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什么精神病患者杀人不会被判刑

2018-06-24  本文已影响0人  笙悟

笔者是个有点喜欢研究心理学的人吧,最近看了一本书,叫做24个比利。是讲述人格分裂的,其实之前也看了很多与人格分裂有关的影视作品。影视作品中很多描述让我对多重人格患者产生了一定程度上的恐惧感。当时很不理解的一点就是,为什么精神病患者触碰法律时不需要负法律责任,受害者是客观存在的,受害者也是无辜的,那么对受害者造成的伤害谁来承担呢

24个比利是一部纪实小说,讲述的是一个有着24个人格的人,好多人听到这个的第一反应是哇,好酷啊。恰好,我的第一反应也是这样。打开这本书的契机猎奇占了很大一部分,也是读了一半才知道这本书讲述的是真实的事。

比利被发现是人格分裂是在其犯下三宗抢劫强奸案之后,公设律师发现了他的异常,并找来专业的心理医生。接触他的人起初都认为他是为了脱罪而编造的谎言,但几乎所有深入接触他的人最终都信服了,24个人格,性格各异,年龄,口音,性别都具有很大的差异性,甚至其中几个性格就像是天才一样,24个人格,有领导者,维持着秩序,各司其职,我在想,甚至很多现在的团体都达不到这样的领导程度,最难的是他要对外将这24个人表现得像一个人,混乱,不可避免。

有人觉得多重人格患者是社会的恐怖分子,但是当你真的去了解这一切的时候,你会觉得,是这个社会,待他不公。大多多重人格患者的病发都源于童年遭遇,比利在很小的时候就遭受继父的强暴虐待。我有时在想人格分裂在某种程度上可不可以说其实是人类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

让一个年幼的孩童去承受一个连成年人都无法承受的痛苦,他将如何,自杀?反抗?分裂出一个人格去替自己承受痛苦该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我不知道为什么比利会分裂出如此之多的人格,我只知道人格分裂只是他在没有办法承受他这个年龄不该承受的痛苦是一种自我保护方法。而当他跳出当初的逆境时得到的应当是正确的医疗,社会的救助。

但是很不幸,没有人帮助他,直到他无法控制的对这个社会造成伤害。社会才意识到他的存在。心理医生,学者花了几年的时间治疗,帮他一点点融合人格,其中痛苦,煎熬,于患者于医生都是如此。当比利即将痊愈,他做了很多善事,他开始学着用自己人格的优势绘画去赚钱,他开始呼吁大众对儿童关爱,他努力的维持自己整合的人格。

然而一声枪响,来自于大众的愤怒,社会认为比利是个可怕的人,他回归社会对每一个人都造成了威胁,有人拿着枪去射杀比利,枪响,比利再一次,分裂了。他的力量者人格帮他躲开了这一枪,我在想,那一刻,如果他不分裂,凭着整合的人格可能早就被射杀了。

人格分裂,救了他。然而社会并没有放过他,就连他在普通精神病医院救治的机会都剥夺了,他被送到了利玛医院——那个不把精神病患者当人看的医院。他几次写信讲述自己的痛苦,无能为力。在他刚刚要对这个社会示好,宽恕社会的不公时,社会告诉他,对不起,我就是不公的。所有医生的努力,在那一刻回归了零点,比利又变成了当初第一次坐在诊疗室时的样子,甚至更糟。记着当比利要被送到利玛医院的时候,治疗了他许久的心理医师笑了,他在笑自己,还是在笑这个社会。就算他付出再大的努力也改变不了什么,因为,和他作对的是社会所谓的道德。

我记得很清楚的一个描述是,最开始,领导者说他们就像是在一个巨大的舞台上,舞台上有很多人和一个聚光灯,每个人都站在光线旁或躺在四周的床上,有人注视,有人睡觉,也有人忙着处理自己有兴趣的事。但不论是谁,只要站出来,那个人就有了意识。

而故事的结束,比利对于这种现象的描述变成了“不睡觉或未出来时,我好像是脸朝下,躺在一块没有边际的玻璃上,我可以透过玻璃看到遥远的彼端,那儿就像星光闪耀的外太空。但也有圆形的光圈,就在我面前,我们之间的一些人躺在光圈四周的棺木里,并未封棺,因为他们还没死。他们在睡觉,似乎在等待什么。痛失,也有一些空棺,因为有些人还没来。

从出生的那一刻世界便待他不公,就连一丝希望也被无情掐灭,从床到棺材,这世界为何如此,,他曾反抗过这个世界,他曾讨好过这个世界,可他都失败了。比利,又做错了什么呢?

我记得读完这篇文章的时候我的眼角是湿润的,我和我身边的友人说,我说精神病人并不可怕,是这个世界亏欠他太多。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