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f594e7e302生活驿站公众号:阿区先生

那桶水外的名欲、物欲

2022-01-27  本文已影响0人  Fwx烟雨倾城

我国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在《史记》的第一百二十九章“货殖列传”中写到: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夫千乘之王,万家之侯,百室之君,尚犹患贫,而况匹夫编户之民乎!

啥意思呢?

就是说天下人为了利益而蜂拥而至,为了利益各奔东西。连王侯之君都害怕贫困,何况匹夫百姓呢。

追求利益,趋利避害是人的本性。但是如果过度,就会身心俱疲,沦为欲望的奴隶。

看芸芸众生,整日忙忙碌碌,有时不免觉得悲哀,甚至本末倒置却浑然不知。

没有人肯停下匆忙的脚步,仔细思考一番,整日奔波的意义何在?何时是尽头?所追求的一切真的是自己想要的吗?

当灵魂与脚步不能同步时,请放慢脚步,等一等灵魂。

因为灵魂如果跟不上来的话,就会让人失去重心,顾此失彼,舍本求末。

其实每个人都是很顽固的,都觉得自己做的事情重要无比,异常值得。

无心干涉他人的生活,只想拷问自己的灵魂。

尽管如此也只能摇头叹息却又无可奈何,毕竟都是凡夫俗子,谁也不能免俗。

清晨读了李国文的《境界》感触颇深。

它可以作为静心的一面小镜子。

文中说:有一次,游名山,朋友们都登绝顶而去,我懒得爬山,便在山脚闻名遐迩的宝刹憩息。

就是在宝刹休息的这段时间里,他看着一个行脚僧,一桶桶地担水,冲洗大雄宝殿的前面。

他写到:整个下午,我看他从井筒里,至少挑有四五十担水,每一次把水筲从井口提出来的时候,都是绳直而不弯,水满而不盈。

一边是钟磬齐鸣,佛号长诵,从海峡那边来的一位法师,以及随同多人,都披着金光灿烂的袈裟,在正殿里做法事,并布施若干万元。

一边是冷落寂寥的担水行脚僧。

作者不禁感慨:同是佛家弟子,为何厚此薄彼呢?

而行脚僧却安之若素,泰然自若,他不仅心生敬佩。

于是他请教这位僧人,静之道是什么?

僧人很谦恭,他合十说,佛是不许打诳的,他没有想得这么多,甚至根本不曾想,心里只有这桶水,也就不可能生出其他杂念了。

多么简单纯粹的回答,这让我想到了一句话,真理从来都是简单而朴素的,他让你颖悟领会人生的真谛。

眼里只有这桶水,只做当下要做的事情,心无旁骛,全神贯注。

世间的一切纷扰似乎都与他无关,真有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的超然脱俗。

都说人生是一场修行,修的是什么呢?不过是这颗逸动的心而已。

风吹幡动,是风动还是幡动?既非风动亦幡动,而是心动!

如果能够远离世俗的名利纷争,始终保持平安喜乐如如不动的心态,那么人生还有什么烦恼呢?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