己的工资,并且干的还挺开心的工作类别。我只是因为太累而不想做了,担心身体发生不可逆转的损坏。可是实际上,做it并不是100%会特别累,过劳死。我想找一个我擅长领域但不累还能有个高工资的工作,虽然找起来有点困难,不过确实还是有这样的位置的。我想我未来会去尝试找一下。
之前一直没有找到,可能是时间太短,对这个行业并不是所有的公司都了解过。我一直呆在北方市场,也没去南方看过,说不定就会有呢。让我转变想法,愿意去尝试找这样的岗位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张华姐。我之前一直觉得我想要的工作是理论上存在,我碰上就很难,能正好坐到那个位置上更是个运气的问题。所以一直对找到合适的社会位置不抱什么期待。但是张华姐说,他想找一个中年甜点区,钱多事少离家近。我之前会想,这能找得见?没想到她还真的找到了?!真是让我非常吃惊。
另外我学到的一点就是,张华姐和我一样,都害怕拿出去的东西被人看不上,也同时是为了口碑,一般都会做到最好。这是非常典型的积极主动的去做好自己的工作,她是我从“工作”到“职业化”的范本,非常值得我学习。无论这份积极主动是基于自己想要还是因为害怕得到不想要的,从结果上讲,是非常好的做到了。
由此我也体会到,从工作到职业,这里面不一定必须是动机层面的成长带来的,对于想挣口饭钱的我来说,这是我的安身立命之本。优秀的人会被公司需要,庸庸碌碌的人是需要公司。对于公司来讲,能为公司创造最大价值的人,公司也愿意为其付出更多的报酬。这是一个良性循环的共赢关系。我也忽然明白了为什么工作狂的3号人们更容易取得成功,因为自己在证明自己优秀的同时,也是被公司需要的。因为3号马不停蹄追的目标,就是公司希望拿到的目标啊,愿意为公司拼命的人,肯定会为公司创造更多的价值的。
我觉得社会有一套自己的发展规律,每个人依靠自己的模式,都能找到一个合适自己的位置。虽然缺了谁地球也一样转,但是自己可以选择是否要去当一个不可或缺的人。
从“工作”,到“职业”,到“事业”的过程,也是自己从“生活所迫”,到“不可或缺”,到“我想要做”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