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乐陶陶,且尽天真

2018-09-29  本文已影响92人  林清洛

“诗与远方”是最近几年非常赚人眼球的字眼,但却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古时便有许多隐士从朝堂走向山野田间,从庙堂之高到江湖之远。田园诗的鼻祖陶渊明就是其中之一,他回归田园,修篱种菊,布衣蔬食以为乐。

他与李白应是隔世知音,一个是不为五斗米折腰,一个写下“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率性而为,清醒的可爱。

所谓“小隐隐于林,大隐隐于市”。陶渊明虽然选择走向田间,去拯救他将芜的田园、一息尚存的松菊,但他却是大隐之人:既有行动上的出世,更有精神层面的出世。一把无弦琴聊以度日,让人心生不解,他却乐在其中: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妙哉,妙哉!

现代人在拥有丰厚的物质基础以后,开始考虑精神上的贫瘠问题,渴望在青山绿水之间找寻缺失的幸福感。在旅游业兴旺的同时,喧闹从都市走向田间。越来越多的景点游人如织、人头攒动,其热闹程度丝毫不亚于街心闹市。在某种程度上,自然风光抚慰了人的身心,给人的心灵片刻慰籍。但在更大的程度上,游人将众生喧哗和浮躁带向山野,不愿给自然片刻自由。

探寻诗意生活的真谛不得,经历长途跋涉的艰辛,其结果往往并不尽如人意。其实通往诗意生活的方式不止旅行一种,相比在人群中摩肩接踵,为了看一眼风景使劲浑身解数,不妨读读陶渊明的诗,《归去来兮辞》也好,《归园田居》也罢,无一不记录着最为天然舒适的生活。一句“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更是让人心向往之,心中顿时豁然开朗。

而他的作品本身,便是一种不可多得的风景。字里行间是扑面而来的清新气息,菊花的清香、豆苗的可爱、乡野的自然……全都涵盖其中,读之可使人静心宁神,生出身临其境之感。

如陶潜先生的作品所表达出的思想那样,一个人真正的诉求,不是避开繁华乱世、车马喧嚣,而是在心中修篱种菊。每个人都可以在心中建一片属于自己的世外桃源,乐陶陶,且尽天真。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