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与文化的本体关系——北大教授王岳川

2019-01-05  本文已影响13人  新时代艺术家

 

北大教授王岳川

王岳川: 北京大学书法艺术研究所所长,北京大学中文系文论室主任,教授、博导,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兼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北京书法院副院长,全国教育书画协会副会长,国际书法家协会副主席。香港中国文化研究院院长,澳门大学人文学院客座教授,复旦大学等十所大学双聘教授。担任学术泰斗季羡林先生八年助手。

王岳川《天地五行》55cmx235cm 2007年

出版著作50余部,在中外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500余篇。提倡“文化书法”,强调“回归经典、走进魏晋、守正创新、正大气象”,致力于中国书法文化的世界化,在世界40多个国家传播中国文化和书法艺术。从八十年代以来多次获全国书法大奖,并带团到世界各地举办书法展:

《孟子》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1980年四川省大学生书法展一等奖;1981年全国首届大学生书法比赛优秀奖;1983年参加国家教委书法绘画艺术展获一等奖;1998年在日本金泽大学举办书法展。

2002年3月在中国美术馆举办“北京当代著名学者书法作品展”(参展者有:季羡林、启功、张中行、文怀沙、徐邦达、任继愈、周汝昌、史树青、冯其庸、欧阳中石、沈鹏、王岳川等);10月在澳门举办《王岳川书法展》。2004年到日本大东大学举办“中日国际书法展”。

《菜根谭》句180x60cm.2014

2005年2月1日在中国美术馆参加“新春美术大展暨首都高校书法专业师生新春楹联展”;5月到韩国汉城参加“国际书法家协会成立大会和作品展”,并当选为国际书法家协会副主席。2006年带北大书法团到韩国出席“国际书法双年展”。2007年主办“中日韩三国书法展”。

《荀子》句,35x35cm.2015

2008年5月主办“北大110周年建校国际书法展”;7月到马来西亚和新加坡主办“国际书法展”;11月到韩国主办“中韩名家书法展”。2009年到韩国参加“八国书法展”。2010年在北京举办《王岳川书法作品展》,并在中国文联出版公司出版《王岳川书法集》。

《诗经·周颂·敬之》370x130cm.2015

2010年4月接受美国十几所大学的邀请赴美进行学术讲演和书法展出,分别在美国华盛顿、纽约、哥伦比亚、亚特兰大、圣路易斯、卡拉妈祖、明尼苏达、芝加哥、丹佛、旧金山等地的乔治梅森大学、马里兰大学、南卡罗莱州立大学、南卡普莱斯比大学、肯尼索州立大学、乔治亚州书法协会、亚特兰大孔子学院、亚特兰大爱默蕾大学、韦伯斯特大学、韦斯特密西根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讲座展出。

《荀子》句,35x35cm.2015

2011年3月接受拉三国古巴、牙买加、哥斯达黎加的大学邀请讲演和举办书法展;10月到印度尼西亚出席“李岚清书法篆刻展”并做讲演《中国文化与书法精神》;11月1日到英国伦敦大学出席国际艺术文化大会。

班固《宝鼎诗》240x56cm.2018

2012年4月在香港浸会大学举办王岳川书法展并作讲演;8月在海南海口与言恭达、陈振濂等举办名家书法展;10月在上海图书馆展厅举办《王岳川书法展》;11月在北京大学展厅举办《王岳川与访问学者书法展》;12月与苏士澍副主席参加全国政协代表团到台湾展并捐赠高层书法作品。

杜甫《春夜喜雨》诗句69cmx46cm2017

2013年4月在山东潍坊举办《王岳川师生书法展》,5月在西安中国书法博物馆举办《王岳川师生书法展》,6月在内蒙呼和浩特举办《王岳川师生书法展》,9月在合肥举办《王岳川师生书法展》,10在北京太庙举办书法展,11月在北大举办《北大文化书法展》。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240x51cm,2015

2014年4月在北大举办《北大书法所第三届书法研究生作品展》;5月22在泰山美术馆举办《北大王岳川师生书法展》并举行泰山论坛;5月23日带领北大书法精英班学员在临沂王羲之故居祭拜书圣王羲之;11月8日在北京大学图书馆展厅举办《王岳川教授与访问学者书法展》。

范仲淹《岳阳楼记》句,69x69cm.2014

2015年4月23日,参加“书画名家进北大”大型书画展。参展人员:申万胜、言恭达、吴善璋、张改琴、王岳川等;7月18-28日在中国美术馆隆重举行《正大气象:王岳川书法展》;9月30-10月3日在湖南省图书馆举行《正大气象:王岳川书法展》;11月8日-10日在北京大学图书馆举行《北大书法所成立12周年纪念暨王岳川师生书法展》.

陈继儒《小窗幽记》句.130x69cm.2014

2016年11月在上海刘海粟美术馆举办《文化书法进上海——王岳川书法作品展》;12月在海南三沙市举办《王岳川师生书法展》。

2017年6月8日在北京大学百年大讲堂举办《王岳川教授与访问学者书法展》。

观鱼 130x65cm.2002横幅

2018年4月17日在湖南长沙市博物馆举办《北京大学文化书法——王岳川、何继善、李皓书法展》;5月7日在深圳艺博会举办《正大气象 光明未来——北京大学王岳川教授师生书法展》;8月26日在杭州举办《王岳川徐双喜师生书法展》,12月在中国军事博物馆举办《北京大学书法艺术研究所成立十五周年暨王岳川教授师生书法展》。

《礼记礼运》大同小康700x160cm.2014

荣获2012年“中国书法十大年度人物”;入选2014年“当代最具学术价值和市场潜力书法家”;获2015年美国华人“德艺双馨的书法家”奖。长期担任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主讲,在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文明之旅》中主讲书法和美学《书法与人生》、《书法的人文情怀》、《兰亭序解密》、《神秘的中国色》、《苏东坡与寒食帖》等,在香港凤凰卫视《世纪大讲堂》主讲多次,在中央电视台《中华文明之光》主持文化栏目:《王羲之》、《唐代书法》、《宋元绘画》、《印文化与文人印》。书法入选多种书法集,作品被海内外各大博物馆美术馆收藏,传略载多种国内外辞书。

杜牧《山行》69x136cm.2014

书法与文化的本体关系

                                                                            ——王岳川

在我看来。书法与文化具有重要的本体联系,稍加申说:

书法与儒家文化的联系很深,书品与人品作为书法标准是儒家伦理要求,扬雄《法言·问神》:“言,心声也;书,心画也。声画形,君子小人见矣。声画者,君子小人动情乎!” 刘熙载《艺概·书概》:“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柳公权:“欲正其书者,先正其笔,欲正其笔者,先正其心。” 中和之美成为儒者书家遵循的美学原则:“古不乖时,今不同弊。”(孙过庭《书谱》)。中和是书法艺术的儒家美学法则,书风受儒学影响成为历代书风迭荡之后的中和平和之美。所以项穆《书法雅言》说:“临池之士,进退于肥瘦之间,深造于中和之妙,是犹自狂狷而进中行业,慎毋自暴自弃者。圆而且方,方而复圆,正能合奇,奇不失正,会于中和,斯为美善”。 

杜甫《秦州诗》十六.180x53cm.2017

书法与道家文化的千丝万缕联系:首先,法天贵真,需在书法中创造的真实品格,蔡邕《九势》:“夫书肇于自然,自然既立,阴阳生焉;阴阳既生,形势出矣。” 李白:“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其次,强调气韵生动的书法生命精神之美。《老子》:“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葛洪《抱朴子·至理篇》:“人在气中,气在人中,自天地至于万物,无不赖气以生者。”再次,坚持有无相生的书法辩证法。朱和羹《临池心解》:“作行草最贵虚实并见。笔不虚,则欠圆脱;笔不实,则欠沉着。专用虚笔,似近油滑;仅用实笔,又形滞笨,虚实并见,即虚实相生。书家秘诀:妙在能合,神在能离。离合之间,神妙生焉。此虚实兼到之谓也。”清·包世臣《艺舟双楫》:“字画疏处可以走马,密处不使透风,常计白以当黑,奇趣乃出。”老庄道家强调“妙”。可以说,妙是一种化境,是生命空灵之道。妙与精神的“虚实”紧密相关,即既重视物质又超越物质,既把握现实又超越现实之上,与事物的独特性和普遍性相联系,因而能够实中见虚,虚中见实,虚实结合,进而抵达玄妙之道。

嵇康诗句69cmx46cm2018

书法与佛家文化的重要维度。亦书亦佛注重人们在写经、抄经中,使佛法与书法结下不解之缘,抄经不但是自我修行之道,同时具有助扬佛教之功。佛家非色非空的思想使人有着出世的洞达直观,寄泊着萧然疏远的境界体验,在书法艺术中,就是提倡静逸、古淡、萧然、淡泊、空寂的书境追求。弘一法师就是这方面最好的证明。

老子《道德经》精义 篆书 190cm×540cm 2010年

今天有人说:书法与文化无关,书法与文字无关,书法与人品无关。我不同意这种书法。正是因为一些书家不断剥离书法与文化的本体关系,使得书法向西方大量袭用游戏艺术。书法为何向西方求索?殊不知西方分两种:现代性欧洲和后现代美国。向欧洲求索的结果基本上把中国文化边缘化了,如欧洲的架上油画仅有500年,都把两千多年的纸介媒体——中国书画、帛书等边缘化。现在面临的问题是,行为艺术、装置书法、拼贴艺术、达达艺术,有的是从欧洲进入美国后,与消费主义与低俗文化相融合,把欧洲的架上油画,那种贵族式的、古典气息的文化艺术边缘化了。

浩然正气136x36cm.2018

书法文化不能走“全盘西化”的邪路!文化虚无主义已经使得新世纪“汉字文化圈”被“美国文化圈“取代。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中国书法今天的出路不在于将自己嫁接在西方现代艺术这“西方的丑学”上,这类实验已经长达一个世纪而且颇多邯郸学步,而是让西方人和全世界的人学会领略东方书法的韵味和精神深度,起码在多元时代学会尊重中国书法文化,学会尊重和欣赏这种差异性文化形态。中国书法如果没有这种自我意识,没有这种独立意识,没有这种自信,中国书法就可能被西方现代艺术殖民,变得不再是书法,或者成为文化上的“后殖民书法”。

李白《望庐山瀑布》36cmx135cm 2017

可以说,今天书法出现种种的文化疾病、症候,是书法家精神文化生态出了问题,这不是一个简单的书法用笔、章法、墨法问题。书法家的人格,书法家的内心世界精神心态衍生出一大堆的精神垃圾,他无法把那些垃圾排出体外,排出他的怀抱,于是书法生病了,书法家不健康了!看看孙过庭《书谱》是怎样张扬志气平和的书风,批评一味斗狠张怪的书法。孙过庭《书谱》以王羲之为例认为:“右军之书,末年多妙,当缘思虑通审,志气和平,不激不历,而风规自远”。而王献之以降的书家,大抵狠命地标新立异于某种书法体裁,不仅在技巧浑厚上不能和王羲之相提并论,在精神气质上也与王羲之相差很远:“而子敬已下,莫不鼓努为力,标置成体,岂独工用不侔,亦乃神情悬隔者也”。

李白《赠汪伦》69x136cm.2014

我们应当审视自己的当代书法流派多出与守正创新的美学原则。怎样去解决当前书法的文化难题?其实,这个文化难题在于古代的文化氛围和生活方式的失效。古代的生活圈子、文房、雅集、雅玩,包括人们写字,然后是送到案头潜心把玩,然后挥毫作答,这种相互默契、优雅的氛围随之消失。今天人人都是手机发短信,电子邮件,打个电话。我们向古代求索的这个文化空间资源被现代性时间中断了。

临王羲之《孔侍中帖》

 在我看来,书法是中国文化的核心编码,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初级阶段是学“技术”和“形式”;中级阶段是写“人格”和“情感”;高级阶段是写国家形象的“文化”和精神。中国书法的复兴,需要我们传承经典,整合时代主潮。我希望能尽快成立中国的书法考级委员会,在文化领域树立正大气象的书法美学观,举办青少年的国际临帖展和青少年的创作电视大赛,呼吁真正意义上的书法代表作和书法大师的出现。中国书法文化复兴的当代意义在于坚持:回归经典、走进魏晋、守正创新、正大气象的美学原则,如果重新获得书法于文化本体相依的深层关系,致力于书法与文化精神生态平衡,树立国家书法考级、训练、展览的正规化,坚持书法代表作制度与书法大师,重建书法在国际文化中的大国形象。那么,书法必然成为东方文化崛起的重要信号。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