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恋爱故事

我和附近的人(四)

2018-08-22  本文已影响3人  一朝墨客
我和附近的人(四)

      大龄女性的成熟就在于经历多了,凡事看得开想得开,不会因为感情问题对你有太多纠缠,或者在你不喜欢了厌倦了的时候,她会懂你,会主动提出分开,为你省去很多不必要的烦恼。但是成熟的背后相对应的往往就是现实,经历多了人难免会变得物质,需求直截了当,不会耗费很多时间去和你谈情说爱,离异单身女性往往是经济需求更强烈一些,性生活需求较为强烈的反而是有正常家庭,但性生活不和谐或者对方无法满足的居多。女人三十如狼,四十如虎,到了这一阶段,我们要更多的关心我们的另一半。因为她的需求可能会超出你的想象,但也因人而异。

      通过附近的人,我遇到张一燕四次,每次我都会主动和她打招呼,但是总是没有回应,我的一个优点就是有锲而不舍的态度,每次遇到我都会问一句“你好”。终于在第四次遇到的时候,她回复了我,就这样我们认识了。张一燕,从小在部队大院长大,个性比较要强,现在是某高校财务,离异,孩子上大一,经济自由,市区有三套房。张一燕对自身体型有严格的管理,每天都会徒步、健身或者拉筋,注重饮食品质,烧的一手好菜,酷爱自拍,她的朋友圈发的最多的就是美食和自拍。更重要的是她情商很高,知道如何吸引男人的心,留住男人的两张嘴,也会客观的为对方考虑一些问题。中间的聊天过程就不过多陈述,后来我去她家里,真的是惊讶,作为一个单身女人,可以说是十八样兵器样样俱全,功能强大,体验全面。她就是这样一个女人,对性生活质量要求很高,也会让你欲罢不能。她可以滔滔不绝的讲述她和她的男人们的过往,她喜欢年轻的男士,身强体壮才能满足她的需求。她可以诙谐幽默的讲述如何把一个八五后小伙从180斤掏空到130斤,也可以毫不避讳的展示自己优美的曲线,精致的器官。就是这样一个滔滔不绝的女人,也有自己的一套性爱原则,她的性爱伙伴必须是单身状态,包括她自己,一个时期她的心里只能容纳一个男人。在她的原则下,包括择偶,也可以不顾及年龄,曾经谈过一个小十五岁的小男友,住在她家里,据张一燕所述,喜欢她这个男友身上农村人的那种朴实,跟养个儿子一样,在家里什么不用干,男孩喜欢玩电脑友戏,就去专门给他配了一台电脑,父母想要到市区,就在市区帮他父母找工作,最后这个男孩突然消失了,直接因素是张一燕对她男友催婚,谈了两年,是不是该结婚了,如果想要给男友生孩子就得趁早,毕竟年龄大了,而后男的就消失了,从此再也没有露过面。张一燕气不过,在她能想到的所有途径中,对话或留言,对男的各种骂,已经作为一个持久性工作。这是张一燕的个人生活,在她的世界里也是很精彩,大家讨论起来肯定会说张一燕是一个奇葩的人,但这是她自己的生活,我们无权干涉,包括我的讲述,也是虚构本人的姓名和一些基本信息,以免有心人对号入座。

      网络和现实相比,有更多的虚拟性,人和人之间,由点至线,由线成面,构筑了现在繁杂的网络世界,千人千态,形形色色的人来到你身边,留下的没有几个,大多还是离开了。自己的心里对于现实生活和网络生活还是有区分的,现实生活是我的A面人生,那么网络就是我的B面人生,在A面生活里,我在追逐自己的生活,奔波奋斗,生活里有家人的陪伴,朋友的来往,工作的压力。B面人生里,或许就是那个我最终想成为的自己,经济自由,聚友品茗,把酒言欢,风度翩翩。我已经弄不懂是我自己太虚伪,还是现实太死板,总之,我成了不折不扣的两面人。我是假的,但我却又是真的,我隐藏现实中的自己,但表达自己内心的感情,尊重每一个对方,感受她的喜怒哀乐,珍惜和她的友谊。我让她能感受到的是一个有血有肉的男人,一个情感丰富的生命,一个真实的对方,她的感官里我是真的。

      在构筑两个世界的思维里,必须有足够的存储空间,空间不足时,会导致你的运行速度降低,迫使你必须有选择的删除,才能更新存储。我们的世界,科技迅猛发展,不断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足不出户,我们便能够了解更多的事物,我们的信息接入量越来越多,选择越来越多,乱花溅入,思维烦乱。反而希望返璞归真,重归儿时的那份纯真,仰望蓝天,憧憬未来,在四线方格本上写着我的理想,那时的理想也没有那么复杂。曾经多少次想要去一个地方,没有人认识我,蓝天白云,清泉游鱼,落日红霞,归园炊饮。可以没有网络,可以没有现代科技,只需一丝静谧,一份陪伴。或许在这种理想主义环境中,我没几天就会留恋现代科技的便利,但是我需要这样一个地方,留住内心的一份宁静。

      如果选择一个人,带她去这样一个地方,我想我会毫不犹豫的选择杨琳,感性与理性并存的一个女人。杨琳,79年生人,出生在一个公务员家庭,钢琴老师,身材高挑,气质优雅。说起我们俩的相遇,是通过陌陌,一个现在已经被我遗忘的社交软件。开始认识的时候,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杨琳不属于那种长相惊艳的女人,但如同普洱一样,持续的丝滑浓香,经得起时间的浸泡。我们认识已经有五年了,从网络走到现实,可以朋友般的倾听彼此,也可以恋人般的互相依恋,直到现在,每次见面,心里还是会有初恋般的小激动。记得第一次见面,她喝了点酒,开着一辆白色科雷傲,停在路边,我们在车上坐着闲聊,杨琳透着一些羞涩,是大女生约见一个小男生的羞涩感,聊天的内容现在已经记不得了,但就是从那时起,我渐渐迷恋上了杨琳。

      很多时候,我和杨琳约见总是在车上,因为这是一个我们都熟悉的城市,难免遇到这样那样的熟人。我们并肩而坐,漫无目的的聊天,聊两性、聊朋友、聊家庭。放上一张CD,听听王菲的老歌,有时候她也会哼唱几句,闲散舒适。但每次见面都是短暂的,见面的时间都是在杨琳上课前或者下课后,很难有一个上午或晚上,一起坐下来喝喝咖啡,一起吃一餐饭。我们彼此是信任的,我会邀请她到我家里做客,随便放上一部电影,即便是一直这样坐着,也感觉时间过得好快。她也会邀请我到她的钢琴教室,为我弹奏一首轻快的音乐,但一切也仅限于此,杨琳总能架起一根无形的线束缚着我。逐渐我们之间形成了一种默契,空闲时都会发消息给对方,互相有所牵挂。我们也都在保护对方,双休日或晚上,我是从来不会发消息给她的,我有事或不方便时她也会默契的停止回复,彼此之间从未困扰对方的生活,这应该就是一种完美的相处状态。我和杨琳在社交平台上聊天,对她的爱慕我从不掩饰,但每次见面总说不出来,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之间还是有微妙的变化,我会拉拉她的手或者抱抱她,她半推半就也就过去了。一天晚上,我和杨琳还有她的一个女性朋友,一起在一家日料吃饭,送她朋友回家,我们一起开车到了海边,依旧没有下车,但换个环境心情也是舒畅的,往常一样音乐加聊天,我把手轻轻的搭在她的肩膀上,四目对望,我吻了她,她也深情的回应着我。分别后她给我发了一条信息“现在有些喜欢你了”。

      大概也是从这以后,杨琳总会委婉的拒绝我到家里做客的邀请,我问她,她笑着说“在你家,我怕控制不住场面”,也确实如此,直到现在我们也没有走过那一步,杨琳知道她需要的是一份怎样的感情。有时候在琴房,她也会小女孩一样求抱抱,抱着她我心里也是暖的,但是也总会附加一些小要求。有一段时间,她忙于家庭,照顾孩子的起居学习,我们很久没有联络,心里就会惦念,深深感觉到她已经走进了我的心里,我想她也会感同身受。最惬意的时光,就是我们相约到另一个城区,脱离我们的生活圈子,我们可以一起逛商场,一起到公开场所吃饭,心里面轻松好多,没有拘束,但这种时候毕竟是少数,最常态的见面还是车里或者琴房聊天,简单但并不乏味。喜欢一个人,这种简单也可以变成一份美好。杨琳问过我一个问题,

“在我和家庭之间,你会怎么选择”“我可能会选择和你组成家庭”

“笨蛋,一个男人要有担当,任何时候家庭都是第一位的,懂吗!”

“那我们组成家庭是不是会过得更好呢?”

“别乱想,不行!”

      我和杨琳,就是这样,若即若离又互相牵挂,可以互诉心肠的红颜知己,杨琳是一个理性的女人,有她的掌控力,或许这也得以让我们长久保鲜。得不到的总是最好的,作为男人,对于杨琳,性方面的占有已经没有那么强烈了,我们之间更多的是友情,陪伴,更像是多年老友,带给彼此一份温暖。网络的相识,最终在现实中沉淀,构筑了真实的我们,并且仍在持续发酵。

      有必要说,我们要感谢科技发展带给我们的网络便利,遇到了那么多想要遇到的人,第一台计算机在宾夕法尼亚大学诞生时,谁又会想到现在如影随形的网络生活。我们不断摄入更多信息,丰富了脑洞空间,同时也不可避免的给我们带来烦恼。我们必须被动去接受一些自己不喜欢的东西,无论是事物或者是人,平添几分哀怨与忧愁。

      我个人很不认同一类异性,自己创造一份爱的可能然后自己捅破,周而复始。大学时候,班里有个长的还不错的女孩,总会主动约同学或学长一起上自习,会被男生自行车载着上下课,外人看来典型的校园情侣,当对方男生开始萌生爱意时,这个女生又会无情的拒绝。接着又会有其他一起自习的男生,同样的剧情持续上演。最初我们以为这个女孩只是不喜欢她的这个追求者,后来类似事件持续发生,大家也都明白了,女孩只是喜欢这种被追求的感觉。自导自演,然后更换不一样的男主角,自生又自灭。同样的故事在网络中出现,演绎的更加鲜明。说话暧昧,引人入胜,勾起异性的占有欲,但却始终求而不得。女主却是相当享受这种异性环绕的感觉,网络世界可以让她同时有更多的爱慕者,众星捧月,乐在其中。她的这份表达暧昧在男性看来,是更容易下手的猎艳对象,产生出来的只能是以假对假,这不是加减乘除,当然最终也不会有真的可能。当自恋成癖,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的虚伪,让人汗毛耸立,还有继续下去的可能吗?网络本就虚拟,何必如此为难。

      换句话来说,即便不是网络交流,我们也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接触不可思议的事儿,网络只是给了我一个拓展的平台,接触更多的人,看到更多的事,亦或者创造更多的艳遇。只是在这个过程中,或让我反思,或让我留恋,或让我黯然失色,我想脱去虚拟世界的这层伪装,还原一个个有血有肉的柔情女性,仅此而已。

      随心随想,由心生情,由情述文,不批判任何人,不带有任何针对性,尊重所有女性,自我研修,望有所得。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