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行深度课时学情分析?
文章来源:王红顺老师的简书
备课、说课时经常提到要备学情,过去说课时我看到或实践的学情分析撰写、阐述主要属于属于宏观、单元层面的学情分析。如何进行深度课时学情分析?李松林教授等编著的《深度学习设计模板与示例》一书,给出了非常详细方案与实例。今天我们一起共读王红顺老师阅读后的摘录和批注。
![](https://img.haomeiwen.com/i15833040/3b1f5256d91e2ff6.png)
如何进行深度课时学情分析?
本书提出了学情五链式分析法:前理解(从哪里开始)”、“触发点(如何开始)”、“困难处(会遭遇什么障碍)”、“关健点(如何突突障碍)”和“发展区”(学到哪里去)。
![](https://img.haomeiwen.com/i15833040/3571f034635bb03c.png)
链条1:“前理解”(从哪里开始)
深度分析学情的第一个问题是:学生的学习从哪里开始?其实质是对学生的“前理解”进行分析。学生的“前理解”包括先见、先知和和先验。
批注:换个词就是学生见识、已具备知识、已具备经验。
理解例子:如在《燃烧的条件》一课中,学生大多见识过火的燃烧和熄灭;“在《测量石块的体积》一课中,小学生已经学过体积的知识,在《认识小数》一课中,小学生在超市购物时已经积累了小数的生活经验。
链条2:“触发点”(如何开始)
深度分析学情的第二个问题是:学生的学习如何开始?分析学生心灵的触发点,其关键是准确诊断这些“敏感的神经”,即新奇处、困惑处、共鸣处和挑战处,进而有效地激活学生的深层动机。
理解例子:“新奇处(新鲜好奇)”:例如在《认识小数》一课中学生觉得新鲜和奇怪的地方是“小数点的位置一动,这个小数的大小就差别非常大”。
困惑处(予盾与冲突):例如在《自由落体运动》一课中,学生觉得矛盾和冲突的地方是“既然物体重量不同,为什么还同时落地”。
“共鸣处”:在《秋天的怀念》一课中,学生共鸣的地方是“作者的悲惨经历和母爱的伟大”。
挑战处:在《数列的应用》一课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帮爸妈分期付款购房设计一个付款模型去挑战。
链条3:“困难处”(会遭遇什么障碍)
深度分析学情的第三个问题是:学习开始后,学生会遭遇什么认知障碍?
理解例子:在《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面积》一课中,学生遭遇的认知障碍是“无法像长方形和正方形那样,用直接数面积单位的个数这个方法来求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面积”;
链条4:“关键点”(如何突破障碍)
深度分析学情的第四个问题是:如何才能帮助学生突破和克服认知障碍?即准确定位教师必须重点点拨的地方一一精要之处,过经过脉的地方。
理解例子:在《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面积》一课中,能否突破和克服学生认知障碍的关键点是“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等较不规则的平面图形转化成更为规则的长方形或正方形”。
链条5:“发展区”(学到哪里去)
深度分析学情的第五个问题是:学生能够学到哪里去?这个问题其实是对学生的发展水平进行分析,即“发展区”一一现实水平、发展(潜能)水平。
批注:类似基础目标、拓展目标。
理解例子:《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面积》一课中,学生的现实发展水平可以定位在“通过学生合作讨论和教师的点拨,学生知道需要使用转化的数学思想来求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面积”,学生的潜在发展水平可以定位在“学生具有解决由各种简单平面图形组合而成的复杂图形的面积问题这个潜力。
准确度、深刻度和契合度则是深度分析学情的三个判断标准。准确度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符合课程标准要求;二是符合学生学习情况;三是符合学生发展需要。深刻度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深”到学生的心灵中去;二是“深”到学生的学习中去;三是“深”到学生的发展中去。契合度集中表现在前理解与触发点、触发点与困难处、困难处与关键点以及前理解与发展区之间高度契合,具有高度的内在一致性。
批注:五维度分析是一个有机系统,要互相逻辑、衔接、关联照应,如前理解与发展区照应,困难处与关键点照应等。
总结批注(个人心得体会):学情五链式分析法立足于微观课时分析,前理解指向学生知识见识经验;触发点指向新旧知识关联,学生兴趣点、困惑点、生长点;困难处特指疑难点;关键点特指需要教师点拔点;发展区特指预设基础、潜能目标达成。
作者:王红顺
链接:https://www.jianshu.com/p/e15952e34055
來源:简书
简书著作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