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灵感💋诗与诗遇见文字✨遇见爱

隽永之美 婉约之情《中国书画报首都艺术中心》《首都书画院》今日推

2019-06-26  本文已影响13人  聚贤堂名家经典

《聚贤堂》名家经典 国际传播 荣誉出品

画家徐宏清

徐宏清,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黑龙江省画院研究员,黑龙江省中国画学会会员,黑龙江省冰雪画研究会理事,黑龙江省花鸟画研究会会员,大北方中国画艺术研究院秘书长。

徐宏清作品

有多幅作品发表在《美术》、《中国画》、《美术报》、《中国书有多幅作品发表在《美术》、《中国画》、《美术报》、《中国书画报》、《美术观察》、《2008中国美术年刊》、《2010年美术年刊》、《中国艺术报道》、《艺术主流》出版《当代100位最具学术价值与市场潜力的花鸟画家—徐宏清》,《国画大家——大北方中国画艺术研究院画家・徐宏清》,《中国当代美术家精品集》等作品集。

徐宏清作品

在徐宏清的艺术世界中,弥漫着自然而真诚的味道,品味她的作品犹如回味一杯香茗,精致而醇厚。欣赏这些画卷时我们似乎察觉不到她的年龄与经历,只能隐约感受到那份透过世事沧桑的成熟与稳重,那份隽美、飘逸、很自然的凸显在画面中,并褪变为一种鲜活而富有激情的生命力。时而饱满,时而内敛,在审美的节奏中高低起伏,变化分明。

徐宏清作品

细细体味不难发现,徐宏清作品有两个鲜明的特点。一个是能够驾驭宏观题材的表现形式;另一个是能自如描绘小品形制题材的内容。《为什么的岁月》即是以近中远景的步步深入形成层次上的变化,审美空间被拉开,花卉植被与家禽之间的关系便显得自然而贴切。而小尺幅作品《一只栖雀自不留》中则将具象微观的情景演绎的十分到位,皑皑白雪与枯枝、鸟雀之间的相互交错形成了画面丰富的视觉联想。无论是大尺幅创作、抑或是小尺幅作品,画家所追求的不是风花雪月般的咏叹,也不是封闭自我的孤芳自赏,而是一种“融景入心”的情感体验。

徐宏清作品

她注重写生,也注重在写生场景中“有感而发”产生思想的延伸、情感的迁移,在物与我的不断直视与对话中,产生更加深层的共鸣,直至达成物我的相融与统一。当这些情绪不断的交汇,产生心灵的呼应时,那种“妙不可言”的意韵便会寄托胸怀,生成画家独有的韵味与格调。

徐宏清作品

她在长期的工笔画创作中养成了扎实的绘画习惯,注重写生造型,对于现实与艺术的转化与结合。笔下的线条讲求粗细变化,刚柔相济,或短促有力,或连绵延长,根据物象转折向背及比例结构进行准确塑造,既能描绘出主体的动势化倾向,又能把握住内在特质。在取与舍的关系上,该繁就繁,该简就简,以疏密有致的变化形成错落开合的布局。那些再熟悉不过的家禽鸟雀在这里有了形体的依托,情感的倾注,在艺术的想象中增添情趣。徐宏清能够做到形中取意,以意塑形,在客体的自然面貌中找到真谛。透过那些繁茂的枝叶,苍劲的树干,我看到了她内心深处那一份对自然、对生活饱满而深沉的热爱…。

徐宏清作品

其实,一幅出色的艺术作品,不仅是看画家的修养学识与绘画能力,更重要的是要看作品中有没有体现出一个画家的情怀。现在有很多画家不注重个性气质的锤炼,情感体验的揣摩,作品容易生涩单薄,缺乏内涵。而画家徐宏清虽然年轻,其作品却有了这方面的特质。她善于表现自我的情怀,以宏观语境观察事物,不造作、不小气,在真、善、美的表达中有想法,有诉求。所以,情怀成为了艺术作品心灵的寄托,精神的安置。一幅好的作品,可以适当忽略技巧,忽略形式等要素,但是不能没有个人情怀的展现,因为这是你的作品所独有的魅力,是区别于他人的精神存在,是艺术的灵魂。正是源于这正是源于这份情怀使然,画家的作品变得安静、清宁,温馨中带着几分舒适与惬意。

徐宏清作品

画家善于以主观化色彩进行背景渲染与主体形成视觉反差,在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意境中,凸显出那一份田园般的诗情,诗与画的一体。把绘画的意象感知与诗情进行了巧妙的融合,展现出作品的内在节奏与韵律,徐宏清运用“诗”的手段描绘客体的意象形态,同时又探寻建立于现实至上的艺术情感的诠释,她的每一幅作品都重于心灵对艺术的参与,表现为一种积极探索“生活艺术化”的过程,并上升到一种文化态度的阐释。正是源于这种“诗体”的情致所在,画家的作品具备了柔软而坚韧的文化品格,耐品、耐看,在细细的揣摩中画家总能传递出一种诗意的韵味。而这正是徐宏清注意观察生活,重于积累,用心体验后的沉淀与体悟。

徐宏清作品

《微风摇芳忆故乡》中,那份对故土的热爱与眷恋始终弥漫在画面中,画家借物言志以抒胸怀的诗情潜入心灵的深处,在把握物象情态上不拘泥于“形”,而传达出鲜活的“神采”,愈动于静,也将那一份寄托情愫的歌声传至画外,画面随色彩有了纵深的拓展,艺术的张力,唯美的意境。也实现了画家由“色形意”到“精气神”的深度转变。

徐宏清作品

徐宏清是一个善于讲故事的画家,作品中洋溢着浓郁的风土气息,她始终在描绘着人、自然、家园的种种关系,并以清晰的态度在精神文本中塑造自己的艺术风格,也许,画家的内心中永不消褪的是那份随着年龄增长而日益浓厚的“寻根”情结,那里关乎艺术,关乎生活,关乎生命中流淌的血液和记忆。

徐宏清作品

      中国书画报首都艺术中心《聚贤堂》

名家精品  销售推广      微信:HF177341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