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研讨】性格温和,不是孩子的“过错”
性格温和,不是孩子的“过错”
看到这个话题,我们要灵魂三问:家长是否包办孩子的一切?家长是否给孩子独当一面的机会?家长是否特别想改变现状?
一、原生家庭的优势
小涛的原生家庭环境很不错,家庭素养也比较高,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均在单位工作。家长的工作性质、孩子的成长环境很温和,所以,对于小涛来说,他的世界是一张纯净无瑕的白纸。正是因为生活环境的简单,他是一个暖男,是一个乖孩子,是爸爸妈妈的宝贝儿,所以他以单纯大视角看待世界。
对于家长来说,已经为孩子提供一个美好的生活环境,这就是原生家庭的优势。
二、性格温和,保持德行
性格温和是小涛的代名词,性格温和是小涛的过错吗?不是的,显然是他的优势。一个性格温和的孩子,尤其是男孩子,不仅容易和他人建立和谐的相处关系,还能时刻保持冷静,有助于理性思考和解决问题。
所以,面对性格温和的小涛,我们要让他持续保持优秀的德行,不要因为别人云云而放弃自己的优势。
三、家长行为的背后是否合法
拿这件事来看,家长的出发点是好的,关注到孩子的成长的变化,并且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解决,但父母并没有把这件事处理好。
首先,家长给孩子的底气。在孩子向家长诉说出现问题时,家长同班主任、社团老师、小A家长分别沟通过。可见,家长在面对孩子问题时的积极解决的态度,值得我们学习。这样行为给足孩子足够的底气。
在《家庭教育促进法》第14条,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树立家庭是第一个课堂、家长是第一任老师的责任意识,承担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教育的主体责任,用正确的思想、方法和行为教育未成年人养成良好思想、品行和习惯。
在这里,家长发挥其主体责任。
然后,防欺凌的方法。在面对小A的干扰,爸爸妈妈告诉小涛可以以牙还牙进行反击。其实就是面对被欺凌的解决办法,可能是因为小涛性格温和,在小A看来很容易拿捏,所以,很容易就干扰他。
在《家庭教育促进法》第16条,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关注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导其珍爱生命,对其进行交通出行、防欺凌等方面的安全知识教育,帮助其掌握安全知识和技能,增强其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
在这里,这个行为是可以辩证的看待,正面来看,是家长教会孩子自我保护的方法,所以我们支持。
最后,家长直接干预不可取。在这里,小涛爸爸口头警告了小A,这个行为绝不可取,会激发矛盾的升级也有可能衍变更糟糕的状态。从小A爸爸的反应我们就能看出已经是两个家庭的矛盾,只不过有教师的介入,把事情弱化。
在《未成年人保护法》第11条,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发现不利于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或者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情形,都有权劝阻、制止或者向公安、民警、教育等有关部门提出检举控告;第16条,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该为未成年人提供生活、健康、安全方面的保障,关注未成年人的心理、生理状态和情感需求等。
小涛爸爸的口头警告侵犯了小A的合法权益。
四、双方协动,这样做
小涛的事件,其实也是万千家庭的缩影。我们需要深深思考: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是否过于干预孩子?我们是否打着为孩子好的名义包办一切?我们是否教给孩子生存的技能?我们是否能理性的面对孩子的成长?明确了这些,我想就容易多了。
在我的“育儿”理念中,我一直坚持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作为父母,总想给孩子提供更好的环境,不仅仅是物质环境,还有精神环境。在小涛这件事上,我觉得父母需要做的还有很多。
首先,思想的转变。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家长不可能完全预料孩子发生的一切,为他们解决一切。所以,我们需要教会孩子生存的技能,如如何保护自己安全、生活的基本技能、处事方式等,在培养技能的同时,就算没有家长的参与也可以独立处理很多事情。
其次,行为的支持。家长的陪伴也可以促进孩子刚劲之气。家长为孩子提供全方面的指点,不仅只限于孩子的学习,向上可以带领孩子看世界,向下可以带着孩子走泥坡。
1.爸爸带领孩子看待不一样的“世界”。比如,爸爸妈妈工作的情景,或是兢兢业业或是敷衍了事;凌晨的大街的环卫工人、夜晚火车站滞留旅客、菜市场讨价还价的小贩、农忙收获的农民等,让孩子看到一个不一样的世界。明确每一个人都有不同的生活方式,我们要认同,我们也要尊重。随着阅历的增加,他的心理会变得无限强大,未来,不管在面对什么事情,都可以有强大的心理。
2.家长放手。鼓励孩子独立,培养孩子的主见。比如,让孩子做“家庭管家”,针对家庭中的某一项,让孩子全权做主,家长可提供方法和指导,但不过多干预、不挫败孩子积极性,给予孩子完全的自由,鼓励孩子独立运行。在这个过程中,孩子的责任感增强,归属感十足,随着“家庭管家”的经营,他独立的意识也在增强。
3.鼓励孩子表达。让孩子真实的表达。比如,设立“家庭辩论会”,以孩子的见闻为话题,进行讨论。孩子可以表达自己的看法,家长站在家长的视角说观点,还可以查阅资料等形式全方位的分析这件事。力图通过“描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形成一个循环圈,让孩子全方位的增强处理事情的能力。
然后,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小涛可以通过增强体能训练,如练跆拳道、篮球、足球等各项运动项目提升身体素质。在进行这些活动时,不仅能锻炼孩子的身体,还能培养团队之间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为孩子提供安全可靠的环境。
最后,在面对孩子的成长,我们家长的观念很重要。家长少干预、少包办、少批评,多鼓励、多指导、多陪伴。孩子的成长不能一蹴而就,我们坚信我的孩子是优秀的,但是也要承认自己孩子的不足,我们力争让孩子在不断成长中突破自我,找到适合自己的成长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